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2 水的凈化本課題圍繞水的凈化問題,將吸附、沉淀、過濾和蒸餾等凈化水的方法有序地串起來,前半部分介紹含不溶性雜質水的凈化方法,后半部分以硬水軟化為例介紹含溶解性雜質水的凈化方法。其中過濾和蒸餾是初中化學中重要的實驗操作技能,也是本課題中要重點學習的內容。第1課時 沉淀與過濾【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了解自然界的水和純凈水,學會沉淀、過濾、吸附等凈化水的方法。(2)了解自來水凈化的過程,體會化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節水意識。2.能力目標(1)通過實驗探究和討論,培養學生的觀察描述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2)學習運用觀察、比較、分析、歸納和總結等方法從實驗中獲取信息并進行加工。3.素養目標(1)用學到的化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感受一杯凈水來之不易,樹立珍惜水、愛護水的思想。(2)通過學生親自參與水凈化過程的實驗探究,感受化學對生活、對社會的積極意義,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進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和探究欲。【教學重點】沉淀、過濾、吸附等凈化水的方法【教學難點】過濾的操作方法,培養學生動手實驗的能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水樣(河水、自來水、蒸餾水)、明礬、活性炭。鐵架臺、漏斗、玻璃棒、燒杯、濾紙等。一、導入新課[課件展示]洪災圖片[提問]1.洪災過后,有些災區自來水還沒來得及恢復供應,面對污濁的河水,這些水可否飲用?為什么?[回答]不能,因為水中有雜質、細菌,飲用后會生病。[提問]2.你有什么簡單的辦法能使渾濁的水變得清澈嗎?[回答]可以把水靜置一段時間。可以用家里的棉布或紗布來過濾水。(學生可能會有不同答案)[提問]3.肯定學生的回答,進一步問,這樣得到的水就純凈了嗎?[回答]不純凈,細菌、病毒,還有一些物質可能溶解在水中。[講解]由于種種原因,自然界的水里混有多種雜質、細菌和病毒,僅用靜置、沉淀的方法,還不能將全部雜質去除,我們要選擇衛生、健康、安全的飲用水,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怎樣更好地將水凈化。二、推進新課水的凈化方法[提問]同學們知道我們所用的自來水的水源來自于何處?自來水廠是如何把渾濁的長江水凈化為我們能飲用的自來水呢?[視頻播放]自來水廠的凈水過程影片。(1)沉淀[演示實驗]將所展示的2杯相同的渾濁的天然水中的其中1杯中加入明礬,并且進行攪拌,之后放置一會兒,觀察現象。[學生活動]請一位學生上臺,觀察并描述實驗現象:加明礬的1杯水比沒有加入的更加清澈。[講解]這2杯水放置一會,上層水會更清澈,這種方法,可以稱為——沉淀。沒有加入明礬的方法,我們稱為靜置沉淀,而加入明礬的稱為吸附沉淀。明礬在這個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明礬溶于水后生成的膠狀物對雜質有吸附作用,吸附其周圍小的沉淀顆粒然后逐漸變成大顆粒,當達到一定重量時,沉到容器底部,我們把明礬稱為——絮凝劑。(2)過濾[提問]那么沉降下來的這些不溶性的雜質我們要如何將它們分離出來呢?請大家舉出日常生活、生產中把固體和液體分開的實例。[回答]用漏勺將煮熟的餃子和湯分開,用地漏蓋子將固體垃圾和水分開,用濾布把豆腐漿和豆腐渣分離;用沙層濾水等。[提問]這些分開固體和液體的實例,有什么共同點?[回答]都是用一種液體能通過,固體不能通過的物品,把固體和液體分開。[講解]實驗室通常用過濾裝置。請同學們先仔細看一看自己的實驗臺上有哪些實驗儀器和藥品。[演示實驗]我們今天請同學們做過濾實驗,由于這個實驗是大家新認識的一個綜合性操作實驗,請同學們先觀察老師做一遍。(教師操作)[提問]請同學們結合教師的操作看教材P75圖4-16,概括老師的操作步驟。