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目錄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 1二、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3三、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5四、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7答案與解析 9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1)描述不同社會形態的本質特征;解釋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過程,闡明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取決于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2)分析資本主義社會的歷史地位,概述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現實的歷史軌跡,闡明人類社會發展的趨勢。知識要點:1.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關系。2.原始社會的生產關系特點、原始社會的生活基本單位、原始社會解體的原因。3.奴隸社會的生產力水平及歷史進步性。4.封建社會的生產關系、階級關系、產品分配方式、進步性。5.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資本主義經濟危機、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資本主義被社會主義取代的必然性。6.空想社會主義產生的三個階段及其進步性與局限性。7.《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及其地位。8.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的實踐及其意義、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特點。第一關(2022·海淀·人大附中校考三模)1929年10月24日,美國華爾街股票市場形勢急轉直下,股價狂跌,股市崩潰。一夜之間,“繁榮”景象化為烏有,全面的經濟危機隨之而至:大批銀行倒閉,企業破產,市場蕭條,生產銳減;失業人數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驟降;農產品價格下跌,農民收人銳減,很多人瀕臨破產。一場規模空前的經濟危機終于爆發。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本質是( )A.社會主義的商品與勞動人民的實際需求相比的絕對過剩B.資本家為了滿足人們多樣化的需求而擴大生產規模導致的生產過剩C.資本家為了得到更多利潤而無限擴大生產規模導致的商品絕對過剩D.相對于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來說,社會生產的商品相對過剩第二關(2022·海淀一模)“國家起源于勞動分工;治國者依靠自己的哲學智慧和道德力量統治國家,武士們用忠誠和勇敢保衛國家的安全,勞動者則為全國提供物質生活資料;正義應該是包括被統治者在內的國家全體公民的利益……”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理想國》一書中,論述了理想國的構建、治理和正義等問題。柏拉圖描述的理想國( )A.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但當前無法實現B.與馬克思所描述的共產主義社會有著異曲同工之妙C.設計了正義之邦的圖景但沒有揭示國家的本質D.是對當時古希臘城邦國家生產關系的客觀反映第三關(2023·海淀二模)春秋時期,由于牛耕和鐵制農具的應用和普及,大量的荒地開墾后被隱瞞在私人手中,成為私有財產。當時魯國實行“井田制”,私田不向國家納稅,因此國家財政收入占全部農業產量的比重不斷下降。公元前594年,魯國為了增加財政收入,施行“初稅畝”田賦制度,規定不論公田、私田,一律按田畝收稅。由“井田制”轉為“初稅畝”這表明( )①使封建制生產關系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②適應了魯國土地占有關系的新變化③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是歷史的進步④緩和了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的矛盾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點與點睛考點:生產關系的變革。點睛: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二、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1)闡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和特點,理解為什么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2)闡明社會主義道路在新中國確立的過程,理解新中國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歷史必然性。知識要點:1.新民主主義革命爆發的背景、過程、領導力量、革命途徑、性質以及特點。2.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統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同時也沖破了帝國主義的東方戰線,極大地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對比。3.在中國革命實踐中,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創立了毛澤東思想。4.1956年三大改造勝利完成,標志著我國順利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5.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6.在我國探索社會主義制度發展歷程的重要意義。第一關(2022·海淀·101中學校考三模)思想政治課上同學們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展開了討論:同學甲: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使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學乙:1949至1952年,在著重完成包括土地改革、鎮壓反革命等在內的民主革命遺留任務的同時,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致力于恢復被長期戰爭破壞的國民經濟。同學丙: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總量從50多萬億元增長到逾114萬億元;平均每年1000多萬人脫貧……我們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同學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中國綜合國力與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上述同學的發言與討論主題最契合的是(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丁 D.丙和丁第二關(2022·門頭溝一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人是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最堅定的支持者、最忠誠的合作者、最忠實的繼承者。孫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國共產黨人繼承他的遺愿,同一切忠于他的事業的人們繼續奮斗,不斷實現和發展了孫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驅的偉大抱負。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創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對此,以下認識正確的是( )①辛亥革命以來的歷史證明實現民族復興要依靠中國人民自己的英勇奮斗②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取得成就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③社會主義革命完成了辛亥革命未完成的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④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與辛亥革命時期的社會基本矛盾是根本不同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第三關(2023·北京西城·二模)春天,萬物復蘇。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是耕種的季節,也是農村播種莊稼的重要時節。本組老畫反映的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春耕圖,較好地體現了當年農民進行春耕春種的勞動場面。這反映了( )①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②農業改造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③我國此時社會主要矛盾的逐步解決與改變④在社會主義革命中逐漸建立平等互助的社會主義關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點與點睛考點: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點睛:“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1)闡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是黨和人民長期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2)論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的根本方向,堅定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信。知識要點:1.