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 2 課《古代世界的帝國與文明的交流》教學設計一、課程標準知道早期人類文明的產生;了解各文明古國發展的不同特點,并分析、認識這些特點形成的不同時空條件;認識古代各大帝國的區域性影響和不同文明之間的早期聯系。二、教材分析本課是《中外歷史綱要(下)》第一單元第 2 課,主要揭示農業文明擴張的潛能,說明古代帝國的建立是農耕文明擴張的表現,促進了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本課共包括三個子目:古代文明的擴展;古代世界的帝國;文明的交流。第一子目介紹了古代埃及文明、西亞文明、古希臘文明向外擴展的原因和表現,第二子目主要講述了波斯帝國、亞歷ft大帝國、羅馬帝國三大帝國的興衰及它們的區域性影響,第三子目以鐵器的流行、字母文字的傳播、絲綢之路為例介紹古代文明的交流。三個子目之間的邏輯關系是:農耕文明的擴張潛能是前提,帝國的建立是擴張的表現,文明的交流是農耕文明和帝國擴張的邏輯結果。三、學習目標知道古代埃及文明、西亞文明、古希臘文明向外擴展的主要表現;可以分析古代世界主要農耕文明范圍和影響不斷擴大的條件和動力;了解波斯帝國、亞歷ft大帝國和羅馬帝國三大帝國的興衰以及統治特點;總結三大帝國的共同點,理解帝國統治帶來的區域性影響;能夠列舉古代文明交流的主要事例,對比古代文明交流的方式。四、學習重難點學習重點:古代各大帝國的區域性影響。學習難點:不同文明之間的早期聯系。五:教學過程導入:展示《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圖》,回顧第 1 課的內容,能夠在地圖上找出古代中國、古印度、古代兩河流域、古埃及和古希臘文明的位置,導入新內容。文明的擴展:根據教材內容并結合《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圖》,概括古代埃及文明和西亞文明向外擴展的主要表現。閱讀《學思之窗》相關史料,結合《古希臘人在地中海和黑海地區的殖民示意圖》,分析古希臘人殖民擴張的特點。總結古代埃及文明、西亞文明和古希臘文明擴展的表現和特點,并思考哪些因素促使古代世界農耕文明的范圍和影響不斷擴大。古代世界的帝國:介紹“帝國”的概念,通過表格簡單了解波斯帝國、亞歷ft大帝國和羅馬帝國的建立時間和滅亡時間。結合《波斯帝國形勢圖》和波斯浮雕圖片,根據《史料閱讀》中波斯國王大流士一世的宣言,理解波斯帝國的統治特點。觀看《亞歷ft大東征》紀錄片,了解亞歷ft大帝國建立的過程。觀察《古代羅馬的擴張示意圖》,結合《史料閱讀》中古羅馬阿利斯提德的演說,感受羅馬帝國在 1-2 世紀的空前繁榮。思考古羅馬滅亡的原因,總結波斯帝國、亞歷ft大帝國和羅馬帝國的共同點。文明的交流:分別從科學技術、文化藝術、字母文字和經濟貿易幾個方面總結古代世界文明交流的主要事例。對比古代希臘和埃及雕刻的異同,理解不同地區文明的多元性和文明的交流及相互影響。觀察《字母文字演化表》,知道腓尼基字母對其他地區的字母文字產生深遠影響。展示羅馬和新疆的出土文物,介紹漢朝與羅馬之間通過絲綢之路進行經濟貿易往來的情況。六、板書設計第 2 課 古代世界的帝國與文明的交流一、古代文明的擴展1.古代埃及文明2.西亞文明3.古希臘文明二、古代世界的帝國1.波斯帝國2.亞歷ft大帝國3.羅馬帝國三、文明的交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