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探索世界與把握規律第三課 把握世界的規律3.3.3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教學設計)【課程標準及解讀】課程標準:描述世界是普遍聯系、永恒運動的,領會全面地、發展地看問題的意義,學會運用矛盾分析法觀察和處理問題。解讀: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認識方法。對立統一規律構成了辯證法的核心,它揭示了聯系的根本內容和發展的根本動力。哲學上的矛盾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內部或事物之間對立和統一的關系;同一性與斗爭性是矛盾的兩種基本屬性。學習辯證法就是要運用矛盾學說去具體分析矛盾、解決矛盾,矛盾分析法是人們認識活動中的根本方法,其關鍵在于把握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系。【教材分析】本節課的內容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學與文化》第三課的第三框題。本框題包括三目,分別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矛盾問題的精髓”“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主要講述矛盾的含義及其基本屬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等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矛盾分析的方法,包括“一分為二”“堅持共性和個性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結合”等。【核心素養】政治認同:培養堅定的唯物辯證法的基本立場,自覺反對和抵制形而上學的思想方法。科學精神:深刻理解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明確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一定能取得成功的信心,把握事物發展的兩種狀態,提高哲學思辨力,奮力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壯麗篇章。法治意識:提高哲學思辨力,學會理性地對待各種事物。【教學重點】矛盾的同一性與斗爭性的關系;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教學難點】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與講授分析法相結合【教學過程】導入新課: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矛盾問題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及其重要意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新課講授:三、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閱讀與思考1】問題①作為一名學生,哪個是最主要任務?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在復雜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許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種矛盾,它的存在和發展,決定或影響著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學習是學生的主要任務,同時學生也還是有休息、娛樂、鍛煉、同學間的課余交流、自己的一些業余愛好、或者班級或者學校的學生會工作等等,這就需要分得清楚主次,做好取舍,其他的事情不能影響了學習。②學生能否只注重學習,忽視其他問題?為什么?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賴、相互影響。高中生在學習上的確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應對學業壓力和提高自己的成績。但是,高中生也應該關注其他方面的成長和發展,而不是完全一心學習。參加社交活動、體育運動、藝術表演等活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也可以鍛煉學生的社交技能、組織能力、體魄和心理素質。這些素質不僅對高中生未來的學習和工作有幫助,也對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互動和交流有重要影響。如果完全一心學習忽略其他,就容易導致學生壓力過大、心情焦慮,缺乏足夠的放松和調節。這樣既會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也會影響學習效率和成績。③某同學說:我自認為學習很努力,常常看書到午夜,犧牲了休閑和睡覺的時間,但成績不見提高,每天在學校還昏昏欲睡。大家幫他分析,問題出在哪?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條件下會相互轉化,我們做事情要統籌兼顧!汽車大王亨利·福特曾說:只知工作而不知休息的人,有如沒有剎車的汽車,極為危險。的確,一個人如果只是一味拼命學習或工作,不懂得停下來休息的話,不僅會降低學習和工作效率,還會給身體帶來風險。休息是為了朝著更遠的方向前行。該學習的時候學習,該休息的時候休息,才能夠高效有序地將事情處理好,生活和學習也才會更如愿地向前推進和發展。1.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區別 含義 在復雜事物的發展過程中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 處于從屬地位、對事物發展不起決定作用的矛盾。地位 處于支配地位。 處于被支配地位。作用 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 對事物發展不起決定作用。數量 復雜事物的主要矛盾只有一個 次要矛盾可有一個或多個聯系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賴、相互貫通,并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主次矛盾關系示意圖:教師點撥:辦事情要善于抓住重點,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在復雜事物的發展過程中,要善于抓重點,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但也不能忽視次要矛盾的解決,要做到統籌兼顧,恰當處理次要矛盾,防止次要矛盾的影響和轉化。事物有簡單和復雜之分,簡單事物的內部只有一個矛盾,所以它只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不存在主次矛盾之分。【閱讀與思考2】每個人體內都有一個勤快小人兒和一個懶惰小人兒。有時候,這個勤快小人兒壓著懶惰小人兒打,懶惰小人兒毫無招架之力。那么這個時候,我們表現出來的就是非常勤快的一個人。有時候,這個懶惰小人兒就壓著勤快小人兒打了,甚至把這個勤快小人兒給打得快死了。那么這個時候,我們就表現為一個非常懶惰的人了。上述材料說明了什么哲學道理?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不論是主要矛盾還是次要矛盾,每一個矛盾中的兩個方面的力量都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方處于支配地位,起著主導作用,而另一方則處于被支配地位。