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統編版高中歷史中外歷史綱要上 第25課 人民解放戰爭 教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統編版高中歷史中外歷史綱要上 第25課 人民解放戰爭 教案

資源簡介

第八單元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
戰爭
第 25 課 人民解放戰爭教學設計
一、課程標準
通過了解全面內戰的爆發及人民解放戰爭的進程,分析國民黨政權在大陸統治滅亡的原因。探討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中國革命勝利的原因和意義。
二、教科書內容分析
人民解放戰爭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推翻三座大ft的關鍵時期,是中國共產黨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最后階段。教材第一子目對應國共兩黨圍繞未來國家建設路線的較量;教材第二、三、四子目對應人民解放戰爭走向勝利;教材最后一段說明中國共產黨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根本原因,體現課標要求。
三、學情分析
從高一學生的心理特點來看,他們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正處于由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發展的階段。高一學生通過初中階段的學習,對人民解放戰爭的相關史實已有一定的了解,但基本停留在感性認識層面,對于人民解放戰爭全局的把握和理解還不夠深刻。教師應
該啟發學生學會歸納、概括,突出“人民”在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看到人民選擇的重要性與戰爭結果的必然性。
四、教學目標
(一)了解人民解放戰爭爆發的背景及人民解放戰爭的進程,增強時空觀念。
(二)概括國民黨政權在人民解放戰爭之前和在戰爭期間的具體表現,進行史料實證,分析其在中國大陸地區統治滅亡的原因。
(三)通過閱讀教科書,了解中國共產黨為爭取和平民主所作出的相關努力。運用唯物史觀分析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中國革命勝利的原因。
(四)通過教科書研讀,對比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的表現,認識到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是人民作出了正確的選擇。培育家國情懷。
五、重難點分析
(一)重點:重慶談判、解放戰爭的主要進程、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中國革命勝利的意義。
(二)難點:國民黨政權在大陸統治覆滅的原因、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中國革命勝利的意義。
六、教學設計思路
“人民解放戰爭”,強調“人民”的重要作用。首先梳理人民解
放戰爭的進程。指導學生對國共兩黨在解放戰爭之前的方針政策,解放戰爭期間的具體表現進行梳理、提煉。通過對比分析,理解中國共產黨能夠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維護人民利益,領導中國革命最終取得勝利。同時看到“人民”的選擇是解放戰爭取得如此結果的必然性。啟發學生學會歸納、概括。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展示 2003 年人教版高中歷史教材必修 1 第 17 課《解放戰爭》標題圖片
教師提問一:對比《中外歷史綱要(上)》第 25 課與舊教材的標題,你有什么發現?
回答:《中外歷史綱要(上)》的標題多了“人民”二字。
教師講授:與舊教材對比,《中外歷史綱要(上)》突出了“人民”的作用,那么本節課我們以“人民”為中心,來學習這場人民解放戰爭。
設計意圖:學生抓住新舊教材的不同之處,突出本課的重點“人民”。
(二)爭取和平民主的斗爭
教師過渡:中國共產黨最終取得了戰爭勝利,原因何在呢?現在我們一起來回顧歷史,看看國共兩黨在戰前與戰爭之中的具體表現,一探究竟。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帝國主義無條件投降,14 年的艱
苦抗戰終于結束。中國人民盡管取得最終的勝利,但也為之付出慘重的代價。無數家園被毀,多少生靈慘遭涂炭,誰愿再次承擔戰爭的煎熬?因此,抗戰勝利后,全國人民迫切希望休養生息,醫治戰爭創傷,和平與民主,成為中國人民的共同愿望。
1.學生閱讀教材P147—P148
教師提問一:當時中國有什么樣的建國方針?
回答:中國共產黨的建國方針是和平、民主、團結,力爭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國家。國民黨是打著“和平建國的旗號,堅持獨裁和內戰的方針。
教師講授:對比國共兩黨戰前的建國方針,中國共產黨順應人民和平民主的愿望,得到廣大人民的擁護。而國民黨政權則站在了人民的對立面,不得民心。這似乎就預示著國共兩黨必有一戰,戰爭不可避免。
教師提問二:既然戰爭不可避免,為什么 1945 年 8 月,蔣介石接連三次電邀毛澤東到重慶進行和平談判呢?
