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4張PPT)丟 丟 銅 仔聆聽《一只鳥仔》《搖船調》《外婆的澎湖灣》和《鄉間的小路》:這幾首歌曲都是哪個地方的歌曲?初聽樂曲《丟丟銅仔》:這首樂曲的旋律與哪一首歌相似?與《一只鳥仔》相似再次聆聽:樂曲是由什么樂器主奏的?《丟丟銅仔》選自《臺灣情思-中央民族樂團-絲竹徽音》,是指揮家趙詠山根據臺灣民歌《丟丟銅仔》改編的。全曲充滿律動的趣味,改編的曲式大致和原曲相同。本樂曲經由二胡、柳琴、嗩吶等樂器連接擔任主旋律的演奏,展現了不同風格的情趣,再加上中間各段的快板變奏,更增添了幾分活潑的氣氛。《丟丟銅仔》原為流傳于宜蘭及其附近地區的曲調,后來就以宜蘭為名,稱為“宜蘭調”。最初表現的是:二百多年前,山路上交通不便,伐木者為了從北部山區的宜蘭運送木材到臺北盆地的淡水,便將木材綁成木排,放在河里順水西行。在從淡水回家的路上,他們邊走邊唱,唱成了這首歌。歌中的“丟丟銅”是象聲字,模擬他們經過的山洞里滴水落地的聲音。后來,火車從臺北通到宜蘭,運送木材再也不必經過河道的急流險灘了。這首歌遂在流傳中改成了一首表現孩子們迎接火車進山的歡快歌曲。歌詞雖然完全改頭換面,但是原來的輕快旋律和詼諧襯字依然保存了下來。丟 丟 銅 仔完整聆聽全曲:比較樂曲1、2段在旋律上有什么特點?表達了怎樣的情緒?丟 丟 銅 仔隨音樂哼唱第1段旋律用閩南方言跟著唱唱《丟丟銅仔》是臺灣宜蘭民謠,是宜蘭的象征與驕傲;以《丟丟銅仔》為音樂素材改編或創作的器樂曲與聲樂曲不少,如:鮑元愷編曲的《云嶺素描》第14首《宜蘭童謠》,用《丟丟銅仔》的曲調編成,把舊式火車的車輪聲、車鈴聲和汽笛聲以及孩子們的歡笑嬉鬧聲,合著輕快的節拍與爽朗的旋律寫入這部管弦樂中;還有呂泉生改編成童聲加男聲的無伴奏合唱《丟丟銅》,以男聲模擬火車車輪的轉動,以童聲模擬汽笛的嘯叫,十分生動有趣。丟 丟 銅 仔再次完整聆聽全曲:感受樂曲的情緒。同學們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