一個矛盾一分為二,即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占據統治和支配地位,次要方面處于被統治和被支配地位;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事物的性質。(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區別 含義 每一矛盾中處于支配地位、起著主導作用的一方。 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 每一矛盾中處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導作用的方面。地位 處于支配地位。 處于從屬地位。作用 起主導作用 不起主導作用。聯系 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相互依賴、相互排斥,并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注意: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前提是在一個矛盾內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關系示意圖注意:每一個矛盾中的兩個方面的力量都是不平衡的。教師點撥:區分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區別 類別 主要矛盾 矛盾主要方面外延 相對“許多矛盾”而言,一般只有一個。 “同一矛盾”而言,主次方面都只有一方。內涵 主、次矛盾指“矛盾體”,可稱為“一個”或“一種”,內部又含主、次方面。 主、次方面指“矛盾側面”,只能叫“一方”或“方面”。作用 決定事物發展進程 決定事物的性質。方法論 要求辦事情要抓重點、抓關鍵抓中心,但又不忽視次要矛盾。 要求看問題要把握本質和主流但又不忽視支流。判斷標志 重點、中心、關鍵、核心、重中之重、首要、突破口。(注重辦事情) 主流、方向、大局、性質、主體、利弊、成就問題、機遇挑戰、優勢。(注重看問題)聯系 復雜事物包含著許多矛盾中,主要矛盾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而事物的性質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教師點撥:區分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方法: “四看”數量關系:是“多個中的一個”,還是“二者之一”。問題角度:是 “辦事情”還是“看問題”。關鍵詞:重點、中心、關鍵、核心、重中之重、首要、突破口。(注重辦事情)流、方向、大局、性質、主體、利弊、成就問題、機遇挑戰、優勢。(注重看問題)地位作用:是促進事物發展,還是正確看待事物。(3)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辯證關系原理要求我們,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的方法。①堅持兩點論,就是在認識復雜事物的發展過程時,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認識某一矛盾時,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②堅持重點論,就是在認識復雜事物的發展過程時,要著重把握主要矛盾,“牽牛要牽牛鼻子”;在認識某一矛盾時,要著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③關系:辯證法的兩點論是有重點的兩點論,而不是均衡論;重點論是看到兩點中的重點,而不是一點輪。教師點撥:理解兩點論和重點論的辯證關系1.兩點論與重點論的辯證關系:●兩點論是有重點的兩點論,不是均衡論。●重點論是看到兩點中的重點,而不是一點論。●兩點論和重點論是辯證統一的關系。2.錯誤傾向/觀點:●脫離重點談兩點論是形而上學的均衡論。●脫離兩點談重點論是形而上學的一點論。過渡:在實際學習、生活中,我們需要科學合理地安排時間,對自己要做的事情進行規劃,學會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分清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對待不同的矛盾要采用不同的做法與策略,集中精力解決主要矛盾,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這樣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閱讀與思考3】在網上隨便搜“作息時間表”,就會蹦出來一堆所謂的“學霸高效作息時間表”。是不是直接拿來用就可以了?①本班“學霸”是怎樣煉成的?一起分享你的“秘籍”。②我們是不是直接拿來用就可以了?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我們身邊的學霸,好像一個永動機,一直都充滿能量,你休息他在學習,你睡覺,他在做卷子,你出去玩,他整理錯題……這樣的差距,難怪人家是學霸了!其實,學霸也不是鐵打的,只是他們給自己設計了合理的作息時間,充分利用,提高效率,才能時刻充滿能量!學霸的作息時間表能直接拿來用嗎?當然不可以!這些學霸作息時間表僅供參考!每個人的學習節奏和自身的效率時間點是不一樣的,有的早上學習效率高,有的晚上腦子清晰,還有的需要午睡。所以,不用照搬任何人的,只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自己的作息表,好好管理自己的時間,才能提高學習效率,獲得好成績。2.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應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1)含義: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導下,具體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決矛盾的正確方法。(2)地位:這是馬克思主義重要原則,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3)原因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②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相關鏈接:《三國志》記載:“府吏兄尋、李延共止,俱頭痛身熱,所苦正同。佗曰:‘尋當下之,延當發汗。’或難其異,佗曰:‘尋外實,延內實,故治之宜殊。’即各與藥,明旦并起。”教師點撥:華佗面對同樣的病癥采用不同的治療手段的故事,旨在幫助我們領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作用,學會針對具體情況找到妥善處理問題的方法。過渡:有的同學每天刷題刷到兩三點,成績反而不如那個十一點前就雷打不動去睡覺的,可能他更懂得技巧,這個技巧其中之一就是做好時間管理。很多學霸提到了自己的好成績源于自己的高效時間管理。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學霸都說自己不熬夜,每天按時睡覺還能參加各種課外活動,都不影響他們當學霸。可見時間管理有多么重要。那么,怎樣做好時間管理?知識拓展:時間管理中的"四象限法"把所有要做的事情以“重要”和“緊急”為標準,作為縱橫坐標,就形成了4個象限,分別為:重要又緊急、重要不緊急、緊急不重要、不重要不緊急。這樣一分類,每天要做的事情就一目了然了。把自己的事情分出輕重緩急,按級別排序,再一個一個地完成它。這樣會比較從容。歸納小結: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原理內容1】主次矛盾的辯證關系原理【方法論1】要求我們既要善于抓重點,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又要學會統籌兼顧,恰當地處理好次要矛盾。【原理內容2】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辯證關系原理。