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四年級勞動技術教學工作計劃(2023-2024學年度 第一學期)學情分析根據2022年新課標勞動課程要求四年級為第二學段樹立“一分勞動一分收獲”的勞動理念。培養在日常生活生活中發現存在問題,選擇和運用恰當的勞動技能加以解決,形成生活自理能力,能在簡單的生產勞動過程中了解常用材料培養勞動能力。勞動教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與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基本要求,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勞動教育課程是實施上述勞動教育的主要途徑。勞動教育課程是一門以學生獲得積極的勞動體驗、形成良好的勞動素養和技術素養為基本目標,以操作性學習為基本特征的課程。二、任務目標1.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習慣,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態度。2.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發展探究問題的初步能力。3.堅持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實踐。尊重學生基于自己的需要、動機和興趣所選擇的活動內容與方式。4.以融合的方式設計與實施綜合實踐活動,實現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等領域的整合。三、教學內容四年級學生已經掌握了一系列的技能,能夠根據要求制作完成簡單的小作品。本學期,在上學期學習的基礎上,進行了知識的拓展,如我有一雙勤勞的手、紙藝等,著力教育學生懂得勞動創造一切的道理,培養他們逐步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和積極參與勞動的態度,培養勤儉樸素、踏實肯干、刻苦耐勞、團結協作等優良品質,特別著重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四、措施方法1.抓住興趣點積極引導興趣是學習的主動力和源泉,是學生最好的教師,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抓住學生個性發展的方向和特征,激發和培養學生對知識產生興趣,對學習本身產生興趣,使學生體會掌握知識過程中的樂趣。在課堂教學中,可采用巧設懸念、設疑質疑、游戲導人等方法,讓學生對本節課產生興趣,產生追根究底的想法,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2.關注學生主體的發展教師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思維,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為學生發揮和挖掘潛能創造條件。要把握課堂教學中的讀、思、說、議、做等環節,讓學生發現多條通往目的地的道路,在這個過程中去理解學習方法,掌握最佳路徑,使學生不僅“學會”,還要“會學”。3.精心設計教學環節,促進學生主動思考對學生而言,學習中的思考是至關重要的,善思者,會經常對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回憶、想象、對比、歸納,這樣可以加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正所謂“學起于思”。教師在教學時,要善于點撥疏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索精神,促使學生開動腦筋。同時,還要鼓勵、引導學生改變思維習慣,調動學生潛在的能力,產生新思路,達到求新、求異的目的,從而鍛煉和發展思維能力。4.立足根本,追求創新創新意識和能力是學生一生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因而教師對在教育教學中應該把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等創新素質看作是重要任務。教師要努力創設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為他們創新素質的養成造就條件;要積極引導、鼓勵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敢于據理力爭,敢于質疑;要給學生創造動手、動腦的機會,在課堂上允許學生提出不同意見,這是提高學生創新積極性的有效手段,只有質疑才能調動思維,只有思維活躍才能產生創新的意識。教師在給予必要指點的同時,盡量把空間還給學生,讓學生自由發揮,學生的個性才能顯現,才能得到發展。5.創設真實環境,激發實踐興趣教師可以結合我國傳統的節日、校園各項活動等等,以此為契機,培養學生學以致用、技術服務于生活的意識。勞動學科教學進度計劃表:周次 上課時間 授課內容 任務群1 9.1-9.8 任務一 清潔門窗 項目一班級衛生大掃除2 9.11-9.15 任務二整理桌凳3 9.18-9.22 任務三清潔地面4 9.25-9.28 任務一 衣物收納常識 項目二整理與收納衣物巧收納5 10.07-10.13 任務二收納衣物6 10.16-10.20 任務三收納鞋帽7 10.23-10.27 任務一用電飯煲蒸米飯 項目三小家電的使用8 11.06-11.10 任務二用吹風機吹頭發9 11.15-12.02 任務三用微波爐做雞翅10 12.04-12.08 任務一種植大白菜 項目四蔬菜的種植11 12.11-12.15 任務二種植黃瓜12 12.11-12.15 任務三種植西紅柿13 12.18-12.22 任務一星星香囊 項目五填充布藝14 12.25-12.29 任務二實用抱枕15 1.02-1.05 任務三貓頭鷹布偶16 1.08-1.12 任務一 社區垃圾我撿拾 項目六社區環保我行動17 1.15-1.19 任務二健身器材我擦拭18 1.15-1.19 任務三社區環保我宣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