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3張PPT)單元1信息技術應用基礎目錄CONTENTS認識信息技術與信息社會01認識信息系統02選用和連接信息技術設備03使用操作系統04行業PPT模板http:///hangye/管理信息資源05維護系統06單元導讀現代社會是一個科技高速發展的社會,各種信息技術的應用和發展極大地改變了人們學習、工作和生活的方式。例如,5G的普及應用使得人們能夠隨時隨地高速上網;網約車盛行大大方便了人們的出行;移動支付使得人們不必攜帶大量現金就可以完成購物;眾多外賣平臺使得人們不必再去擁擠的餐館排隊吃飯,坐在家里下單等候送餐上門即可……除了以上信息技術應用以外,網絡課堂、智能家居、遠程會議、網上購物等一些常見的信息技術應用都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科學地認識信息技術對于現代社會的作用,合理地運用信息技術處理各種問題,是我們作為現代公民應具有的素質。認識信息系統1.21.2.1 信息系統的組成信息系統是一種進行信息收集、傳播、存儲、加工、維護和使用的系統。一般來說,信息系統由硬件、軟件、網絡和數據資源等構成。(1)硬件。信息系統中的硬件是信息系統的物質基礎,包括計算機硬件和網絡平臺。計算機硬件是信息系統的運行平臺,指超級計算機、大型主機、中型計算機、微型計算機和移動終端等。網絡平臺是信息傳遞的載體和用戶接入的基礎。1.2.1 信息系統的組成(2)軟件。信息系統中的軟件幫助終端用戶使用硬件、將數據資源轉化成各類信息產品資源,用于完成數據的輸入、處理、存儲、控制、輸出等信息系統活動。軟件包括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系統軟件是管理、控制和維護信息系統的軟件,包括操作系統、監控管理程序、調試程序、故障檢查和診斷程序、數據庫管理程序等。應用軟件是處理特定應用的程序。1.2.1 信息系統的組成(3)網絡。信息系統中的網絡是指將各個孤立的設備進行物理連接,實現人與人、人與計算機、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信息交換的鏈路,從而達到資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由于信息的作用只有在廣泛交流中才能充分發揮出來,通信技術的進步極大地促進了信息系統的發展。通信與網絡技術是信息技術發展較快的領域,是現代信息系統的重要技術基礎,分布式信息管理與信息的實時傳遞、發布和共享,都需要通信技術與網絡技術的支持。1.2.1 信息系統的組成(4)數據資源。信息系統中的數據資源是指人類社會信息活動中積累起來的信息及各類信息活動要素(信息技術、設備、設施、信息生產者等)的集合。數據資源的組織、存儲和處理是信息系統的主要設計目標和內容。1.2.1 信息系統的組成1.數制數制也稱計數制,是指用一組固定的符號和統一的規則來表示數值的方法。按進位的原則進行計數的方法稱為進位計數制。例如,十進位計數制是按照“逢十進一”的原則進行計數的。常用進位計數制有十進制(decimal)、二進制(binary)、八進制(octal)和十六進制(hexadecimal)。1.2.2 數制及其轉換2.數制的基數與位權(1)基數和位權是數制的兩個主要元素。①基數。基數就是進位計數制的每位數上可能有的數碼的個數。例如,十進制數每位上的數碼有0,1,2,…,9十個數碼,所以基數為10。②位權。位權是指一個數值每一位上的數字的權值大小。例如,十進制數4567從低位到高位的位權分別為100,101,102,103。因此,4567按位權展開為:4567=4×103+5×102+6×101+7×1001.2.2 數制及其轉換2.數制的基數與位權(2)數的位權表示。任何一種數制的數都可以表示成按位權展開的多項式之和。例如,十進制數435.05可表示為:435.05=4×102+3×101+5×100+0×10-1+5×10-2位權表示法的特點:每一項=某位上的數字×基數的若干冪次,而冪次的大小由該數字所在的位置決定。1.2.2 數制及其轉換3.二進制數計算機中采用二進制是因為二進制運算簡單、電路簡單可靠、容易實現、邏輯性強。(1)定義:按“逢二進一”的原則進行計數,稱為二進制數,即每位上計滿2時向高位進1。1.2.2 數制及其轉換3.二進制數(2)特點:每個數的數位上只能是0,1兩個數字;二進制數中的最大數字是1,最小數字是0;基數為2。例如,(10011010)2與(00101011)2是兩個二進制數。二進制數1101.101的位權表示為:(1101.101)2=1×23+1×22+0×21+1×20+1×2-1+0×2-2+1×2-31.2.2 數制及其轉換4.八進制數(1)定義:按“逢八進一”的原則進行計數,稱為八進制數,即每位上計滿8時向高位進1。