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中地理 《氣溫的變化與分布》教學設計(第二課時)一、教學目標和要求1.能夠通過閱讀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氣溫分布圖,歸納世界氣溫的分布特點。2.能夠運用氣溫資料,繪制氣溫曲線圖,說出氣溫隨時間的變化特點。 二、重點和難點重點:學會閱讀氣溫變化曲線圖及氣溫分布圖。難點:理解氣溫的變化規律及分布規律。 三、教學過程設計【導入新課】說一說:南昌的小明一家暑假熱的難受,想去旅行避暑,但不知道去什么地方,想大家給個建議。學生回答:......教師小結:小明一家最后確定三個備選地:青島、廬山和澳大利亞。這三個地方為什么可以避暑,這節課將為大家解開迷惑。(轉承)上節課我們學習氣溫在時間上的日變化和年變化,這節課我們將學習氣溫在空間上的變化。【講授新課】教師講述:要學習氣溫在空間上的分布,首先我們要學會讀“等溫線圖”,知道等溫線的基本特征。學生活動一:等溫線的基本特征。方法指引:讀圖3.16及課本55頁文字。問題引領:1.等溫線圖的繪制。2.找出低溫中心或高溫中心。3.結合等高線,說說等溫線的基本特征。學生自主學習回答:......(教師一邊播放多媒體,一邊講解、歸納)教師小結:等溫線呈封閉狀時,如果中心氣溫低,表示這里是低溫中心,通常地形是山地;反過來,就是高溫中心,地形通常是盆地。同一條等溫線上氣溫相等;有固定的等溫距;等溫線越密集,氣溫差異越大;反之,氣溫差異越小。(轉承)知道了如何閱讀等溫線圖,接下來我們就來分析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特點。學生活動二: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特點。方法指引:讀圖3.17及課本55頁文字。 問題引領:1.讀出熱帶地區大致的年平均氣溫和寒帶地區大致的年平均氣溫,并分析原因。2.北半球等溫線分布特點。3.南半球等溫線分布特點。4.全球等溫線分布特點。學生小組合作回答:......(教師一邊播放多媒體,一邊講解、歸納)教師小結:北半球由南向北遞減,南半球由北向南遞減,全球由低緯向高緯遞減,或者說由赤道向南北兩極遞減。(轉承)全球氣溫的分布特征,會受哪些因素的影響呢?還記得本節課剛開始小明一家選擇避暑地的問題嗎?學生活動三:影響世界氣溫分布的因素。方法指引:讀圖3.19-3.20。問題引領:1.概況世界1月和7月的氣溫從低緯到高緯的變化規律。2.從等溫線的疏密程度看,1月和7月有什么差異?南、北半球有什么差異?3.北半球同緯度的大陸和海洋相比,1月哪里氣溫高?7月哪里氣溫高 學生小組合作回答:......(教師一邊播放多媒體,一邊講解、歸納)教師小結:全球年平均氣溫由低緯向高緯遞減,或者說由赤道向南北兩極遞減,說明影響氣溫最主要的因素是緯度因素;等溫線北半球比南半球密集,1月比7月密集,說明海陸因素也是影響氣溫的重要因素之一;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說明地形因素也是影響氣溫的重要因素之一。 小明一家選擇去青島避暑是通過改變海陸位置,來改變氣溫;去廬山避暑是通過改變地形因素,來改變氣溫;去澳大利亞避暑是通過改變緯度位置,來改變氣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