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一單元 生產資料所有制與經濟制度第一課 我國的生產資料所有制第一框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知識整合】1個原因: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地位的原因1個最主要實現形式:國有企業是國有經濟最主要的實現形式1個作用:非公有制經濟的作用1個意義: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意義2個體現: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的體現、國有經濟主導作用的體現5個地位:生產資料所有制、我國的生產資料所有制、公有制經濟、國有經濟、非公有制經濟地位一、公有制主體地位及其表現1.物質資料的生產(1)原因:人類要生存和發展,就要滿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就必須進行物質資料生產。(2)條件:勞動和生產資料。勞動是物質財富的源泉,也是價值的唯一源泉,生產資料是創造物質財富和價值的條件。2.生產資料所有制(1)地位:生產資料所有制在生產關系中起著決定性作用,是生產關系的核心,是經濟制度的基礎。(2)作用:不同社會的生產資料所有制不同,同一個社會可以有不同形式的生產資料所有制,其中,占支配地位的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著一個社會的基本性質和發展方向。(3)決定因素:生產力的發展狀況。3.我國的生產資料所有制(1)內容:我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2)地位:這一生產資料所有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柱,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3)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為科學指引,在堅持社會主義各項基本經濟制度的基礎上,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注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基本內容:(修改)1.堅持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全面領導 2.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3.進入新發展階段; 4.堅持使堅持新發展理念;5.構建新發展格局; 6.推動高質量發展;7.堅持堅持完善社會主義基本今年估計制度; 8.部署實施國家重大發展戰略;9.堅持創新驅動發展; 10.大力發展制造業和實體經濟;11.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 12.統籌發展與安全;13.堅持工作策略與方法。4.公有制經濟(1)地位:主體地位。(2)范圍:公有制經濟包括國有經濟、集體經濟以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5.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1)原因①以公有制為主體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制度的根本特征。公有制經濟為國家建設、國防安全、人民生活改善作出了突出貢獻,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離不開公有制經濟。(作出貢獻)②以公有制為主體是促進生產力發展的根本要求。生產資料公有制適應社會化大生產要求,是社會主義國家對社會生產和經濟發展進行宏觀調控的制度基礎,有利于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發展生產)③以公有制為主體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生產決定分配,不同的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不同的分配制度。生產資料公有制體現了人們在生產資料占有上的平等關系,能防止兩極分化,有利于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實現共同富裕。(實現共富)【注意】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村專業合作社、股份合作社都屬于集體經濟,其分配形式主要是按勞分配。(2)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的體現①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不是國有)②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不是主體)這是就全國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產業可以有所差別。公有資產占優勢既要有量的優勢,更要有質的提高。【注意】1.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公有制占主體,共同富裕。2.社會主義的本質: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P4相關鏈接(1、2)3.城市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農村和城郊的土地屬于集體所有。私人不能擁有土地所有權。4.國民經濟命脈是指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作用的行業、企業和資源。范圍包括:涉及國家安全的行業(國防工業、造幣、航空航天);重大基礎設施和重要礦產資源行業(電力電網、電信、鐵路、煤炭等);支柱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機械工業、電子工業、汽車工業、石油化工)中的骨干企業;提供重要公共產品和服務的行業(大興水利設施、環保設施、城市公共交通等)6.為什么要鞏固發展國有經濟?(國有企業)(1)主導作用的體現:①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對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占支配地位。②在其他領域,可以通過資產重組和結構調整,以加強重點,提高國有資產的整體質量。(2)國有經濟的實現形式及其作用:國有企業是國有經濟最主要的實現形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推進國家現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二、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1.非公有制經濟(所有制結構+地位+作用)(1)形式:在我國現階段,非公有制經濟包括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以及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非國有成分和非集體成分。區別:(1)個體經濟:生產資料歸勞動者個人占有,并由勞勞動者個人支配和使用的一種非公有制形式。特點:以個體勞動為基礎,規模小(2)私營經濟:企業資產屬于私人所有、存在雇傭勞動關系的一種非公有制形式。特點:以生產資料私人和雇傭勞動為基礎,規模較大,設備先進(3)外商投資經濟:外國投資者根據我國法律法規在我國境內設立的獨資企業以及中外共同設立企業的外商投資部分。特點:規模大,技術水平高,管理經驗豐富。【注意】①港澳臺地區在內地(大陸)的投資參照外商投資。②外商投資是指外國的自然人、企業或者其他組織(簡稱“外國投資者”)直接或者間接在中國境內進行的投資活動。(P10相關鏈接外商投資法的意義)(2)地位: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3)作用:改革開放以來,非公有制經濟不斷發展壯大,成為穩定經濟增長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創業就業的主要領域、技術創新的重要主體、國家稅收的重要來源,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政府職能轉變、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國際市場開拓等發揮了重要作用。2.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1)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各有優勢,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2)關系: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的,而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共同發展的,統一于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F階段,我們不能實行單一公有制,更不能搞私有化。(3)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意義:有利于發揮各種所有制的長處,調動不同經濟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有效利用各方面的資源,取長補短,激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活力,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注意】1.公有制經濟與國有經濟的關系?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的關系: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在市場經濟中的地位平等,都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從市場主體地位看也是平等的,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都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國家也依法監管各種所有制經濟。 但是“公”與“非公”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