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3張PPT)
農夫將狼、羊、菜運送到河對岸,每次只能帶其中一樣。因為狼吃羊,羊吃菜,所以狼和羊、羊和菜不能在無人的情況下相處。問農夫如何解決過河問題?
“狼、羊、菜過河”問題
解決“狼、羊、菜過河”的方法
步驟:
第1步:農夫帶著羊過河
第2步:農夫自己返回
第3步:農夫帶著狼過河
第4步:農夫帶著羊返回
第5步:農夫帶著菜過河
第6步:農夫自己返回
第7步:農夫帶著羊過河
一、了解問題
二、思考問題
三、解決問題
四、檢驗問題
人腦解決問題的過程
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
學習目標
了解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
1
了解流程圖的規范表示方法,學會使用自然語言和流程圖描述算法。
2
掌握算法的三種基本結構。
3
分析問題
設計算法
編寫程序
調試運行
要用計算機解決問題,設計算法是最重要的環節。
【自學】閱讀課本18頁第一段
【要求】用四個四字詞語歸納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
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
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
什么是算法?
算法
解決“狼、羊、菜”過河方法
步驟:
第1步:農夫帶著羊過河
第2步:農夫自己返回
第3步:農夫帶著狼過河
第4步:農夫帶著羊返回
第5步:農夫帶著菜過河
第6步:農夫自己返回
第7步:農夫帶著羊過河
算法的概念
算法: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
日常生活中的算法
開車
泡茶
超市購物
這一系列活動流程與策略就是所謂的算法。
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實現算法的過程
開車
描述算法的方法——自然語言和流程圖
自然語言:指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語言,漢語、英語、德語等都是自然語言。
把大象裝進冰箱的步驟
用自然語言描述算法符合我們的表達習慣,且容易理解。
算法的描述
通俗易懂
產生分歧
【自學】:閱讀課本20-21頁
1、識記流程圖符號。
2、選擇合適的基本結構畫出以下三個問題的流程圖。
算法的描述——流程圖
牛進入牛欄?
牛太大,無法進入?
三只小牛進牛欄?
流程圖:也稱為程序框圖,是算法的一種圖形化表示方法。
算法的描述——流程圖
為了使算法的流程圖看起來更加直觀,需要對流程圖的表示方法進行規范,也就是制定了一系列流程圖符號。
圖形符號 名稱
輸入/輸出框
判斷框
連接符
起止框
處理框
表示一個算法的開始和結束
表示輸入和輸出的信息
表示操作的內容
表示判斷的條件(是/否)
指向算法運行的方向
表示流程圖的接續
流程線
功能
流程圖符號
選擇合適的基本結構分別畫出以下三個問題的算法流程圖。
牛進入牛欄?
牛太大,無法進入?
三只小牛進牛欄?
算法的描述——流程圖
問題一:牛進入牛欄?
順序結構
S1:拉開牛欄門
S2:牛進入牛欄
S3:關上牛欄門
用自然語言描述:
這種自上而下表示先后順序的結構為順序結構。
用流程圖描述:
S1
S2
S3
開始
結束
形象、直觀、更容易理解
用自然語言描述:
分支結構/選擇結構
太大?
換小牛
否
是
進入
問題二:牛太大,無法進入牛欄?
S1:判斷牛是否太大,如果太大
S2:換小牛進入
S3:否則,牛進入牛欄
用流程圖描述:
一種根據給定的條件進行判斷的結構,稱為分支結構或選擇結構。
開始
結束
一種重復某一部分操作的結構稱為循環結構。
用自然語言描述:
關上牛欄門
判斷三頭牛是否在牛欄里面
如果沒有,進入一頭牛
在判斷,直到三頭牛全部進入牛欄
問題三:三頭小牛進牛欄?
用流程圖描述:
一頭小牛進入
三頭牛都已進入?
否
是
循環結構
開始
結束
關上牛欄門
A
條件
否
是
循環結構
開始
結束
分支結構/選擇結構
條件
A
否
是
B
開始
結束
順序結構
A
B
C
開始
結束
算法的三種基本結構
開始
a>=10
a a+2
a a-2
Y
N
輸入a的值
輸出a的值
結束
1.當輸入數值a=8時,
則輸出a的值是( )
12
6
課堂練習
2.當輸入數值a=10時,則輸出a的值是( )
環節 自然語言 流程圖
出題 1.顯示游戲規則、物品及其編號10秒 2.清屏
答題 1.給出一個物品名稱 2.回答編號 3.如果回答正確,答對的題數加1 4.重復以上步驟,直到答完5道題
輸出結果 輸出答對題目的數量
【小組合作】:對照算法的自然語言描述,畫出每個環節的流程圖。
課后作業——“最強大腦”流程圖
游戲規則:用10秒記憶10個物品的名稱及編號,之后根據提示回答5個物品的編號,看誰記住的物品編號數量多。
“最強大腦”游戲體驗
出題
答題
輸出結果
“最強大腦”游戲環節
環節
用自然語言來描述
1.顯示游戲規則、物品及其編號10秒
2.清屏
1.給出一個物品名稱
2.回答編號
3.如果回答正確,答對的題數加1
4.重復以上步驟,直到答完5道題
輸出答對題目的數量
自然語言
1.顯示游戲規則、物品及其編號10秒
2.清屏
3.給出一個物品名稱
4.回答編號
5.如果回答正確,答對的題數加1
6.重復以上步驟,直到答完5道題
7.輸出答對的題數
課后思考——畫“最強大腦”游戲問題的流程圖
你能用所學知識,完成“最強大腦”游戲問題的流程圖嗎?
自然語言
1.顯示游戲規則、物品及其編號10秒
2.清屏
3.給出一個物品名稱
4.回答編號
5.如果回答正確,答對的題數加1
6.重復以上步驟,直到答完5道題
7.輸出答對的題數
優點:形象、直觀,容易理解
缺點:不能直接在計算機上運行
顯示游戲規則、物品及其編號10秒
清屏
出題
是否已出滿5題?
回答是否正確
開始
答對的題數加1
輸出答對的題數
結束
答題
是
是
否
順序結構
分支結構
循環結構
“最強大腦”流程圖
否
0和1構成,計算機直接執行;但難以理解和操作
機器語言
Java、 C、 C++ 、Python等
可讀性更強,便于修改和維護
高級語言
符號化的機器語言,
為特定的計算機系統而設計
匯編語言
1
2
3
程序設計語言的發展
了解“最強大腦”游戲的程序是如何編寫的?
課后作業——“最強大腦”的程序
1.打開zuiqiangdanao.py文件;
2.運行zuiqiangdanao.py文件。
調試程序
t2=random.sample(things,5)
for i in t2:
ans=int(input(i +“的編號是:”))
if i==things[ans]:
n=n+1
time.sleep(10)
os.system("cls")
print(“你好,請用10秒記憶下列物品及編號”)
things=[“蘋果”,“香蕉”,“橙子”,“梨子”,“獼猴桃”,“柚子”,“猴魁”,“鐵觀音”,“毛筆”,“宣紙”]
for i in range(10):
print(i,“:”,things[i])
顯示游戲規則、物品及其編號10秒
清屏
出題
是否已出滿5題?
回答是否正確
開始
答對的題數加1
輸出答對的題數
結束
答題
是
是
否
print(“\n你一共答對了”,n,””次”)
流程圖與程序代碼的對應關系
否
課堂小結
課后作業
思考:如何增加“最強大腦”游戲的強度并嘗試修改程序。
感謝您的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