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選唱《鄉間的小路》教學方案教學目標能用輕松活潑的情緒演唱《鄉間的小路》,感受音樂情緒;了解臺灣校園民謠。教學重難點感受音樂情緒,并能夠用輕松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師:同學們,你們的童年是在哪里度過的?有沒有有趣的事情和大家分享?學生分享。師:同學們的童年是五彩繽紛的,那你們知道哪些有關童年的歌曲嗎?學生回答:《童年》、《外婆的澎湖灣》。播放歌曲《外婆的澎湖灣》。師:今天讓我們走到鄉間的小路上,看一看小路上的風景吧!【設計意圖】通過分享童年趣事和播放歌曲,創造學習情境。二、新課1. 初聽歌曲,感受歌曲情緒。思考:《鄉間的小路》是什么地區的歌曲?學生回答:臺灣校園歌曲。2. 歌曲介紹《鄉間的小路》又叫做《鄉間的小路上》《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是臺灣著名音樂人葉佳修的代表詞曲作品之一。由內地著名女中音歌唱家朱逢博1980年引入大陸并唱響。在臺灣,葉佳修被稱為“鄉村田園歌謠始祖”,是上世紀80年代臺灣“民歌運動”中的領軍人物之一。3. 介紹臺灣民謠臺灣校園民謠出現在上世紀70年代后期,祖國寶島臺灣的大學生在“鄉土文學”影響下,出現一股“唱自己的歌”的熱潮。這些青年作者所創作的一些表達他們思想感情的歌,被稱為校園民謠。內容大多是描寫自然景色,懷念故鄉的,或抒發青年愛戀之情的。初期演唱形式自由,青年們在校園內聚會,由演唱者自報節目,自彈吉他伴奏。80年代初其中有些歌曲流傳到香港和內地,有的已被專業音樂工作者選為舞臺演出的曲目。4. 再聽歌曲思考:(1)歌曲反映了什么內容?學生回答:歌曲反映了青少年對故鄉的熱愛,鄉間的小路讓人流連忘返。(2)歌曲表現了怎樣的情緒?學生回答:前、后部分歡快、跳躍,中間部分優美連貫。5. 練唱歌曲(1)分段學唱;(2)跟鋼琴哼唱。6. 小組表演分小組用不同形式演唱歌曲。(如合唱、對唱等。)【設計意圖】通過教師逐步引導,讓學生了解民謠,感受音樂情緒。三、小結鄉間的小路讓我們流連忘返,童年的美好讓我們心情愉快,希望同學們熱愛音樂,感受音樂帶來的美好!【設計意圖】通過對本課內容的簡單總結,讓學生感知音樂的美好。(共11張PPT)鄉間的小路初中音樂九年級上冊導入分享童年趣事導入你知道哪些有關童年的歌曲?新課初聽歌曲,感受歌曲情緒。思考:《鄉間的小路》是什么地區的歌曲?歌曲介紹《鄉間的小路》又叫做《鄉間的小路上》《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是臺灣著名音樂人葉佳修的代表詞曲作品之一。由內地著名女中音歌唱家朱逢博1980年引入大陸并唱響。在臺灣,葉佳修被稱為“鄉村田園歌謠始祖”,是上世紀80年代臺灣“民歌運動”中的領軍人物之一。新課臺灣校園民謠出現在上世紀70年代后期,祖國寶島臺灣的大學生在“鄉土文學”影響下,出現一股“唱自己的歌”的熱潮。這些青年作者所創作的一些表達他們思想感情的歌,被稱為校園民謠。內容大多是描寫自然景色,懷念故鄉的,或抒發青年愛戀之情的。初期演唱形式自由,青年們在校園內聚會,由演唱者自報節目,自彈吉他伴奏。80年代初其中有些歌曲流傳到香港和內地,有的已被專業音樂工作者選為舞臺演出的曲目。新課再聽歌曲思考:(1)歌曲反映了什么內容?(2)歌曲表現了怎樣的情緒?新課練唱歌曲(1)分段學唱;(2)跟鋼琴哼唱。新課新課小組表演分小組用不同形式演唱歌曲小結鄉間的小路讓我們流連忘返,童年的美好讓我們心情愉快,希望同學們熱愛音樂,感受音樂帶來的美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葉佳修-鄉間的小路.mp3 選唱《鄉間的小路》教案.docx 選唱《鄉間的小路》課件PPT.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