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氣 候》教學設計(第一課時)教學目標和要求要求學生學會初步閱讀等溫線、等降水量線分布圖,說出我國氣溫和降水的時空分布特點。結合溫度帶、干濕區分布圖說出我國溫度帶和干濕區的劃分依據及分布。通過閱讀我國氣候類型分布圖,說明我國氣候復雜多樣及季風氣候顯著的特征。通過閱讀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描述我國各氣候類型的主要特征。結合中國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季風氣候成因示意圖進行初步分析,說出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舉例說明我國氣候的區域差異對當地生產和生活的影響。重點和難點我國氣溫的分布特點和差異。我國降水的分布特點及差異。運用各類氣候圖,分析總結氣候特征與成因,體會各地理要素和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季風對我國氣候的影響。三、教材設計思路本節主要講述中國氣候的主要特征。氣候特征是通過氣溫和降水兩大基本要素表現出來的,因此,教材在編排上首先考慮了氣溫和降水的分布特點,而后是氣候特征的概括及其影響因素分析。教材在結構上主要分為四部分:1.我國氣溫的時空分布特點及其溫度帶的劃分;2.我國降水的時空分布特點及干濕地區劃分;3.我國氣候的基本特征;4.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四、教學過程設計【導入新課】情景導入:多媒體展示一組“廣州花市和哈爾濱冰燈節”圖片。問題引領:同樣是春節期間,為什么南北兩城市節日景觀差異如此之大,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什么。學生討論回答:......(轉承)同學們對生活觀察非常細心,也善于思考,通過對本節課的學習,我們對氣溫的差異會有一個很好的認識。【講授新課】學生活動一:探究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特點。方法指引:閱讀圖2.13“中國1月氣溫分布圖”。問題引領:1.分別讀出“海口、廣州、武漢、北京、哈爾濱、漠河”的氣溫,估算海口和漠河的溫差(引導學生如何讀懂等溫線圖,并估算氣溫值)。2.請大家找到0°等溫線,它大致穿過哪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小組討論回答:......教師小結:1月份海口和漠河的溫差高達50℃,可以得出冬季我國氣溫分布特點:南北溫差大;1月份0℃等溫線大致與秦嶺—淮河一線吻合。(轉承)為什么冬季南北的溫差大,請大家結合地球公轉的知識。學生活動二:探究冬季南北溫差大的原因。方法指引:漠河、北京、廣州三座城市的1月正午太陽高度(受熱強度)和晝長(受熱時間)對比;1月份冬季風對南北氣溫的影響。問題引領:1.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的原因:受 因素的影響,緯度越高,獲得的熱量越少,氣溫越低;2.受 風的影響,加劇了北方地區的寒冷。教師小結:冬季受緯度因素的影響,緯度越高白晝越短,正午太陽高度越低,獲得的熱量越少;冬季風的源地在北方,受此影響,加劇了北方的寒冷,所以南北溫差冬季大。(轉承)南北溫差冬季大,夏季又會怎樣呢?學生活動三:探究我國夏季氣溫分布特點。方法指引:閱讀圖2.14“我國7月氣溫分布圖”。問題引領:1.分別讀出“海口、廣州、武漢、北京、哈爾濱、漠河”的氣溫,估算海口和漠河的溫差。2.觀察我國7月氣溫最低的地區,并分析原因。小組討論回答:......教師小結:我國夏季全國普遍高溫,除青藏高原外。(轉承)為什么冬季南北溫差大,但夏季卻全國普遍高溫?學生活動四:探究夏季全國普遍高溫。方法指導:漠河、北京、廣州三座城市的7月正午太陽高度(受熱強度)和晝長(受熱時間)對比。問題引領:1.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的原因:受 因素的影響,緯度越高,獲得的熱量越少,氣溫越低;2.青藏高原夏季氣溫低主要受 因素影響。教師小結:受緯度因素的影響,夏季我國北方白晝時間更長(受熱時間長),而南方正午太陽高度角大(受熱強度大),最后全國普遍高溫,青藏高原受地形因素的影響,海拔高,氣溫低。(轉承)氣溫對生產生活影響重大,我國南北氣溫差異會對生產生活帶來哪些影響。學生活動五:探究我國氣溫的南北差異對生產生活的影響。方法指引:讀圖2.17,我國溫度帶的劃分圖。問題引領:1.我們劃分溫度帶的依據是什么?共劃分幾個溫度帶。2.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大致穿過哪些重要的地理事物?3.對比我國溫度帶和全球五帶的劃分,以江西為例。小組討論回答:......(教師一邊播放幻燈片,一邊講解)教師小結:根據氣溫的南北差異,并結合農業生產,可以將我國劃分5個溫度帶;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大致與秦嶺-淮河一線吻合;江西位于五帶中的北溫帶,我國溫度帶的亞熱帶。議一議:不同溫度帶對我們生產(作物種類和熟制)生活(衣食住行)的影響有哪些?小組討論回答:......教師歸納:不同的溫度帶,會影響水果分布、農作物分布、作物熟制、民居建筑等方面。通過討論,讓學生發現和了解我們生活中隱藏的地理知識,并將生活中的地理現象與教材中的地理知識聯系起來。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