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二框 我國的社會保障【知識整合】1個內容:社會保障的內容主要由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優撫組成1個核心:社會保險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核心1個“最后一-道防線”:社會救助是保障社會成員生活安全和生存權利的“最后一道防線”1個最高層次的社會保障:社會福利是最高層次的社會保障4個措施: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4個措施一、多種多樣的社會保障1.原因:(1)必要性:面對現實生活中人們可能遇到的疾病、失業、養老、災害、生活貧困等各種問題,國家依法建立起由政府和社會承擔主要責任的社會保障體系。(修改)(2)重要性:社會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公平、增進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形式日益多樣的社會保障發揮著越來越廣泛的作用。(修改)①社會保障通過防范和化解社會成員的生存危機,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權利,能夠有效維護社會生活秩序的穩定,發揮民生保障安全網作用。(穩定功能)②社會保障通過國民收入再分配,發揮收入分配調節器作用,能夠調節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的利益關系,化解社會矛盾和沖突,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調節功能)③社會保障通過風險分攤與責任共擔,充分發揮社會互助互濟功能,同時通過社會成員的自助與他助,推動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互助功能)2.社會保障的內容(1)社會保障既有經濟保障,也有服務保障。(2)經濟保障是國家通過貨幣或有價票證的形式,為國民提供經濟援助,滿足其基本的生活所需。經濟保障主要以社會救助金、社會保險金、社會福利金等形式提供保障。(3)服務保障是通過提供日常照料、醫療護理等服務,滿足人們多樣化的生活保障需求。國家提供社會服務機構和設施、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兒童收養救助服務、各類社區服務機構和設施、殘疾人服務等形式,以滿足特殊群體的需求及全體國民的高層次保障訴求。3.我國的社會保障的體系:(地位為重點)社會保障主要由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優撫組成,還包括其他社會保障形式,它們共同構成了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此外還存在大量補充性的社會保障形式,如企業年金、社區服務等。【注意】企業年金是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自主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社區服務是在政府指導下,以社區組織為依托,在城鄉一定層次的社區內以全體社區居民為對象,以特殊群體為重點,運用靈活多樣的形式向他們提供福利性服務的一種社會化保障機制。①社會保險a地位:社會保險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核心。b籌資:通過政府、單位、個人三方共同籌集資金。c功能: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d類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注意】購買商業保險不屬于社會保障,而是規避風險的有效措施,也是一種投資方式。商業保險 社會保險性質 自愿的市場行為 具有強制性和福利性經營目標 追求利潤 保障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維護社會穩定經營方式 保險公司經營 由國家經辦費用來源 全部由個人承擔 由國家、單位和個人分攤保障水平 滿足被保險人較高層次的保險需求 保障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需要②社會救助a.地位:是最先形成的、歷史最悠久的社會保障形式。是保障社會成員生活安全和生存權利的“最后一道防線”。b.籌資方式:政府通過國民收人再分配,對因自然災害無法維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給子無償幫助。c.目的:保障公民最低生活水平。d.類型:災害救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③社會福利a.方式:政府和社會向老年人,殘疾人、婦女、兒童和其他社會成員提供的社會化服務、實物供給或者福利津貼。b.目的:滿足社會成員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質量不斷得到改善和提高。c.地位:是最高層次的社會保障。④社會優撫:社會優撫是國家和社會依法對現役軍人、復員退伍軍人以及軍烈屬等優撫對象實行物質照顧、生活和工作安置、精神撫慰的褒揚性、補償性、優待性、綜合性的特殊社會保障。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具體措施/如何不斷完備的我國社會保障體系?(1)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要公平對待每個公民并確保其享受相應的社會保障權益。①要建立起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的社會保障體系,形成沒有漏洞的“安全網”。②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要更多地維護好弱勢群體的利益,縮小貧富差距,促進社會和諧發展。(2)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既要盡力而為,不斷滿足人民的社會保障需求,又要量力而行,堅持社會保障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保障適度。原因:①盡力而為: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對生活安全保障的要求越來越高;②量力而行:經濟發展是社會保障的基礎。如果沒有相應的經濟實力作支撐,社會保障即使建立起來也無法維持下去。(3)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要做到權責清晰,明確各方的權利與責任,嚴格依法監管。原因:享受社會保障是社會成員的一項法定權利,也是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同時,社會保障資金的籌集涉及政府、企業、個人和其他單位的經濟利益,需要各方合理分擔責任。(4)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要堅持應保盡保原則,按照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的要求,加快健全覆蓋全面、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安全規范、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注意】P56相關鏈接 多層次的養老保險(1)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2)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3)國家建立和完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行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相結合。(4)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 喪失勞動能力的殘疾人、低收入家庭六十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所需個人繳費部分,由政府給予補貼。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