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容以及召開的意義。2.改革開放經歷了起步階段、逐步深化階段以及全面深化階段。3.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及其重要意義。4.鄧小平理論的誕生背景、主題、內容、解決的問題以及歷史貢獻。5.“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誕生背景、主題、內容、解決的問題以及歷史貢獻。6.科學發展觀的誕生背景、主題、內容、解決的問題以及歷史貢獻。7.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誕生背景、主題、內容、解決的問題以及歷史貢獻。8.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內容和作用以及它們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間的關系。第一關(2023·房山一模)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啟示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是最根本的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這條道路符合中國實際,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時代發展要求,不僅走得對、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夠走得穩、走得好。”這說明( )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創造美好生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集中體現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物質力量第二關(2023·豐臺二模)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為實現現代化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為現代化建設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到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歷史的接力,總是一棒接著一棒向前推進。由此可見( )①發展中國家都可以按照中國路徑走向現代化②其中的每一個重要階段都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奠定基礎③中國式現代化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④中國式現代化是黨領導人民長期探索和實踐的重大成果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第三關(2022·朝陽一模)如果說科學社會主義跌宕起伏的發展歷程,好比一部氣勢恢宏的交響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這部交響樂的華彩樂章。面對“中國現在搞的究竟還是不是社會主義”的疑問,我們可以旗幟鮮明地回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不是別的什么主義”。這是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①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扎實推動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②豐富和發展了科學社會主義,并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③是反映世界人民意愿、符合當今時代主題的社會主義④高高舉起了復興中華傳統文化的偉大旗幟,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點與點睛考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優秀傳統文化。點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要反映的是中國人民的意愿;傳統文化≠優秀傳統文化。四、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1)閘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2)明確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知識要點: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豐富內涵以及重要意義。2.新中國成立后黨對社會主要矛盾判斷的變化及變化原因。3.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原因以及措施。4.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以及實現措施。5.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歷史使命的內容以及實現的措施。6.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創立背景、核心內容(十個明確以及十四個堅持)、指導意義、地位以及要求。第一關(2022·北京高考)百年來,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繪就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壯美畫卷。黨的十八大以來的這十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①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們黨的奮斗目標②歷史性成就的取得表明我國已進入社會主義高級階段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④實踐證明了新時代黨的一系列原創性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科學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第二關(2023·朝陽二模)平凡人的偉大,充分展現中國力量。冬奧會、冬殘奧會志愿者、無私奉獻的“燃燈者”、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艱辛打拼的創業者……在新時代的追夢路上,有太多值得銘記的故事,有太多值得贊頌的平凡壯舉,有太多默默奉獻和堅守。這些奉獻和堅守( )①彰顯了中國人民的拼搏奮斗精神和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②開辟了現代化新道路,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了智力支持③激發中國人民昂揚奮進,匯聚起實現民族復興的強大力量④倡導人們熱愛本職工作,明確了我國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第三關(2023·朝陽一模)新時代以來,我國眾多重大工程實現跨越式發展,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嫦娥”探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逐夢蒼穹的探索不曾停歇;電纜穿越海底、橋梁跨越大海、公路貫通大漠,征服山海的腳步讓天塹變通途。一個個“不可能”變成可能,一道道“未解題”得到破解。這些成就( )①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性飛躍②得益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③實現了我國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④有利于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點與點睛考點: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中國夢的內涵。點睛: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次飛躍。答案與解析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第一關(2022·海淀·人大附中校考三模)【答案】D【解析】A:生產過剩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本質特征,但這種過剩不是絕對過剩,而是對于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來說,社會生產的商品相對過剩,A說法錯誤。B:資本家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而擴大生產規模導致的生產過剩,而不是為了滿足人們多樣化的需求,B說法錯誤。C:資本家為了得到更多利潤而無限擴大生產規模導致的商品相對過剩,而不是絕對過剩,C說法錯誤。D: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本質是相對于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來說,社會生產的商品相對過剩,D說法正確。故本題選D。第二關(2022·海淀一模)【答案】C【解析】A:柏拉圖描述的理想國不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A說法錯誤。B:馬克思所描述的共產主義社會是科學的,與柏拉圖描述的理想國不同,B說法錯誤。C:柏拉圖的《理想國》一書中,論述了理想國的構建、治理和正義等問題,設計了正義之邦的圖景但沒有揭示國家的本質,C觀點符合題意。D:柏拉圖描述的理想國是一種理想化的構想,不是對當時古希臘城邦國家生產關系的客觀反映,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第三關(2023·海淀二模)【答案】C【解析】①:由“井田制”變為“初稅畝”,確認了土地私有,是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發展邁出的關鍵的一步,而不是使封建制生產關系發生了根本性變革,①不選。②③:秋時期大量的荒地開墾后被隱瞞在私人手中,成為私有財產,魯國為了增加財政收入,施行“初稅畝”,這種變化適應了魯國土地占有關系的新變化,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是歷史的進步,②③入選。