2.展示《中外歷史綱要(上)》p147《抗日戰爭勝利后國內形勢圖》
回答:從圖中可以看出,蔣介石正在調兵遣將,發動戰爭之心昭然若揭。然而一是人民需要和平民主,有厭戰情緒,蔣介石不得不做出一些表示;二是內戰準備工作尚未完成,調兵遣將尚需時日,因此借談判來拖延時間。
教師提問三:既然重慶談判是一個陷阱,毛澤東為什么還是去重
慶參與和平談判呢?
回答:第一,為了爭取民主和平。(只要有機會為人民爭取到民主和平,共產黨就不會放棄這種努力。)第二,揭露蔣介石“假和平,真內戰的陰謀”。第三,體現和平誠意,得到民主黨派及民主人士的支持。(結合教材 p148 學思之窗)
教師講授:中共中央決定參與重慶談判,爭取和平民主。1945年 10 月 10 日,國共雙方代表簽署《雙十協定》,協定規定堅決避免內戰,建設獨立、自由和富強的新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取得主動,在人民面前表明了爭取和平的誠意;迫使國民黨承認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國民黨若破壞協定、發動內戰,就在政治上陷于被動地位。
3.展示材料:
1946 年 2 月 10 日,重慶各界人士在較場口集會,慶祝政治協商會議成功。國民黨特務、打手七八百人提前進入會場,他們奪走擴音器,破壞大會。大會總指揮、愛國民主人士李公樸剛走到臺上,就被特務包圍。臺上臺下,特務、打手大打出手。李公樸被踢倒,頭部被鐵尺打傷,血流不止。郭沫若大喊“請勿打人”,也遭毒打。
——2003 年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 1 第 17 課《解放戰爭》
教師講授:國民黨并不想履行《雙十協定》與政治協商會議的決議,派特務打手破壞集會。國民黨政權反人民的真面目很快暴露出來,否決了政協會議所做出的協議,撕毀《雙十協定》,發動戰爭。由此可見,戰前中國共產黨一直在為實現和平進行努力,而國民黨堅持發動戰爭,違背人民意愿,站在廣大人民對立面。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對比,理解共產黨在內戰爆發前一直在為人民爭取和平,順應民意,為廣大人民的切身利益著想。而國民黨沒有順應民意,站在人民對立面,悍然發動內戰破壞和平與民主。國民黨政權失敗的結局似乎早已注定。
(三)全面內戰的爆發
教師過渡:這場戰爭于 1946 年 6 月爆發,以國民黨圍攻中原解放區為起點。接下來我們閱讀一則史料,分析戰爭爆發初期國共兩黨的力量對比。
1.展示材料:
1946 年 7 月,國民黨軍隊的總兵力約 430 萬人,其中正
規軍約 200 萬人;人民解放軍的總兵力只有 127 萬人,其中野戰軍 61 萬人。雙方總兵力的對比為 3.4:1。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產黨歷史》第 1 卷下冊
教師提問一:結合材料,如果你是當時中共領導人,如何應對敵強我弱的態勢?
回答:確定了自力更生、以自衛戰爭粉碎國民黨軍隊進攻的方針,進行戰略防御,以運動戰的方式抵抗國民黨軍隊的進攻。
教師講授:國民黨軍隊最開始對解放區進行全面進攻,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解放軍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采用運動戰的方式,進行戰略防御,1946 年 7 月—10 月共殲滅國民黨軍隊約 30 萬人,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全面進攻。1947 年 3 月,國民黨軍隊發動對陜北和
ft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教師提問二:為什么國民黨要重點進攻陜北和ft東解放區?
