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瀏陽河》歌曲的音樂情緒是怎樣的?聽一聽,想一想(優美、流暢、抒情、舒展)它是由什么樂器演奏的?聽一聽,辨一辨古箏琵琶二胡音樂小知識古箏的音色優美,音域寬廣、演奏技巧豐富,具有相當的表現力,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又被稱為“東方鋼琴”。古箏是中國漢民族傳統樂器中的箏樂器,屬于彈撥樂器。它是中國獨特的、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音樂小知識古箏由箏頭、箏身、箏尾、面板、琴弦、箏碼、前岳山、弦軸盒、后岳山、側板、底板等組成。它的形制為長方形木質音箱,弦架“箏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動,一弦一音,按五聲音階排列。音樂小知識古箏常用指法:勾、托、抹、打、劈、捻、挑、提、搖指、花指等。勾:演奏時中指向里撥弦,是中指向掌心方向運動,上提彈完之后再放回來。捻:食指用挑、大指用劈依次連續交替快速撥奏相鄰的兩根弦。挑:演奏時食指向外撥弦、挑常用于單個音的演奏或下行音階旋律的演奏。搖指:以腕動帶動大指在每根琴弦上均勻、快速、密集地連續進行“劈、托”。花指:在固定時值內,彈奏由上到下的短音階。跟音頻輕聲哼唱旋律聽一聽,唱一唱并想一想歌曲《瀏陽河》與古箏曲《瀏陽河》表現形式上有什么不同?(一個是唱,一個是彈)聽一聽,辨一辨下面哪首樂曲片段是古箏演奏的呢?畫旋律線旋律線蜿蜒曲折,猶如河流。音樂速度比較偏中速,節奏比較平穩、舒展,情緒特別優美抒情。讓我們可以想象到此時的河面平靜、河水緩慢的流淌著。完整聆聽主題旋律在樂曲中出現了幾次?每次出現有什么不同?4次樂曲結構第一次基本是以右手獨奏旋律左手運用揉、吟、滑、按的技法來表現樂曲柔美的旋律;第二次右手旋律進行了加花,加上了左手的和弦伴奏,雙手配合快速彈奏;第三次是以連續的四個一組的十六分音符組成行云流水般的雙手交替下行琶音旋律出現,主題旋律出現在每一組十六分音符的音頭上,形成了如河水奔流般流暢的音樂效果;第四次是再現第一次的旋律。第一段:引子+主題 第二段:主題加花速度:中速 節奏:平穩、舒展 旋律:優美、抒情 速度:快速節奏:緊湊密集、輕快旋律:加花、歡快、活躍第三段:主題變奏 第四段:主題再現速度:漸快 節奏:自由、密集 旋律:變奏、流暢、優美 速度:中速節奏:平穩、舒展旋律:優美、抒情樂曲結構變奏曲是指主題及其一系列變化反復,并按照統一的藝術構思而組成的樂曲。音樂小知識辨一辨,排一排請你根據歌曲的速度、音樂形象,把四個瀏陽河美景圖按順序排列。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在民族音樂的海洋中拾取了一朵小小的浪花,而它僅僅是我們對民族音樂了解的開端,還有許多寶貴的音樂遺產等著我們去發掘、去探索。同學們,老師希望在你們的心中播下民族音樂的種子,讓它生根、發芽、開花,讓我們的民族音樂以多樣的風骨神韻屹立于世界文化藝術之林!老師的話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