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宋代盛行的一種中國文學體裁,宋詞是一種相對于古體詩的新體詩歌之一,為宋代儒客文人智慧精華,標志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宋詞句子有長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樂的歌詞,故又稱曲子詞、樂府、樂章、長短句、詩余、琴趣等。它始于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極盛于宋代。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明珠,在古代中國文學的閬苑里,它是一座芬芳絢麗的園圃。它以姹紫嫣紅、千姿百態的神韻,與唐詩爭奇,與元曲斗艷,歷來與唐詩并稱雙絕,都代表一代文學之盛。后有同名書籍《宋詞》。宋詞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蘇軾、辛棄疾(豪放派代表詞人)、柳永、李清照(婉約派代表詞人)。派別:基本分為:婉約派(包括花間派)、豪放派兩大類。婉約派婉約派的特點,主要是內容側重兒女風情。結構深細縝密,重視音律諧婉,語言圓潤,清新綺麗,具有一種柔婉之美。內容比較窄狹。由于長期以來詞多趨于宛轉柔美,人們便形成了以婉約為正宗的觀念。就以李后主、柳永、周邦彥等詞家為“詞之正宗”,正代表了這種看法。婉約詞風長期支配詞壇,直到南宋姜夔、吳文英、張炎等大批詞家,無不從不同的方面承受其影響。豪放派豪放派的特點,大體是創作視野較為廣闊,氣象恢弘雄放,喜用詩文的手法、 句法和字法寫詞,語詞宏博,用事較多,不拘守音律,北宋黃庭堅、晁補之、賀鑄等人都有這類風格的作品。南渡以后,由于時代巨變,悲壯慷慨的高亢之調,應運發展,蔚然成風,辛棄疾更成為創作豪放詞的一代巨擘。豪放詞派不但屹然別立一宗,震爍宋代詞壇,而且廣泛地沾溉詞林后學,從宋、金直到清代,歷來都有標舉豪放旗幟,大力學習蘇、辛的詞人。(共14張PPT)杏花天影初中音樂八年級下冊導入你知道哪些宋詞?導入如夢令李清照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導入醉花陰李清照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導入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初聽歌曲思考:歌曲節奏有什么特點?新課姜夔(1154年—1221年),字堯章,號白石道人,漢族,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有《白石道人詩集》《白石道人歌曲》《續書譜》《絳帖平》等書傳世。新課歌曲創作背景1186年歲末,姜夔從漢陽前往浙江的苕溪,第二年夏天路過金陵時,思念遠方的戀人、感慨人生的漂泊、憂心家國的不定,多種思緒交織在一起,在漂泊的小船上即興創作了這首文筆細膩、旋律優美、情感真摯的歌曲《杏花天影》。新課朗誦詩詞丙午之冬,發沔口。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淮楚,風日清淑,小舟掛席,容與波上。綠絲低拂鴛鴦浦,想桃葉、當時喚渡。又將愁眼與春風,待去。倚蘭橈、更少駐。金陵路、鶯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滿汀芳草不成歸,日暮,更移舟、向甚處?新課再聽歌曲思考:歌曲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緒?新課宋代曲子的來源都是唐代的民歌、曲子或大曲、法曲的片段,其創作方法大多是依樂填詞(“減字”、“偷聲”、“攤破”、“犯調”、“自度曲”、“自制曲”)。宋代曲子的體裁形式主要有令、慢、引、近、序、歌頭等。并根據表演方式和音樂風格、體裁的不同各有其名稱。分別叫小唱、吟唱、嘌唱。新課練唱歌曲跟隨音樂練唱,注意樂句的呼吸和速度。