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時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2)培養學生防火防爆的安全意識,了解安全自救的方法。2.能力目標能合理運用燃燒的知識和滅火的原理解決日常生活中一些簡單的防火、防爆問題。3.素養目標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逐步建立防火、防爆的意識,培養關注社會的責任感。【教學重點】爆炸的含義,一些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常識。【教學難點】如何防火、防爆。【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一、導入新課[復習導入]上節課我們探究了燃燒的三個條件:①可燃物;②氧氣(或空氣);③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也叫著火點),同時也了解了滅火的原理及方法。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光火災,還有各種各樣的危險事故。教師向學生展示2012年影響比較惡劣的一些爆炸事故的圖片。二、推進新課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講解]可燃物在具備了燃燒的條件后,就能急劇地燃燒,如果在有限的空間內就會爆炸,給生命和財產造成嚴重的損害,現在就讓我們用實驗探究一下粉塵爆炸。同學們注意觀察實驗現象并分析其原因。[演示實驗]教師按照教材第132頁實驗7-2做實驗,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實驗裝置。[課件展示][現象]發生了爆炸。[分析]金屬罐和塑料蓋構成了一個有限空間,向裝置中鼓氣后,面粉充滿了金屬罐,加大了它與氧氣的接觸面積,罐內的溫度達到了面粉的著火點,使它在有限的空間內急劇地燃燒,并在短時間內放出大量的熱,使氣體體積迅速膨脹,引起爆炸。[講解]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間內急劇地燃燒,就會在短時間內聚積大量的熱,使氣體體積迅速膨脹而引起爆炸。可燃性氣體、粉塵等都是極易發生爆炸的物質。易燃物:指的是那些易燃的氣體和液體,容易燃燒,自燃或遇水可以燃燒的固體,以及一些可以引起其他物質燃燒的物質。易爆物:指的是那些受熱或受到撞擊時容易發生爆炸的物質,如硝酸鉀、鞭炮等。[提問]由上可知,物質具備燃燒的條件后,燃燒的劇烈程度和什么有關?[回答]氧氣的濃度和接觸面積。可燃物與氧氣接觸面積越大,氧氣濃度越高,燃燒就越劇烈。在一定空間內急劇燃燒,并有氣體生成,可以引發爆炸。[講解]通過以上實驗可知,在面粉廠附近是要嚴禁煙火的。為了使警鐘長鳴,同學們對一些易燃物和一些易爆物的安全問題要時刻提高警覺性。[提問]大家在一些易燃、易爆場合會經常看到下面的—些圖標,請同學們討論,這些圖標向人們傳遞了什么樣的信息 [課件展示][答案](1)當心火災——易燃物質;(2)當心爆炸——爆炸性物質;(3)當心火災——氧化物;(4)禁止煙火;(5)禁止帶火種;(6)禁止燃放鞭炮;(7)禁止吸煙;(8)禁止放易燃物。師:根據這節課所學習的內容,同學們認為在哪些地方還應該貼“嚴禁煙火”的字樣或圖標?生:油庫、加油站、紡織廠、煤礦礦井等。因為油庫、面粉加工廠等地的空氣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氣體或粉塵,它們接觸到明火,就有發生爆炸的危險。師:生產、運輸、使用和貯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時的注意事項。(閱讀課本第134頁“資料”)師:易燃物和易爆物在遇到明火、高溫或撞擊時,極易發生燃燒或爆炸。因此,為了生命、財產的安全,生產、運輸、使用和貯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時,必須嚴格遵守有關規定,絕不允許違章操作。三、典例剖析例1根據你掌握的知識判斷,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A.廚房中煤氣泄露,應立即打開抽油煙機B.酒精燈使用后,用燈帽蓋滅酒精燈火焰C.原始森林風景區必須張貼“禁止煙火”的標志D.搬運易燃和易爆物時,要輕拿輕放,避免撞擊【解析】A.煤氣泄漏打開抽油煙機時產生的電火花,可能會點燃煤氣和空氣的混合物而發生爆炸; B.酒精燈要用燈帽蓋滅; C.原始森林,禁止煙火可防止發生森林火災; D.搬運易燃和易爆物時,要輕拿輕放,避免撞擊,可防止發生爆炸事故。【答案】A例2 某日凌晨,高速公路新七道梁隧道內,兩輛裝載近40噸危險化學品——190號溶劑油的重型油罐車由于追尾發生燃燒爆炸,當場造成4人死亡1人受傷。迅即趕到的救援官兵,佩戴空氣呼吸器,用噴霧水槍對火勢進行控制。到5時30分,隧道內明火被全部撲滅。(1)以下是四種常用的危險品標志,在裝運“190號溶劑油”的油罐車上應貼的標志是_________。(2)油罐車起火燃燒有三個必要條件,其中“190號溶劑油”為可燃物,還需要有_____和_______。(3)從滅火的原理分析,消防隊員用高壓水槍噴水將大火撲滅,其原理是______。(4)調查表明,火災傷人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識造成的。當油罐車起火燃燒、爆炸時,下列自救措施不當的是____。A.迅速脫下衣物,撲滅大火B.背對爆炸地點迅速臥倒C.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選擇合適通道迅速逃生【解析】(1)油罐車上應貼有“易燃液體”的標志;(2)可燃物燃燒的條件為:①充足的空氣或氧氣;②溫度達到著火點;(3)水能滅火的原理:水能使可燃物周圍溫度低于其著火點,使可燃物不能燃燒;(4)油罐車起火燃燒時會發生爆炸,為了避免危險應迅速遠離,不要脫下衣物參與救火。【答案】(1)C(2)充足的氧氣;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3)水能降低環境溫度,使周圍的環境溫度低于可燃物的著火點(凡敘述合理均可)(4)A四、課堂檢測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對應課堂作業部分。五、課堂小結[提問]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易燃易爆化學品具有較大的火災危險性,一旦發生災害事故,往往危害大、影響大、損失大,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守相關安全規定,掌握一旦出現緊急情況的急救措施。六、布置作業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對應課后作業。課題1燃燒和滅火第2課時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1.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爆炸:可燃物與氧氣接觸面積越大,氧氣濃度越高,燃燒就越劇烈。在一定空間內急劇燃燒,并有氣體生成,可以引發爆炸。易燃物:指的是那些易燃的氣體和液體,容易燃燒,自燃或遇水可以燃燒的固體,以及一些可以引起其他物質燃燒的物質。易爆物:指的是那些受熱或受到撞擊時容易發生爆炸的物質,如硝酸鉀、鞭炮等。2.自救常識鑒于學生對燃燒與爆炸的現象已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故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循序漸進,從生活中爆炸事例出發,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探究爆炸的奧秘,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認識水平,讓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探究中得到得高、教師起著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作用。學生是課堂的主體,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主動構建知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