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小學音樂單元活動作業設計——以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歡快的舞步》為例一、單元信息基本信息 學科 年級 學期 教材版本 單元名稱音樂 五年級 第一學期 人教版 《歡快的舞步》單元組織 自然單元 重組單元方式序號 課時名稱 對應教材內容1 欣賞《大河之舞》 第三單元第一課時課時信息 2 唱歌《大家一起來》 第三單元第二課時3 欣賞《小步舞曲》 第三單元第三課時4 故事《莫扎特》 第三單元第四課時5 唱歌《小步舞曲》 第三單元第五課時二、單元分析(一)課標要求本章內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內容,按照《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 年版)》要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以下內容:1.通過欣賞,開闊學生音樂視野,豐富學生的音樂情感體驗,培養良好的審美情趣。2.通過活動,引導學生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激發學生的青春活力,培養他們開朗、樂觀、自信的性格。3.欣賞《大河之舞》這首樂曲,學唱《大家一起來》《小步舞曲》兩首樂曲,走進音樂家莫扎特的作品,感受歡快韻律帶來的音樂魅力。(二)教材分析本單元是以歡快的流行音樂為主題的。通過本單元的學習,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音樂情感體驗,培養良好的審美情趣。通過唱歌,欣賞,創編等音樂實踐活動,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豐富音樂的學習內容,引導學生感受積極健康的流行音樂。在活動中,訓練學生的節奏感,運動協調感等方面的能力。《大河之舞》是一部精彩絕倫的舞蹈作品,其結合了踢踏舞、音樂與歌劇的藝術形式,以傳統愛爾蘭民族特色的踢踏舞為主,融合熱情奔放的西班牙佛拉門戈舞,并吸取古典芭蕾與現代舞的精華,共同營造出一場氣勢如宏、異彩紛呈的佳作。歌曲《大家一起來》分為三個部分。這首歌曲是根據瑞典作曲家羅伯特 烏爾姆和羅賓 雷克斯創作的樂曲《蝴蝶》改編而成,由于節奏明快、旋律流暢而廣泛流傳。莫扎特的《小步舞曲》作于 1779-1780 年,原本是《D 大調第十七嬉游曲》的第三樂章,后來常用作單獨演出,是莫扎特著名的音樂小品之一,曾被改編為鋼琴、小提琴、長笛等樂器的獨奏曲,學生在聽賞《小步舞曲》的過程中,應了解《小步舞曲》的情感表達,感知音樂情緒的轉變。莫扎特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杰出代表,他自幼便顯示出無與倫比的音樂天賦,有“神童”之稱。本課旨在了解音樂家莫扎特的生平、相關文化背景及主要音樂風格。《小步舞曲》是在巴赫器樂作品的基礎上改編填詞而成的是一首二聲部的合唱作品。全曲包括四句,第一聲部的第一句和第三句一樣,第二句和第四句的結尾部分不同。為給第二課時打好基礎,本節課由老師編寫了一個簡單的二聲部旋律,提高學生的合唱能力。(三)學情分析五年級學生已經學習過一些基礎的樂理基礎知識,積累了一定的音樂技能,學習了一定數量、一些類型的歌曲,能夠看著歌譜簡單唱出來。還沒有養成系統的音樂審美和音樂觀,音樂感受能力和表現力提升空間較大。該年齡階段的學生好奇心強,喜歡在做中學,喜歡寓教于樂的學習方式,通過老師的教授、自學以及親身的參與,能夠掌握本歌曲的演唱要點并進行創新性演繹。他們樂于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學習,喜歡愉悅、歡快的學習氛圍中學習,喜歡和朋友、老師交流自己的看法和觀點。三、單元學習與作業目標(一)單元學習目標1.通過欣賞和模唱《大家一起來》《小步舞曲》的過程,學生能夠了解歌曲表達的情感,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學生能夠對音樂家巴赫的生平和音樂風格形成初步的了解。欣賞《大河之舞》《小步舞曲》,學生能夠感受舞曲的氛圍和風格特點,能夠理解同一樂曲不同樂器演奏的差別。通過運用所學知識創編動作《大家一起來》《小步舞曲》,學生能夠從日常生活感受出發進行藝術創作,逐步培養學生通過音樂和動作表達情感的能力。(二)單元作業目標1.學會樂曲《大家一起來》《小步舞曲》的演唱方法,理解樂曲的情感內涵。2.通過觀看音頻“大河之舞”和視頻“踢踏舞”,使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審美,能夠提升自身的審美意識和藝術表現力,激發自身的學習積極性。3.通過《大家一起來》《小步舞曲》韻律創編,能夠用身體表現音樂韻律,深層次體會音樂帶來的無窮樂趣,增強學習自信心和創造力。4.通過杯子舞游戲設計,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和創新意識,在學唱樂曲的同時提升自身能力,為課后作業賦予生命力和吸引力。四、單元作業設計思路“雙減”背景下,素質教育旨在把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而音樂課是培養學生美育的重要途徑。