④:“初稅畝”制度規定無論公田、私田一律按照田畝收稅,這加深了剝削,并沒有緩和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④不選。故本題選C。二、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第一關(2022·海淀·101中學校考三模)【答案】D【解析】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點相結合,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成功開創、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甲乙: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1949至1952年時期,均不屬于這一時期,不符合討論主題。丙:同學丙的發言強調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取得的成就,這些成就離不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與討論主題契合。丁:同學丁的發言強調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生機與活力,與討論主題契合。故本題選D。第二關(2022·門頭溝一模)【答案】A【解析】①:孫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國共產黨人繼承他的遺愿,同一切忠于他的事業的人們繼續奮斗,不斷實現和發展了孫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驅的偉大抱負,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創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這說明辛亥革命以來的歷史證明實現民族復興要依靠中國人民自己的英勇奮斗,①正確。②: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創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這說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取得成就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②正確。③:新民主主義革命完成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③錯誤。④: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與辛亥革命時期的社會基本矛盾都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兩個時期的主要矛盾不同,④錯誤。故本題選A。第三關(2023·西城二模)【答案】C【解析】②③:通過兩組圖片可以看出,當時農民積極進行春耕春種的場景,這反映了通過農業改造極大地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也說明此時我國社會主要矛盾逐步得到了解決和改變,②③應選。①:說法與題意不符,反映的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①不選。④:說法錯誤,在社會主義建設中逐步建立平等互助的社會主義新型關系,④不選。故本題選C。三、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第一關(2023·房山一模)【答案】A【解析】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這條道路符合中國實際,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時代發展要求,這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創造美好生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A正確。B:材料強調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沒有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B不符合題意。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C錯誤。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D錯誤。故本題選A。第二關(2023·豐臺二模)【答案】D【解析】②④: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再到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我國社會的發展,一棒接著一棒向前推進,說明中國式現代化是黨領導人民長期探索和實踐的重大成果,我國社會發展的每一個重要階段都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奠定了基礎,②④符合題意。①:中國式現代化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路徑選擇,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國方案,但并不是發展中國家都可以按照中國路徑走向現代化,①錯誤。③:材料強調我國社會發展的每一個重要階段都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奠定了基礎,沒有體現中國式現代化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③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第三關(2022·朝陽一模)【答案】A【解析】①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不是別的什么主義”。這是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扎實推動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豐富和發展了科學社會主義,并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①②正確。③:反映世界人民意愿說法過于絕對化,③排除。④:我們并不是復興中華傳統文化,而是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我們弘揚的是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④排除。故本題選A。四、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第一關(2022·北京高考)【答案】B【解析】①④: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不斷為了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奮斗,同時取得了諸多偉大的歷史成就,這證明了新時代黨的一系列原創性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科學性,①④入選。②:我國仍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沒有變,②說法錯誤。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故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第二關(2023·朝陽二模)【答案】B【解析】①③:在新時代的追夢路上,有太多值得銘記的故事,有太多值得贊頌的平凡壯舉,有太多默默奉獻和堅守,這彰顯了中國人民的拼搏奮斗精神和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激發中國人民昂揚奮進,匯聚起實現民族復興的強大力量,①③入選。②:新時代追夢路上的這些奉獻和堅守,凝聚了人民的力量,體現了人民是實現中國夢的主體,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了精神動力,但并沒有開辟了現代化新道路,也沒有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了智力支持,②不選。④:這些奉獻和堅守能夠引導人們熱愛本職工作,但與明確改革開放的方向無關,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將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既規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性質,又明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確保改革開放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④不選。故本題選B。第三關(2022·朝陽一模)【答案】D【解析】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次歷史性飛躍: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新時代以來我國眾多重大工程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具體結果,故①不選。②: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新時代以來我國眾多重大工程實現跨越式發展,正是得益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故②入選。③: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是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故③不符合題意。④:中國夢的本質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新時代以來我國眾多重大工程實現跨越式發展,表明我國科技水平和制造能力的大幅躍升,這有利于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讓中華民族更加堅強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故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第 13 頁 共 13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