【方法論2】要求我們看問題要全面,著重抓住主流,又不忽視支流。【原理內容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辯證關系原理。【方法論3】要求我們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的方法。注意區分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比 較 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區別 含義 我們做事情要尊重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經過調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規律性,以此作為我們行動的依據。 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導下,具體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決矛盾的正確方法。理論依據 物質決定意識 矛盾的特殊性哲學范疇 辯證唯物論 唯物辯證法聯系 ①二者具有一致性,都要求從客觀實際出發,主觀符合客觀。 ②一切從實際出發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基礎和前提。 ③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深化。本課小結:理解一個含義:矛盾的含義弄清兩個基本屬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明確兩個特點: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辯證關系弄清兩個關系: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堅持一個方法論: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課堂鞏固 這題我會1.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現了現代化的另一幅圖景。”它告訴我們,推動一個國家實現現代化,并不只有西方制度模式這一條道,各國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來。由此可見( )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實現本國現代化的關鍵②矛盾的特殊性可以獨立于矛盾的普遍性而存在③正確認識現代化道路要把握自身矛盾的特殊性④中國式現代化與西方現代化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詳解】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推動一個國家實現現代化,并不只有西方制度模式這一條道,各國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來,這說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實現本國現代化的關鍵,①正確切題。②:特殊性離不開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與特殊性的對立統一,世界上的事物無論怎樣特殊,它總是在特殊性中包含著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沒有的,“矛盾的特殊性可以獨立于矛盾的普遍性而存在”說法錯誤,②排除。③:實現現代化,各國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來,完全可以打破“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現現代化的另一幅圖景,這說明正確認識現代化道路要把握自身矛盾的特殊性,③符合題意。④: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但中國式現代化與西方現代化具有各自特色,不能相互轉化,④錯誤。故本題選A。2.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時下,“地攤經濟”成為家喻戶曉的熱詞。然而其不足之處也不容小覷,比如占道經營擾亂交通,假冒偽劣難以追查,消費糾紛維權困難等。因此,和諧“地攤經濟”是對城市治理能力的極大考驗。材料體現的辯證法道理有( )①“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結合②矛盾同一性寓于斗爭性之中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對的,矛盾的斗爭性是絕對的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辯證統一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詳解】①④:“地攤經濟”成為家喻戶曉的熱詞,然而其不足之處也不容小覷。說明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辯證統一的,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結合的方法,①④入選。②:矛盾的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②說法錯誤。③:材料并未涉及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對的,矛盾的斗爭性是絕對的,③不選。故本題選B。3.當前,中國國內經濟面臨提質換擋、轉型升級,外部環境面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不確定性因素沖擊,但國內外形勢發生的深刻復雜變化并沒有改變中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這一基本現實。正確認識,牢牢把握、主動作為,要善于化危為機轉危為安,緊扣重要戰略機遇新內涵,中國就能夠一如既往地與歷史同步伐、與時代共命運,實現更加美好的發展愿景。這反映的辯證法道理有①同一性寓于斗爭性之中,同一性不能脫離斗爭性而存在②重點論是看到兩點中的重點,要著重把握主要矛盾③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④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由此推動事物的運動和發展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B【詳解】國內外形勢發生的深刻復雜變化并沒有改變中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基本事實,說明我們要堅持矛盾分析法,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③適合題意;化危為機、轉危為安,說明我們要處理好危與機的對立統一關系,實現更加美好的發展愿景,④適合題意;①項說法錯誤,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材料沒有體現要著重把握主要矛盾,②項排除;故本題選B。結語: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靠本領成就。知物由學,學習對青少年有著極為特殊的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靠本領成就。廣大青年要自覺加強學習,不斷增強本領。”青年時期學識基礎厚實不厚實,影響甚至決定自己的一生。如饑似渴、孜孜不倦學習,既多讀有字之書,也多讀無字之書,才能為人生之路奠定堅實知識基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