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折彩粽》教案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學習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學習制作彩紙粽子的方法和步驟。- 學習折紙技巧,培養手眼協調能力。過程與方法:- 通過故事、圖片和視頻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 進行示范教學,引導學生動手操作。- 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培養團隊合作精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熱愛。- 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造力。- 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互助精神。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 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彩紙粽子的制作方法和步驟。- 折紙技巧的學習和應用。教學難點:- 學生對彩紙粽子的折疊步驟和技巧的掌握。- 學生的手眼協調能力的培養。學情分析:學生是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年齡大約為7-8歲。他們對傳統節日和手工制作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對于端午節和彩紙粽子的制作方法可能還不熟悉。他們的動手能力和注意力較好,喜歡動手實踐和合作學習。根據學生的學情分析,本節課設計了豐富的教學活動和示范操作,旨在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1. 師生互動:老師向學生展示一只粽子模型,并問學生們認識這是什么物品。鼓勵學生積極回答,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猜測。2. 呈現多媒體資料:通過播放圖片和視頻,向學生介紹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老師可以解釋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還可以展示一些端午節的活動和食物,如賽龍舟、掛艾草、吃粽子等。二、呈現故事1. 師生互動:準備一本有關端午節的圖書,向學生講述端午節的故事,介紹粽子的由來。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可以用豐富的語言和生動的表情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2. 學生回答問題:引導學生回答一些問題,了解他們對端午節的了解程度。例如:你們聽過這個故事嗎?你們知道端午節是什么時候過的嗎?你們知道為什么要吃粽子嗎?通過學生的回答,可以初步了解他們的知識水平和認知程度。三、制作彩紙粽子的步驟1. 展示材料和步驟:準備彩紙、剪刀、膠水和棉線等材料,向學生展示制作彩紙粽子的步驟。可以使用大型展示板或投影儀展示圖示,詳細介紹每個步驟的操作方法。制作彩紙粽子的步驟如下:準備材料:彩紙、剪刀、膠水、棉線或彩帶等。折疊粽子形狀:將一張正方形的彩紙對角線對折,使其成為一個三角形。確保邊緣對齊,并用手指輕輕壓平,使其保持形狀。折疊粽子的底部:將三角形的底部向上折疊,使之與對角線對齊,形成一個長方形的底部。再次用手指輕輕壓平,使其保持形狀。折疊粽子的頂部:將三角形的頂部向下折疊,使之與底部的對角線對齊,形成一個封口。再次用手指輕輕壓平,使其保持形狀。粘合彩紙:將封口處涂上適量的膠水,并將彩紙粽子的邊緣粘合在一起,確保粽子能夠保持形狀。用手指輕輕按壓,使膠水充分粘合。裝飾粽子:使用彩帶或棉線,將粽子的頂部和底部系緊,以增加粽子的裝飾效果。可以選擇不同顏色和款式的彩帶或棉線,并打結或系成蝴蝶結,讓粽子更加美觀。創意裝飾:根據個人喜好和創意,可以在粽子上添加一些裝飾物,如彩紙花、小貼紙、剪紙等,以增加粽子的個性化和創意。2. 示范操作:老師逐步示范并講解制作粽子的具體步驟,包括折紙、剪裁、粘貼和裝飾等。在示范的過程中,可以重點強調每個步驟的注意事項和技巧,并與學生進行互動,鼓勵他們提問和參與討論。3. 學生操作:分發彩紙和其他材料,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制作彩紙粽子。在學生操作的過程中,老師巡回指導和幫助,糾正他們可能出現的錯誤,并鼓勵他們用自己的想法進行創作和裝飾。4. 成果展示:鼓勵學生展示彩紙粽子的成果,讓他們欣賞和分享彼此的作品。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展示和描述,讓他們介紹自己的粽子是如何制作的,以及他們的設計理念和創意。四、反思和總結1. 學生回顧:引導學生回顧整個制作過程,回答一些問題,總結制作彩紙粽子的方法和步驟。例如:我們制作彩紙粽子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我們是如何解決這些困難的?我們制作的粽子有哪些特點和亮點?2. 學生展示:鼓勵學生展示他們的成果,并互相欣賞。可以讓學生用簡短的語言描述自己的作品,并邀請其他學生提出建議和贊賞。板書設計:彩紙粽子制作步驟:1. 折紙2. 剪裁3.粘貼4. 裝飾教學反思:通過本節課的設計和實施,學生們對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時學會了制作彩紙粽子的方法和步驟。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了多種形式的教學手段,如故事、圖片、視頻以及實際操作,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學生們積極參與課堂活動,通過小組合作制作彩紙粽子,培養了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學生對折紙技巧和步驟的掌握程度參差不齊,有些學生在折疊過程中遇到了困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及時進行了示范和指導,并鼓勵學生互相幫助,這樣學生們的折紙技巧逐漸提高,也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和參與度,他們積極思考,勇于嘗試,展示了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團隊合作精神。通過制作彩紙粽子,學生們不僅學到了知識和技能,還培養了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增強了他們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熱愛。然而,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時間分配上,由于學生對折紙步驟掌握的進度不同,有些學生在制作過程中稍顯匆忙,導致細節處理不夠仔細。下次我將更加合理地安排時間,確保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完成每一個步驟,從而提高他們的制作質量。總的來說,本節課的設計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需求,通過多種教學手段的運用,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學生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了端午節的文化知識,并通過實際操作制作了彩紙粽子,取得了良好的學習效果。同時,我也意識到在教學過程中要更加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