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章 地球與地圖第三節 地圖的閱讀【學習目標】1. 閱讀地圖,能夠在地圖上辨別方向,識別圖例,量算距離。2. 根據需要選擇常用地圖,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養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圖的習慣。3. 列舉電子地圖、遙感圖像等在生產、生活中應用的實例。【教學重難點】重點:比例尺的大小與內容詳略的關系。難點:在地圖上辨別方向。【教學方法】講授法、讀圖指導法、演示法等。【教學過程】新課導入:通過猜謎底的形式導入“地圖”,形式新穎,形象有趣。新課講授:比例尺對比“臺灣省地圖”、“臺灣省照片”,直觀感受照片與地圖的差異,對比說明地圖與照片的區別。總結概念:運用各種符號,將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縮小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圖像叫地圖。(讀圖)地圖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比例尺: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指向標:指示地圖上的方向。圖例:地圖的語言,包括各種符號和它們的文字說明、地理名稱和數字。比例尺一共有三種形式:數字式:1:11000000線段式:文字式: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110千米。比例尺的格式轉化練習:比例尺的大小比較:地圖內容詳略與比例尺的關系:結論:比例尺小 實地范圍大 內容粗略比例尺大 實地范圍小 內容詳細圖例展示主要圖例方向思考:如何在下面幾幅圖中確定方向?1.一般地圖定方向: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方向練習2.指向標地圖定方向:指向標指向的是北方,與之相反的是南方,練習3.經緯網地圖定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練習思考:地球上有沒有這樣一個地方,它的前后左右只有一個方向?北極的四周都是南;南極的四周都是北。練習選擇適用的地圖原則:1.根據使用目的選擇地圖根據內容詳略選擇地圖課堂練習:練習題見習題文檔部分題目。課堂小結:結合板書內容,梳理本節知識網絡。作業布置:完成地理同步練習。【板書設計】【課后反思】本節知識性內容很簡單,應注重學生對比例尺、方向的練習和掌握,盡可能結合生活實例進行講解。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