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題1 生活中常見的鹽 (第2課時)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我將從以下四個方面說課:一、設計依據;二、目標達成;三、如何上課;四、教學感悟。一、設計依據1、課標分析復分解反應是人教版九年級化學重要組成部分,課標對于復分解反應要求:理解并掌握復分解反應的概念,能根據復分解反應發生條件判斷復分解反應能否發生 。2、教材分析復分解反應是四種基本反應類型之一,同時也是“酸、堿、鹽”構建“三位一體”的核心內容。復分解反應的內容有三個教學層次:一是結合碳酸鹽的性質引出復分解反應的概念;二是通過生成沉淀反應實例強化復分解反應的概念,進而以討論形式歸納復分解反應的條件;三是通過實驗探究,讓學生體會如何利用必要的信息(如溶解性表),應用復分解反應的條件解決實際問題。3、學情分析①同學們已經學習酸、堿、鹽溶解性表和酸、堿、鹽的解離知識。②了解酸、堿、鹽的化學性質,會書寫有關的化學反應方程式。③已初步具備探究實驗操作能力。4、設計意圖復分解反應這節課,以“酸、堿、鹽”知識為載體,以演示實驗為情境,通過“科學探究”,加深對復分解反應概念的理解,以及應用復分解反應的條件解決實際問題。二、目標達成1、初步認識復分解反應的定義和條件。2、通過復分解反應的探究學習,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團隊合作精神、提高探究能力。本節課重點:復分解反應的概念和條件;難點:判斷復分解反應能否發生。三、如何上課1、教學策略:教法:實驗探究、教師引導。學法:自主學習、交流合作。2、教學程序:實驗引入;概念分析;分組實驗、科學探究;分享收獲等四個環節。環節1:知識回顧什么是復分解反應?表達式是什么?環節2:實驗引入:(學生演示)CuSO4溶液、氯化鋇溶液分別和NaOH溶液的反應,并寫出反應方程式:CuSO4 + 2NaOH = Na2SO4 + Cu(OH)2↓環節3:概念分析:同學們你知道以上反應是否屬于復分解反應嗎 這就是我們上一節課共同學習的復分解反應。復分解反應的定義: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然后分析復分解反應的特點:雙交換、價不變環節4:分組實驗、活動與探究我繼續引入:是否化合物之間都可以發生復分解反應?在什么條件下復分解反應才能發生?同學們:根據以下提供的儀器和藥品,每組同學設計以下探究實驗,歸納實驗過程和現象:(“+”表示反應,“-”表示不反應)氫氧化鈉溶液 氯化鈉溶液 碳酸鉀溶液 硝酸鋇溶液稀硫酸判斷依據學生討論:在怎樣的條件下,復分解反應才能發生?無明顯變化一定沒有發生反應嗎?然后,我從微觀的角度以動畫的形式演示復分解反應,并總結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生成物有沉淀、氣體或水生成。最后學生討論并提出自己的見解。環節5:分享收獲同學們在分享收獲同時,加深對復分解反應定義的理解,學會了酸、堿、鹽之間能否發生復分解反應的判斷方法,在交流討論中,初步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體會到成功的樂趣。3、板書設計:復分解反應1定義 2實質 3條件 4判斷。四、教學感悟育人感悟:老師只要給學生提供一個合適的舞臺,學生一定會給我們帶來無限的精彩。以上就是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懇請各位領導、各位評委老師給予批評指正!謝謝大家!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