新課小結《杏花天影》,亦詞亦曲,優美的旋律給人心靈的洗滌,希望同學們積極創作,享受音樂帶來的美好!欣賞《杏花天影》教學方案教學目標1.感受、體驗《杏花天影》的音樂情緒;2、熟練掌握《杏花天影》的主題旋律。教學重難點音樂情緒的感受與主題旋律的把握。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師:你了解宋詞嗎?能否背誦兩首呢?學生回答:《如夢令》、《醉花陰》、《虞美人》。師:同學們知道這么多宋詞,那么宋代的歌曲又具有怎樣的風格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宋代歌曲《杏花天影》。【設計意圖】通過宋詞引入本節課所學的宋代歌曲,為本節課所學知識做鋪墊,同時讓學生比較宋詞與宋代歌曲的異同。二、新課1. 初聽歌曲思考:歌曲節奏有什么特點?學生回答:節奏比較慢,曲調比較長。2. 介紹作者姜夔(1154年—1221年),字堯章,號白石道人,漢族,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有《白石道人詩集》《白石道人歌曲》《續書譜》《絳帖平》等書傳世。3. 介紹歌曲創作背景1186年歲末,姜夔從漢陽前往浙江的苕溪,第二年夏天路過金陵時,思念遠方的戀人、感慨人生的漂泊、憂心家國的不定,多種思緒交織在一起,在漂泊的小船上即興創作了這首文筆細膩、旋律優美、情感真摯的歌曲《杏花天影》。4. 朗誦詩詞丙午之冬,發沔口。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淮楚,風日清淑,小舟掛席,容與波上。綠絲低拂鴛鴦浦,想桃葉、當時喚渡。又將愁眼與春風,待去。倚蘭橈、更少駐。金陵路、鶯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滿汀芳草不成歸,日暮,更移舟、向甚處?5. 再聽歌曲思考:歌曲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緒?學生回答:憂傷惆悵。6. 宋曲介紹宋代曲子的來源都是唐代的民歌、曲子或大曲、法曲的片段,其創作方法大多是依樂填詞(“減字”、“偷聲”、“攤破”、“犯調”、“自度曲”、“自制曲”)。宋代曲子的體裁形式主要有令、慢、引、近、序、歌頭等。并根據表演方式和音樂風格、體裁的不同各有其名稱。分別叫小唱、吟唱、嘌唱。7. 練唱歌曲跟隨音樂練唱,注意樂句的呼吸和速度。【設計意圖】通過教師逐步引導感知音樂,提高學生對音樂創作背景知識的了解,能夠更深刻的體會作者情緒和情感。三、小結《杏花天影》,亦詞亦曲,優美的旋律給人心靈的洗滌,希望同學們積極創作,享受音樂帶來的美好!【設計意圖】通過對本課內容的簡單總結,讓學生感知音樂的美好。宋曲是在民間歌曲上發展起來的一種藝術歌曲。曲子萌芽于隋,成長發展于唐、五代,進入兩宋則是呈現出空前繁榮的景象。曲子的流傳場所是民間。民間的歌臺舞榭、瓦子勾欄、茶坊酒肆等,到處都是表演的場所。曲子在民間的繁榮發展,對社會的音樂生活發生了深刻地影響。歌舞填詞,不僅是樂工們的專業活動,而且也成為廣大市民的業余嗜好。民間曲子的廣泛轉播,直接影響到宮廷及仕宦府邸。由于皇帝的提倡,一時間君臣上下,作曲填詞,蔚然成風。北宋的大官僚晏殊、歐陽修、范仲淹、王安石、蘇軾以及宮廷大晟府的樂官周邦彥等都是著名詞家。宋代曲子的來源都是唐代的民歌、曲子或大曲、法曲的片段,其創作方法大多是依樂填詞(“減字”、“偷聲”、“攤破”、“犯調”、“自度曲”、“自制曲”)。宋代曲子的體裁形式主要有令、慢、引、近、序、歌頭等。并根據表演方式和音樂風格、體裁的不同各有其名稱。分別叫小唱、吟唱、嘌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教學方案】欣賞《杏花天影》示范教案.docx 【教學課件】欣賞《杏花天影》示范課件.pptx 樂曲欣賞:《杏花天影》_128k.mp3 宋曲介紹.docx 宋詞介紹.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