本單元設計從學生實際學情出發,結合教材內容及音樂學科的特點,遵循《音樂課程標準》的引領,圍繞音樂核心素養指向,即“審美感知、藝術表現、文化理解”三方面設計了夯實基礎類、能力拔高類、創編實踐類三種作業。此外,單元作業從五年級學生實際學情出發,五年級學生缺乏耐心的傾聽,最喜歡律動與音樂活動,樂譜知識的學習部分學生仍不是很感興趣。因此,設計活動既要符合音樂學科的藝術性,又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并采用視頻等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增強藝術感染力。而且,根據學生特點,將作業進行分層,同時鼓勵學生創編設計,能夠發展學生音樂素養、培養良好的審美情趣。夯實基礎類作業難度較低,通過回答課堂中所學的內容或演唱歌曲,鞏固學生的學習,為后續的作業練習奠定基礎。能力提高類作業難度適中,目的在于使學生養成良好的信息素養和藝術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藝術感染力。進行深層次學習,對歌曲內容、情感、音樂家形成更為全面、深入的掌握。創編設計類作業難度較高,符合了“分層作業”的目標要求,通過參與作業活動體驗藝術之美,培養良好的審美和音樂學習興趣。但是,由于部分學生基礎較為薄弱,在游戲或表演過程中往往難以發揮自身作用,處于團隊“邊緣”地位。針對這類學生,更改給予個性化的指導和針對性作業。單元檢測作業旨在使學生能夠深入了解音樂劇的各個元素:音樂、舞蹈、舞臺美術以及音樂家的生平影射音樂創造的艱辛和美妙。整個音樂劇《音樂家》的單元檢測作業是一個綜合性、測試性的作業,在前五個課時圍繞音樂家和小步舞曲進行學習基礎上,創設了一個涵蓋前幾個課時學習內容的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引導學生將所學內容結合生活經驗付諸實踐。五、課時作業第一課時1.作業內容夯實基礎類必做:(時間要求:10 分鐘)(1)《大河之舞》由哪個國家的音樂家作曲?(2)請回答《大河之舞》這首樂曲的 A、B 兩個主題在音樂情緒上有什么不同?能力提高類必做:(時間要求:15 分鐘)踢踏舞的形式比較開放自由,沒有很多的形式化限制。舞者不注重身體的舞姿,而是著重趾尖與腳跟的打擊節奏的復雜技巧。請在家長陪同下,掃碼觀看“踢踏舞”視頻,總結愛爾蘭民族踢踏舞的特點和基本要領,制作手抄報在班級中進行分享。有能力的同學可以學習一小段在班級中進行表演。(選做)2.評價設計《大河之舞》作業評價表作業類型 評價標準 自評 互評 師評(1)(2)均作答正確 夯實基礎類必做 (1)作答正確(2)大 致正確(1)作答正確 手抄報色彩搭配合理,內容充實正確,回答理 由充分能力提高類必做 手抄報內容較為充實, 畫面較為整潔手抄報基本完成,內容基本正確,回答基本合 理3.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1)作業分析:夯實基礎類作業緊扣教材內容,側重檢測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主要考查《大河之舞》的作者國家和音樂情緒。能力提高類作業屬于一個素質拓展類作業,需要學生發揮自身的特長優勢,借助網絡資源等完成,難度中等,創新性強。(2)設計意圖:夯實基礎類作業檢測學生對《大河之舞》的欣賞了解程度,能夠用自己的話語賞析樂曲,提高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能力提高類作業將手抄報、踢踏舞與舞蹈學習結合起來,培養藝術素養,落實音樂學科核心素養。將美術愛好與音樂課學習結合起來,實現跨學科作業聯動,多科學作業融合,共同致力于學生審美的培養和提升。第二課時1.作業內容夯實基礎類必做:(時間要求:5 分鐘)請跟隨著伴奏,演唱《大家一起來》并錄制,發送到家長微信群中。創編設計類必做:(時間要求:15 分鐘)學生分小組,即興創編“杯子游戲”,各小組表演自己組創編的杯子舞,邊根據節奏拍打杯子,邊演唱《大家一起來》。(可參考視頻內容進行學習)評價設計《大家一起來》作業評價表作業類型 評價標準 自評 自評 師評表述內容豐富流暢;能用 激昂的情緒演唱。夯實基礎類必做 表演完整流暢;能準確地 演唱。演唱內容完整。 動作設計富有創意,節奏 準確,表現力強創編設計類必做動作設計新穎,節奏準確 能自主設計動作 3.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1)作業分析:夯實基礎類作業考察學生的歌曲演唱水平,要求學生演唱流暢、富有感情,屬于全體學生需要完成的作業。創編設計類作業適宜通過手勢舞、杯子舞等形式感受歌曲所表達的情感內涵,或有創編經驗和天賦的學生完成,學生能夠在杯子舞創編過程,掌握創編技法和音樂韻律,感受音樂的魅力。(2)設計意圖:夯實基礎類作業旨在鞏固學生的課堂所學內容,在家長群中上傳演唱視頻能夠提升自豪感和學習興趣,給予孩子展現自我的機會和平臺。創編設計類作業通過杯子舞創編,寓作于樂,能夠讓學生在創編動作的過程中把握歌曲的感情,養成良好的審美意識和創新能力。第三課時1.作業內容夯實基礎類必做:(時間要求:5 分鐘)(1)《小步舞曲》是由______作曲家______譜曲完成。(2)小步舞的音樂形式特點是什么?能力提高類必做:(時間要求:10 分鐘)自由分組,3-5 人為一組,根據課上畫好的圖形譜,選擇自己擅長的樂器,演奏《小步舞曲》,在班級中進行展示。2. 