[回答]同學們先討論,在教師的提示下概括出“一貼二低三靠”的操作步驟。[提問]請同學們按照操作步驟自己做實驗。[學生實驗]學生進行過濾操作,邊實驗邊交流。[提問]各實驗小組將自己過濾的水與其它實驗組的結果進行比較,請實驗效果好的實驗組組長介紹經驗,請實驗效果待提高的實驗組組長分析實驗失敗原因。[學生交流]學生發言,重點分析實驗不成功的原因,并結合“一貼二低三靠”操作步驟強化知識。[小結]操作注意事項:“一貼、二低、三靠”。一貼:濾紙緊貼漏斗的內壁,中間不要留有氣泡。防止液體由濾紙和漏斗之間的縫隙流下去,使過濾的濾液渾濁。二低:濾紙的邊緣要比漏斗稍低,向燒杯中傾倒液體,液面要低于濾紙邊緣。防止液體由濾紙和漏斗之間的縫隙流下去,使濾液渾濁。三靠:傾倒液體的燒杯要靠在玻璃棒的中下部,使液體沿玻璃棒流入漏斗,如果不用玻璃棒引流,直接向過濾器內傾倒液體,容易使濾紙被沖破,液體濺出。引流用的玻璃棒要靠在三層濾紙的一側,防止戳破濾紙。漏斗下端的管口要靠在承接濾液的燒杯內壁上,防止濾液濺出。注意:一次過濾所得的濾液仍渾濁時,應再過濾一次。如果兩次過濾濾液仍然渾濁,則應檢查實驗裝置并分析原因,例如,濾紙破損,過濾時液面高于濾紙邊緣,儀器不干凈等。(3)吸附[提問]通過沉淀、過濾操作此時所得到的水是否為純凈物?[回答]不是。還含有一些可溶性雜質。如:顏色、異味、一些可溶性的物質。[提問]顏色和異味我們要如何除去呢?大家回想一下,我們家的冰箱里所放的除臭劑是什么?[課件展示]活性炭凈水器示意圖活性炭利用其自身疏松多孔結構,將有顏色和氣味的分子吸附其內,所以可以用于除臭和除顏色。這種方法稱為——吸附。三、典例剖析例 如圖所示是某學生設計的過濾操作裝置圖。(1)寫出有標號的儀器的名稱:A ;B ;C ;D 。(2)圖中有 處錯誤,說明改正的方法: 。(3)該學生在過濾操作后發現,過濾后的液體仍有渾濁現象,請你幫他找出造成此現象的兩種可能的原因:① ;② 。【解析】過濾操作的裝置要符合“一貼、二低、三靠”的要求,熟悉如何使用各種儀器以及明確錯誤操作造成的后果。【答案】(1)鐵架臺 鐵圈 燒杯 漏斗(2)1 待過濾的液體要用玻璃棒引流 (3)①濾紙破損 ②過濾時液面高于濾紙邊緣(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四、課堂檢測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對應課堂作業部分五、課堂小結[提問]同學們,我們要使被污染了的河水,得到初步凈化,要經過哪些操作?[小結]由此我們看到,若使被污染的河水變得更清更藍,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所以,一定要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水的凈化很復雜,潔凈的水來之不易,我們要愛護水資源:節約用水,防止水污染。相信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一定可以讓我們的生活環境更美好。六、布置作業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對應課后作業課題2 水的凈化第1課時 沉淀與過濾水的凈化方法(1)純水與天然水(2)自來水的凈化過程(3)常用的凈水方法①沉淀:絮凝劑:明礬②過濾:將固體和液體進行分離“一貼、二低、三靠”③吸附從總體上看,本節課基本上達到了新課程標準要求的預期目標,即充分利用各種社會資源,挖掘教材,發展教材,根據本地、本校的實際情況,創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在人類文化背景下構建知識體系,使單調的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教學富有啟發性和探究性,體現出其應有的價值,達到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相映生輝的效果,在實踐中促進學生發展,課堂活潑而有序、活而有效,教師起到了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等作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