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c小調練習曲》教學方案教學目標1.從速度、力度、節奏等音樂要素入手,感受樂曲的音樂形象。2.了解“鋼琴詩人”肖邦及其代表作品,了解其音樂風格。3.欣賞《c小調進行曲》,提高學生的審美趣味。教學重難點1.從速度、力度、節奏等音樂要素入手,感受樂曲的音樂形象。2.了解“鋼琴詩人”肖邦及其代表作品,了解其音樂風格。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鋼琴。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欣賞《C小調練習曲》思考:聽了這首鋼琴曲,同學們有什么樣的感受和想象?學生自由發言。【設計意圖】通過學生思考與自由發言,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鍛煉學生語言能力。二、新課1.介紹肖邦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1810年3月1日-1849年10月17日)。波蘭作曲家和鋼琴家,1810年3月1日生于華沙近郊,肖邦父親是法國人,母親是波蘭人,7歲時就創作了波蘭舞曲,8歲登臺演出,不足20歲已出名。肖邦39歲時英年早逝,后半生主要生活在法國,創作了大量鋼琴作品,7歲時就創作了《波蘭舞曲》,被譽為“鋼琴詩人”。他是歷史上最具影響力和最受歡迎的鋼琴作曲家之一,是波蘭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歐洲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肖邦一生不離鋼琴,所有創作幾乎都是鋼琴曲。2010年為肖邦誕辰200周年,被波蘭命名為“肖邦年”。【設計意圖】通過簡單介紹,使學生產生濃厚興趣。2.作品背景樂曲創作于1831年9月,這時肖邦離開祖國去巴黎,途中經維也納、慕尼黑,來到德國斯圖加特,聽到了波蘭起義失敗而陷于帝俄之手的消息,內心深處沸騰著劇烈的激情和憤怒。樂曲就是在這種萬分悲憤的心情下寫的,它表達了肖邦對暴力的憤慨,對祖國災難的悲痛和號召人們起來斗爭等各種復雜的心情。所以人們也簡稱其為《革命練習曲》。【設計意圖】對作品背景做簡單介紹,便于學生了解樂曲情境,理解樂曲情感。3.整體欣賞《c小調練習曲》,感受樂曲結構。《c小調練習曲》是熱烈的快板、四四拍,采用了比較自由的復三部曲式。4.分段欣賞(1)感受引子的音樂形象。樂曲開始,有一個強有力的由高到低進行的快速音流。提問:引子的音樂給你什么感受?(2)欣賞樂曲第一部分以上主題演奏了幾遍?這部分音樂給你什么感受?(3)聆聽中間部分。這段音樂表現了什么形象?你有什么感受?(4)聆聽樂曲第三部分。①這段音樂你聽過嗎?有什么變化?②表現了什么形象?5.完整欣賞樂曲教師一定學生從速度、力度、節奏、動機等音樂要素入手,感受樂曲音樂形象。提示學生在欣賞時,與創作的時代背景相聯系,樂曲表達的是作者對暴力的憤慨,對祖國災難的悲痛和號召人們起來斗爭等各種復雜的心情。【設計意圖】分段欣賞有利于把握各部分樂曲情感,感受樂曲變化。三、小結作為著名的浪漫主義“鋼琴詩人”,因為不愿當亡國奴,他后半生再也沒能踏上故土。“生于華沙,靈魂屬于波蘭,才華屬于世界。”今天看來,這依然是對肖邦中肯的評價,肖邦已然成了波蘭的象征和國家的名片,其所承載的意義早已超越音樂、鋼琴的范疇。今天我們學習了這首《c小調練習曲》,你有什么感觸呢?【設計意圖】開放式的結尾,引發學生個性化思考。(共13張PPT)c小調練習曲初中音樂九年級上冊導入欣賞《C小調練習曲》聽了這首鋼琴曲,同學們有什么樣的感受和想象導入肖邦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1810年3月1日-1849年10月17日)。波蘭作曲家和鋼琴家,1810年3月1日生于華沙近郊,肖邦父親是法國人,母親是波蘭人,7歲時就創作了波蘭舞曲,8歲登臺演出,不足20歲已出名。肖邦39歲時英年早逝,后半生主要生活在法國,創作了大量鋼琴作品,7歲時就創作了《波蘭舞曲》,被譽為“鋼琴詩人”。他是歷史上最具影響力和最受歡迎的鋼琴作曲家之一,是波蘭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歐洲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肖邦一生不離鋼琴,所有創作幾乎都是鋼琴曲。2010年為肖邦誕辰200周年,被波蘭命名為“肖邦年”。新課樂曲創作于1831年9月,這時肖邦離開祖國去巴黎,途中經維也納、慕尼黑,來到德國斯圖加特,聽到了波蘭起義失敗而陷于帝俄之手的消息,內心深處沸騰著劇烈的激情和憤怒。樂曲就是在這種萬分悲憤的心情下寫的,它表達了肖邦對暴力的憤慨,對祖國災難的悲痛和號召人們起來斗爭等各種復雜的心情。所以人們也簡稱其為《革命練習曲》。新課新課欣賞《c小調練習曲》感受樂曲結構《c小調練習曲》是熱烈的快板、四四拍,采用了比較自由的復三部曲式。新課分段欣賞:感受引子的音樂形象樂曲開始,有一個強有力的由高到低進行的快速音流。引子的音樂給你什么感受?新課欣賞樂曲第一部分以上主題演奏了幾遍?這部分音樂給你什么感受?新課聆聽中間部分這段音樂表現了什么形象?你有什么感受?新課聆聽樂曲第三部分。這段音樂你聽過嗎?有什么變化?表現了什么形象?新課完整欣賞樂曲從速度、力度、節奏、動機等音樂要素入手,感受樂曲音樂形象在欣賞時,與創作的時代背景相聯系,樂曲表達的是作者對暴力的憤慨,對祖國災難的悲痛和號召人們起來斗爭等各種復雜的心情。小結作為著名的浪漫主義“鋼琴詩人”,因為不愿當亡國奴,他后半生再也沒能踏上故土。“生于華沙,靈魂屬于波蘭,才華屬于世界。”今天看來,這依然是對肖邦中肯的評價,肖邦已然成了波蘭的象征和國家的名片,其所承載的意義早已超越音樂、鋼琴的范疇。今天我們學習了這首《c小調練習曲》,你有什么感觸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Frédéric Chopin-C小調練習曲(革命).mp3 《c小調練習曲》教案.docx 《c小調練習曲》課件PPT.pptx 【音樂時空】c小調練習曲.rmvb 升c小調練習曲 (純音樂).mp3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