《小步舞曲》作業評價表作業類型 評價標準 自評 互評 師評(1)(2)均作答正確 夯實基礎類必做 (1)作答正確(2)大致正確 (1)作答正確 樂器使用正確,編創合理、演奏 準確。能力提高類必做樂器使用正確,流暢演奏。 樂器使用正確 3.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1)作業分析:夯實基礎類作業鞏固學生的學習知識點,檢測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能力提高類作業過演奏的過程中,檢驗學生的樂器水平,挖掘學生的音樂興趣,培育“尖子”學生的藝術表現力。(2)設計意圖:夯實基礎類作業根據教學內容進行作業編制,重在督促學生復習鞏固所學內容。能力提高類作業與課堂教學內容形成聯動效應,深化課堂教學效果,橫向提高學生的樂器演奏能力和合作意識,縱向增強學生對《小河舞曲》的感情理解力。第四課時1.作業內容夯實基礎類必做:(時間要求:5 分鐘)(1)莫扎特是______國音樂家,他的作品被譽為______。(2)請例舉出三個莫扎特的作品:能力提高類選做:(時間要求:20 分鐘)廣泛查閱網絡、圖書館、報刊等,收集莫扎特的生平資料和代表作,以“我心中的莫扎特”為主題,制作 PPT 并在班級進行分享。評價設計《莫扎特》作業評價表作業類型 評價標準 自評 互評 師評(1)(2)均作答正確 夯實基礎類必做 (1)作答正確(2)大 致正確(1)或(2)作答正確 展示內容全面完整,有 自己的想法能力提高類選做展示內容全面完整 展示內容恰當 3.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1)作業分析:夯實基礎類作業難度簡單,對學生的課堂學習進行摸底,有針對的提供個性指導。能力提高類作業難度較高,是學生選做作業,目的在于實現跨學科融合,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著重發揮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才能。(2)設計意圖:夯實基礎類作業根據教學內容進行作業編制,重在督促學生復習鞏固所學內容。能力提高類作業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美術、計算機應用能力等,激發學生探索思考問題的能力,培養表達能力和合作精神。第五課時1.作業內容夯實基礎類必做:(時間要求:5 分鐘)(1)這首《小步舞曲》是在_____器樂作品基礎上改編的。(2)這位音樂家還有哪些傳世之作?請例舉三個。創編設計類選做:(時間要求:15 分鐘)請觀看《小步舞曲》演奏視頻,隨著小步舞曲的節奏,用各種方式來表達自己對音樂心情的體驗。例如:特長生的組合,有舞蹈基礎的,有會用樂器演奏的等方式進行學習。2. 《小步舞曲》作業評價表作業類型 評價標準 自評 互評 師評(1)(2)均作答正確 夯實基礎類必做 (1)作答正確(2)大致正確 (1)或(2)作答正確 展示內容全面完整,有自己的想 法創編設計類選做展示內容全面完整 展示內容恰當 3.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1)作業分析:夯實基礎類作業難度簡單,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能夠響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創編設計類作業難度中等,是學生選做作業,目的在于使學生在觀看視頻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2)設計意圖:夯實基礎類作業根據教學內容進行作業編制,重在測試學生對音樂家作品和風格的掌握程度。創編設計類作業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使學生能夠在課后與同學進行交流合作,能夠將所學的音樂知識運用起來。六、單元質量檢測作業(一)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內容1.作業內容活動主題:我來做《音樂家》導演分小組合作創作一個音樂家的角色,共同設計完成一場音樂劇,主題自擬。4-6 個人為一組,每一組先做一個書面上的底稿,分組現場進行角色的設計。分工包括:演唱、樂器、舞蹈和劇務,同學們按照個人興趣選擇合適的分工。活動要求:(1)造型跟人物個性貼切(2)要有創新,不要模擬已有音樂劇中的角色。(3)每一個小組都要派一個代表進行語言的闡述,講述故事。2.評價標準作業類型 評價標準 自評 互評 師評劇情合理,節奏緊湊,舞臺美觀,能夠表現音 樂家和音樂作品單元質量檢測作 劇情完整,節奏較好,舞臺整潔,能夠體現音 業樂家的創作故事劇情較為完整,節奏較為緊湊,小組成員參與 較多(二)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屬性表序 類型 對應單 對應學 難度 來源 完成時號 元目標 間感知 表現 理解1 綜合活動 1、2、3 √ √ √ 較高 原創 20 分鐘作業是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必要補充。學生的成長少不了作業對知識的鞏固和運用。在"雙減"政策下,作業設計與布置的優化成為教師們不斷琢磨的課題。在這一背景下,音樂學科作業還需要不斷探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