回答:陜北是中共中央所在地;ft東聯系華北和華東,進攻ft東可切斷解放區與華北、華東的聯系,減輕南京、上海的壓力。
(四)國民黨政權的統治危機材料 1
抗日戰爭勝利后,國民政府派遣大批軍政人員前往原日本占領區,共接收了日偽工廠 2411 座,價值約 20 億美元,還接收了日本
侵占的大量物資、金銀等,價值在 10 億美元以上。這些資產完全由國民黨官僚資本集團控制。國民黨接收大員們貪婪地掠奪財物,接收變成“劫收”。
——《中外歷史綱要(上)》P147
教師講授:國民黨在抗戰取得勝利后,貪污腐敗,掠奪財物,不能維護人民的利益。
材料 2
全面內戰爆發后,國統區的財政經濟逐漸陷入崩潰的境地。為了維持戰爭的龐大開支,國民政府無限制地發行紙幣。1948 年前八個月的紙幣發行量已經是 1937 年全年發行量的 47 萬倍。隨之而來的是惡性通貨膨脹,物價飛漲。
——《中外歷史綱要(上)》P149
教師講授:國民黨政權瘋狂掠奪人民財富,民心盡失。
(五)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教師講授:經過一年奮戰,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軍隊的差距進
一步縮小,反攻時機已經成熟。1947 年 6 月,劉鄧大軍挺進大別ft揭開戰略反攻的序幕。劉鄧大軍挺進大別ft威脅國民黨統治區的核心地帶,牽制國民黨軍隊,粉碎其重點進攻,從此國共雙方攻守之勢逆轉。
展示材料:
1948 年 7 月至 11 月,人民解放軍共殲滅國民黨軍隊 100
萬人,使其總兵力下降到 290 萬人;人民解放軍則增加到 310 萬人。至此,人民解放軍不但在質量上占有優勢,而且在數量上也取得優勢。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產黨歷史》第 1 卷下冊
教師講授:通過材料我們可以看出,局勢已經逆轉,戰略決戰時刻即將到來。人民解放軍發動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 154 萬余人,基本摧毀了國民黨的主要軍事力量,國民黨在長江以北的軍事力量已全線崩潰。為中國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基礎。“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1949 年 4 月 21 日,人民解放軍發動渡江戰役,迅速突破長江防線。23 日解放軍占領國民黨統治中心南京,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覆滅。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解放戰爭的勝利。
設計意圖:梳理人民解放戰爭全過程,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材料 3
1947 年中共制定頒布了《中國土地法大綱》,廢除封建性和半封建性剝削制度,各解放區貫徹全國土地會議的精神,掀起土地改
革群眾運動,使億萬農民在政治上、經濟上獲得了解放。
——《中外歷史綱要(上)》p150教師講授:廣大農民獲得解放,支持共產黨,支援解放戰爭。材料 4
1949 年春,中共在河北平山西柏坡召開七屆二中全會。毛澤東指出黨的工作重心必須由鄉村轉移到城市,提出了革命勝利后黨在各方面的基本政策,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中外歷史綱要(上)》p151
教師講授:中國共產黨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沒有被即將到來的勝利沖昏頭腦,贏得了人民的支持。
材料 5
在 1949 年 4 月,以周恩來為首席代表的中共代表團和以張治中為首席代表的國民黨南京政府,在北平舉行和平談判。但國民黨最終拒絕在雙方代表達成的《國內和平協定》上簽字,談判破裂。
——《中外歷史綱要(上)》P151
教師講授:即使已經取得優勢,共產黨早日爭取和平。國民黨仍然堅持內戰。
(六)總結
教師講授:綜上所述,中國共產黨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廣大人民的支持,故能領導人民取得革命勝利。國民黨不能代表廣大民眾的切身利益,從而失去了民眾的支持,喪失了在中國大陸的統治權。
教師提問一: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歷經國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終于贏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意義何在呢?
回答:中國人民革命的勝利,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勝利,是毛澤東思想的勝利,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的發展方向,是 20 世紀人類歷史上最具影響的偉大事件之一。
教師總結:回顧歷史,緬懷先烈。中國近代飽含了太多血和淚!正因為有一批又一批的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才換來我們中華民族今天的繁榮富強!今天,歷史的重任已然落在我們的肩上,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無悔青春,不負韶華,共筑中國夢!
設計意圖:適時進行情感教育,使學生明白革命歷程的艱難與困苦,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培養家國情懷。
八、板書設計
(一)爭取和平民主的斗爭
1.共產黨:爭取和平民主,順應民意
2.國民黨:堅持獨裁內戰,違背民意
(二)全面內戰的爆發戰略防御
(三)國民黨政權的統治危機
1.國民黨:巧取豪奪——損害人民利益
2.國民黨:貪污腐敗,喪失民心
(四)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1.戰略反攻
2.戰略決戰
3.渡江戰役——勝利
4.共產黨:土地改革——解放廣大農民
5.共產黨:艱苦奮斗,維護人民利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紫阳县| 沾益县| 柳河县| 中方县| 镇沅| 松溪县| 岚皋县| 拜城县| 洮南市| 宁波市| 囊谦县| 米易县| 安丘市| 偏关县| 南丹县| 肃南| 来安县| 祁阳县| 萨迦县| 曲周县| 福清市| 通榆县| 阿拉善左旗| 大宁县| 河间市| 天气| 喀喇沁旗| 灵石县| 梅河口市| 昌江| 屯昌县| 兴仁县| 南皮县| 兴文县| 洛浦县| 茌平县| 大足县| 个旧市| 永寿县| 灵台县| 吴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