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音樂七年級上冊《蠟燭舞》教學設計課題名 《蠟燭舞》核心素養 教學目標 審美感知:使學生接觸或熟悉泰國有代表性的民族音樂。使學生體會亞洲民族音樂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地區音樂的藝術魅力。om 藝術表現:初步了解亞洲幾個主要國家民族、民間音樂的主要特點,進而體會亞洲各地區音樂的鮮明的民族風格。 創意實踐:通過編創動作表現歌曲,從而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 文化理解:了解亞洲民族音樂的基礎知識。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尊重、接受多元化的民族音樂文化,培養情感,提高審美能力。教學難點 比較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各個國家的音樂和風格類型。教學準備 教材、多媒體教學資源。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 東南亞地區是世界上民族最為繁多的地區。東南亞又是東西文化的交通要道,自古以來受著中國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歐美文化等多種文化的影響,所以這里不僅存在著多元的宗教,多彩的藝術,繁多的語言,瑰麗的建筑,也成為世界上音樂色彩特異,樂舞紛呈的最高藝術趣味的多元化地區之一。 二、新課探究 1、 泰國具有代表性的民間舞蹈之一,流行于泰國北部地區,常在重大節日或歡迎國賓的晚會上表演。 2、 這原來是泰國北部地區佛教儀式中所表演的舞蹈,是舞蹈劇拉坤和假面舞“康”等公演之前所表演的舞蹈。 舞蹈者套上假指甲起舞,在食指和中指之間夾著蠟燭,一邊小心不讓蠟燭熄滅,一邊起舞。 3、 請同學們觀看視頻思考: 視頻中的主要伴奏樂器是什么?音樂特點是什么? 4、泰國的傳統樂器 鱷魚琴:是三根弦的撥弦樂器。 發展源于:印度樂器維納(但不像維納那樣懷抱著演奏,而是放在臺上彈奏)。 名字的來源:因為形狀似鱷魚。 三、課堂小結 亞洲音樂是幾千年來人類文化的積淀和藝術創造的集中反映越是民族風格的藝術越是有國際性。 亞洲音樂和西方音樂一樣,也是有審美價值和認識價值我們要像保護名勝古跡一樣保護民族的音樂文化,并發揚光大。布置作業 請同學們課后,和爸爸媽媽一起欣賞這首歌曲。板書設計 《蠟燭舞》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核心素養目標】人教版音樂七年級上5.3 蠟燭舞 教學設計.docx 【核心素養目標】人教版音樂七年級上5.3 蠟燭舞 課件.pptx 蠟燭舞.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