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課題1 金剛石、石墨和C60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在引導學生走進化學世界,從化學角度認識了身邊的物質,初步了解了物質構成的奧秘,學習了一些基本的化學概念和化學技能之后,本單元開始深入、細致地研究碳和碳的氧化物。前面的內容對本課題起到鋪墊作用。第一課題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介紹碳的單質,第二部分介紹碳的化學性質。今天我主要說一說第一部分的教學思路。這部分主要介紹了金剛石、石墨的重要物理性質和C60分子的結構特點。在介紹石墨的同時又穿插介紹了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及其用途,使學生樹立性質決定用途,用途體現結構的觀點。掌握了這一重要化學思想后,可以使學生更好的體會學習化學的意義,感受化學世界的魅力。2、確定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了解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和用途。(2)了解C60分子的結構特點。(3)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組成不同的物質,同一種元素也可以組成不同的物質(4)知道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過程與方法](1)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更多更快的獲得資料,并會對資料進行整理。(2)會對展示或演示的資料分析、歸納。(3)利用微觀模型認識物質的微觀構成。(4)通過探究實驗主動的獲得知識。[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以發展的觀點看待碳的單質。(2)通過探究實驗使學生初步形成科學探究的能力3、教學重點使學生知道物質的結構與性質、性質與用途的關系。4、教學難點使學生知道物質的結構與性質、性質與用途的關系。為了突破難點,教學中利用了大量的圖片、視頻資料,給學生提供非常直觀的感性認識,通過教師的引導,使學生上升為感性認識。二、教法和學法本課題堅持“教與學、知識與能力的辯證統一”的原則,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采用學生網絡查找自主學習法、學生分組實驗探究法、對比歸納法、課件展示等教學法,努力做到教法與學法的最優組合,并體現以下特點:1、培養學生通過多種渠道獲得知識的能力,尤其是利用計算機網絡獲得知識。2、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3、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充分發揮主體作用。通過課件展示,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思維環境,使學生迅速融入到學習情景中,并且在學生交流探討過程中,通過語言的表達,學生的思想互相“碰撞”,又會激發另一部分學生產生新的想法,比較好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從而降低了學習的難度,使學習難點得以順利的突破。4、利用多媒體計算機教學軟件,加大教學容量。先進的教學方式提供給學生大量生動的感觀材料,從而做到高密度的學習知識,大信息量的優化處理,大大提高課堂效率。同時利用圖像的色彩刺激,視頻的動感變幻給學生以美的享受。三、課堂教學過程分析1、學習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首先,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展示金剛石和石墨的圖片,創設學習情境。學生通過觀察就會知道這是兩種不同的物質,并引出了本課的學習內容。根據教師給出的表格,學生對以上內容進行總結,使零散的知識系統化。而且學生很快就會感覺出金剛石和石墨的性質差異。此時教師抓住時機,告訴學生金剛石和石墨的化學式相同。并稍做停頓,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對于同種元素可組成不同的物質,學生根據以前的經驗可能會理解,但對于金剛石和石墨的性質差異學生就弄不明白了。在這一環節中,教師有目的的創設一種情景,使學生產生了認識上的困難,不用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就會主動的提出問題,從而使學生的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在學習金剛石和石墨的結構時,教師并不是直接講解,而是讓學生先觀看金剛石和石墨的微觀結構動畫模型。讓學生自己去觀察、去分析、去解惑。最后知道物質的結構決定了物質的性質。從而培養學生建立微觀結構與性質的聯系。這種學習方式,不是教師強加給學生知識,而是學生通過體驗知識的獲得過程,建構起新的對自然的認識,并培養了他們科學探究的能力。2、學習木炭和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本節課把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安排為學生分組實驗。請學生設計實驗除掉紅色水中的色素。在講解“水的凈化”時學生知道了活性炭具有吸附能力,所以設計實驗并不困難,但學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師一個問題“紅色素跑到哪去了?”就將學生難住。所以在教學中安排學生補做一個實驗,將過濾后的活性炭用清水沖干凈放入熱水中觀察實驗現象,然后分析原因得到結論。理解了活性炭的性質后,它的用途學生很自然的就會總結。這一環節學生通過親身經歷,激發了學習化學的興趣,增進了對科學的情感,理解了科學的本質,學習了科學探究的方法,從而逐步形成科學探究的能力。3、知識拓展,認識一種新的碳單質——C60為了讓學生更深的感受科技的氛圍,在教學中安排一段錄象。讓學生了解C60。通過本環節使學生知道國家的強大與繁榮是離不開科技的,向學生滲透“科技興國”的思想,進行愛國主義教育。4、讓學生對本課談體會,進行小節。5、習題(1)標出下列碳元素的化合價C CO CO2 H2CO3 CaCO3(2)請用碳元素組成的單質來填空1)金剛石、石墨和C60都是由________ 組成的單質。2)具有無色透明正八面體結構的是__________。3)具有疏松多孔的結構的是________。4)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質是______。5)具有吸附性的是___ ________。6)其分子具有與足球相似的結構的是 。(3)某物質只含一種元素,該物質不可能是( )A、單質 B、化合物 C、混合物 D、純凈物(4)石墨 轉化為金剛石,該過程是( )A、物理變化 B、化學變化 C、無法判斷(5)吸附過程是( )A、物理變化 B、化學變化 C、無法判斷(6)連線題:填充濾毒罐 金剛石作電極材料 活性炭刻劃玻璃 石墨用于超導體材料 木炭吸附色素 C60分子(7)向盛有紅棕色的NO2氣體的錐形瓶內投入一些木炭,會觀察到什么現象?為什么?若再加熱,又會出現什么現象?該實驗可以說明木炭(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此題側重于考查學生的應用能力。四、板書設計一、幾種常見的碳單質碳元素的單質石墨 金剛石 C60二、幾種碳單質的物理性質金剛石和石墨物理性質差異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不同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