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5張PPT)彩云追月初中音樂八年級下冊導入你知道哪些描寫月色的詩句嗎?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導入你知道哪些描寫月色的詩句嗎?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導入你知道哪些描寫月色的詩句嗎?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新課初聽樂曲,感受樂曲情緒。思考:樂曲有怎樣的情緒?《彩云追月》是上世紀30年代我國年輕作曲家任光早期的代表作。最初是民族管弦樂曲,后來,作者從創新的角度運用西洋作曲技巧,采取歐洲“探戈”舞曲節奏,并汲取我國江南絲竹優美輕松的音調和樂器組成特點 。從而匠心獨運地創作出這首意境深邃、舒適優美、富有神韻的小型器樂合奏曲。新課曲名“彩云追月”的寓意是仙人駕五彩祥云奔向月宮。中國古典文學著作當中常有仙人駕彩云的描述,曲名當中的“彩云”意指仙人駕彩云。這首曲子是描寫人們心目中的月宮仙境,烘托了小市民平凡生活的輕松寫意。新課任光(1900-1941),曾用筆名前發。1900年出生于浙江省嵊州市(城關鎮)。中國近代音樂家、作曲家。主要作品:《漁光曲》、《大地進行曲》、《王老五》、《新蓮花落》,特別是1936年創作的《打回老家去》等作品,反映了貧苦民眾的真實情感,表現了革命群眾豪壯堅毅的性格,創作風格進一步民眾化、大眾化。新課民間音樂指由廣大人民群眾在漫長歷史過程中,通過口口相傳而流傳下來的音樂形式和音樂作品。它無論從使用的樂器、演奏的樂譜還是演奏形式,都有著極強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與當地的民俗習慣相融合,與當地的民俗活動相結合。新課新課再聽樂曲思考:樂曲描繪了怎樣的畫面?新課用手打節拍,練習節奏。自主練唱樂曲。新課畫出歌曲表現的意境,展示分享。新課小結《彩云追月》給我們營造了一個開闊神秘的月夜,讓我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課下同學們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樂器演奏該樂曲,感受不同音色下的月夜。欣賞《彩云追月》教學方案教學目標能夠通過欣賞樂曲《彩云追月》,感受樂曲情緒和意境;能夠哼唱樂曲的主題旋律,體驗樂曲旋律特點;教學重難點能夠通過欣賞樂曲《彩云追月》,感受樂曲情緒和意境;能夠哼唱樂曲的主題旋律,體驗樂曲旋律特點。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師:同學們知道哪些描寫月色的詩句嗎?學生回答: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師:月色給你什么樣的感受?學生回答:靜謐、唯美。師:今天我們一起欣賞樂曲《彩云追月》,欣賞這美麗的月色。【設計意圖】通過回憶與月色相關古詩,營造本節課學習情境。二、新課1. 初聽樂曲,感受樂曲情緒。思考:樂曲有怎樣的情緒?學生回答:優美抒情、平穩緩慢。2. 介紹樂曲及作者。《彩云追月》是上世紀30年代我國年輕作曲家任光早期的代表作。最初是民族管弦樂曲,后來,作者從創新的角度運用西洋作曲技巧,采取歐洲“探戈”舞曲節奏,并汲取我國江南絲竹優美輕松的音調和樂器組成特點 。從而匠心獨運地創作出這首意境深邃、舒適優美、富有神韻的小型器樂合奏曲。曲名“彩云追月”的寓意是仙人駕五彩祥云奔向月宮。中國古典文學著作當中常有仙人駕彩云的描述,曲名當中的“彩云”意指仙人駕彩云。這首曲子是描寫人們心目中的月宮仙境,烘托了小市民平凡生活的輕松寫意。任光(1900-1941),曾用筆名前發。1900年出生于浙江省嵊州市(城關鎮)。 中國近代音樂家、作曲家。主要作品:《漁光曲》、《大地進行曲》、《王老五》、《新蓮花落》,特別是1936年創作的《打回老家去》等作品,反映了貧苦民眾的真實情感,表現了革命群眾豪壯堅毅的性格,創作風格進一步民眾化、大眾化。3. 介紹民樂。民間音樂指由廣大人民群眾在漫長歷史過程中,通過口口相傳而流傳下來的音樂形式和音樂作品。它無論從使用的樂器、演奏的樂譜還是演奏形式,都有著極強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與當地的民俗習慣相融合,與當地的民俗活動相結合。4. 再聽樂曲,感受樂曲畫面。思考:樂曲描繪了怎樣的畫面?學生回答:描繪了開闊神秘的夜色。5.用手打節拍,練習節奏。6. 自主練唱樂曲。7. 畫出歌曲表現的意境,展示分享。【設計意圖】通過練習節奏、練唱及繪畫展示,增強學生對樂曲情緒的感受。三、小結《彩云追月》給我們營造了一個開闊神秘的月夜,讓我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課下同學們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樂器演奏該樂曲,感受不同音色下的月夜。【設計意圖】通過對本課內容的簡單總結,讓學生感知音樂的美好;通過布置“使用不同樂器演奏樂曲”的任務,提升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教學方案】欣賞《彩云追月》示范教案.docx 【教學課件】欣賞《彩云追月》示范課件.pptx 純音樂+-+彩云追月+(鋼琴版).mp3 純音樂+-+彩云追月.mp3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