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3.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 第2課時 總2課時課標要求 本框對應的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 年版)》模塊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容要求:“2.2 闡明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長期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論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的根本方向,堅定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郎自信。" 課程標準中的“教學提示”要求我們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不可逆轉地開啟了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方案,堅定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學習目標 1. 通過回顧改革開放以來黨的歷次會議,明確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2.通過了解鄧小平理論的創立,“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形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創立,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國情相結合的產物,經歷著創立、發展和完善的過程;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和文化的基本內涵。 3.通過梳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理解并堅定“四個自信”增強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覺性,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教學重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和文化的內涵。教學難點 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教學過程(導學練流程)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與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設計(設計意圖)視頻導入 展示目標 講授新課 環節一 議題活動 環節二 議題活動 隨堂測試 環節三 議題情景 議題活動 議題活動 議題總結 環節四 議題活動 播放《于斯為盛》片段 思考:“這條強國之路”是什么路 中心議題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與發展 議題二: 中國為什么能 01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與實踐的主題 回眸歷史,把握發展主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何而來 展示鄧小平在十二大上的開幕詞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鄧小平致開幕詞,第一次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一嶄新的命題。 展示十二大至二十大歷次大會主題(學生總結規律) 每一次大會都提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教師總結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所有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都是緊緊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主題展開的。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成功開創、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p36最上面一行) 與時俱進,推動理論創新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如何形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過程的理論成果(空白表格,學生自學課本完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過程的理論成果(教師講解、拓展) 什么是社會主義: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怎樣建設社會主義:“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36頁相關鏈接) 三步走戰略: 第一步目標,1981年到199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 第二步目標,1991年到二十世紀末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目標,到二十一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過上比較富裕的生活。 五位一體: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 四個全面: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 《學生讀本》47、72頁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理論成果的關系 連一連 0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 透視成就,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 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指出,改革開放40年來,從開啟新時期到跨入新世紀,從站上新起點到進入新時代,40年風雨同舟,40年披荊斬棘,40年砥礪奮進,我們黨引領人民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歷史畫卷,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奮斗贊歌。 如果制作一張展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成就的海報,你最想展示什么?(提示學生從政治、經濟、文化、制度等角度進行分享) 教師補充: 政治:不僅體現在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醫療衛生制度、各項法律日益完善,也體現在 2020 年春天抗擊新冠疫情中,黨和國家把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集全國之力,保群眾安全,尤其是黨員干部沖鋒在前,抗擊疫情取得階段性勝利。 文化:備受關注的中醫藥、備受好評的《流浪地球》等一系列文藝作品都可以展示一下。 制度:這些成就的取得除了因為我國擁有強大的經濟科技實力,也是因為我們的制度可以進行科學的宏觀調控,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 請你談一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為什么會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績和進步? 議題二:中國為什么能?(我國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根本原因: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主要原因: 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堅強的領導核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正確的方向) 全國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團結合作、艱苦創業、共同發展(以人民為中心) 思想解放推進理論創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 堅持改革發展穩定協調統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堅定自信,實現偉大夢想 ——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奮斗、如何奮斗 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內容、地位表格 拓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三次飛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探究與分享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不是好,要看事實,要看中國人民的判斷,而不是看那些戴著有色眼鏡的人的主觀臆斷。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完全有信心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 如何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不是好,要看事實”? 回顧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我們完全可以自豪地說,中國不但在世界上把社會主義的旗幟舉住了、舉穩了,而且把科學社會主義推向嶄新的階段。......(列舉實例)......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形成、發展,指導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的生動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使世界上正視和相信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人多了起來,世界范圍內兩種意識形態、兩種社會制度的歷史演進及其較量,發生了有利于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的深刻轉變。 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在當代中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 我們要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定“四個自信”) 開門見山,引出這條道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了解目標,有的放矢 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由來 運用列表的形式呈現,從歷史的縱向角度,培養學生用歷史的、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一方面.引導學生認識到這些科學社會主義的“新版本”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另一方面,通過探究學習這些思想理論主要回答和解決的問題,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這些科學社會主義的“新版本”,知道結合實踐不斷作出新的理論創造是馬克思主義永葆生機活力的奧妙所在,理解馬克思主義內在具有的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 通過設計“改革開放成就展”的形式,讓學生主動思考、表達、探究,可以讓枯燥的理論變得生動活潑讓課堂更有活力。一方面,學生在列舉和分享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各個方面的成就的過程中,可以激發其民族自豪感,增強對黨和國家的信心; 另一方面,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分析取得成績和進步的原因,可以幫助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初步認識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正確性。 一方面,通過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成就的簡單回顧,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本節課內容,進畫龍點睛,情感升華。深化理解; 另一方面,通過引導學生暢想和描繪祖國的未來,進一步增強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自信,實現情感上的升華。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