(2)特點:每個數的數位上只能是0,1,2,3,4,5,6,7八個數字;八進制數中的最大數字是7,最小數字是0;基數為8。例如,(1347)8與(62435)8是兩個八進制數。八進制數107.13的位權表示為:(107.13)8=1×82+0×81+7×80+1×8-1+3×8-21.2.2 數制及其轉換5.十六進制數(1)定義:按“逢十六進一”的原則進行計數,稱為十六進制數,即每位上計滿16時向高位進1。(2)特點:每個數的數位上只能是0,1,2,3,4,5,6,7,8,9,A,B,C,D,E,F十六個數碼;十六進制數中的最大數字是F,即15,最小數字是0;基數為16。例如,(109)16與(2FDE)16是兩個十六進制數。1.2.2 數制及其轉換5.十六進制數(2)特點十六進制數109.13和2FDE的位權表示為:(109.13)16=1×162+0×161+9×160+1×16-1+3×16-2(2FDE)16=2×163+15×162+13×161+14×1601.2.2 數制及其轉換6.常用數制間的對應關系表1-2-1列出了常用數制間的對應關系。1.2.2 數制及其轉換7.數制間的轉換將數由一種數制轉換成另一種數制稱為數制間的轉換。(1)十進制數轉換成非十進制數。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是十進制數,而在計算機中采用的是二進制數,所以在使用計算機時必須把輸入的十進制數轉換成計算機能夠識別的二進制數。計算機在運行結束后,再把二進制數轉換成人們習慣的十進制數輸出。這兩個轉換過程完全由計算機自動完成。1.2.2 數制及其轉換7.數制間的轉換(1)十進制數轉換成非十進制數。①十進制整數轉換成非十進制整數。十進制整數轉換成非十進制整數采用“余數法”,即除基數取余數。將十進制整數逐次用某非十進制數的基數去除,直到商是0為止,然后將所得到的余數由下而上排列即可。將十進制數25轉換為二進制數的過程如下。因此,(25)10=(11001)2。1.2.2 數制及其轉換7.數制間的轉換(1)十進制數轉換成非十進制數。②十進制小數轉換成非十進制小數。十進制小數轉換成非十進制小數采用“進位法”,即乘基數取整數。將十進制小數不斷地乘以其他進制的基數,直到小數的當前值等于0或滿足要求的精度為止,最后得到的積的整數部分由上而下排列即為所求。將十進制數0.24轉換為二進制數的過程如下。因此,(0.24)10≈(0.00111)2。1.2.2 數制及其轉換7.數制間的轉換(2)非十進制數轉換成十進制數。非十進制數轉換成十進制數采用“位權法”,即把各非十進制數按位權展開,然后求和。下面分別將二進制數、八進制數和十六進制數轉換為十進制數。1.2.2 數制及其轉換7.數制間的轉換(2)非十進制數轉換成十進制數。①將(1101.1)2轉換成十進制數。(1101.1)2=1×23+1×22+0×21+1×20+1×2-1=8+4+0+1+0.5=13.5②將(45.6)8轉換成十進制數。(45.6)8=4×81+5×80+6×8-1=32+5+0.75=37.751.2.2 數制及其轉換③將(3AC)16轉換成十進制數。(3AC)16=3×162+A×161+C×160=3×162+10×161+12×160=9407.數制間的轉換(3)二、八、十六進制數之間的轉換。①二進制數與八進制數之間的轉換方法。a.將二進制數轉換成八進制數時,按“三位并一位”的方法進行。以小數點為界,將整數部分從右向左每3位分為一組,最高有效位不足3位時,添0補足3位;小數部分從左向右每3位分為一組,最低有效位不足3位時,添0補足3位。然后,將各組的3位二進制數按權展開后相加,得到一位八進制數。將二進制數10110011.01011轉換成相應的八進制數的過程如下。因此,(10110011.01011)2=(263.26)8。1.2.2 數制及其轉換7.數制間的轉換(3)二、八、十六進制數之間的轉換。①二進制數與八進制數之間的轉換方法。b.將八進制數轉換成二進制數時,采用“一位拆三位”的方法進行,即把八進制數每位上的數用相應的3位二進制數表示。將八進制數357.14轉換成相應的二進制數的過程如下。因此,(357.14)8=(11101111.0011)2。1.2.2 數制及其轉換7.數制間的轉換(3)二、八、十六進制數之間的轉換。②二進制數與十六進制數之間的轉換。a.將二進制數轉換成十六進制數時,按“四位并一位”的方法進行。以小數點為界,將整數部分從右向左每4位分為一組,最高有效位不足4位時,添0補足4位;小數部分從左向右每4位分為一組,最低有效位不足4位時,添0補足4位。然后,將各組的4位二進制數按權展開后相加,得到1位十六進制數。將二進制數1010110.10101轉換成相應的十六進制數的過程如下。因此,(1010110.10101)2=(56.A8)16。1.2.2 數制及其轉換7.數制間的轉換(3)二、八、十六進制數之間的轉換。②二進制數與十六進制數之間的轉換。b.將十六進制數轉換成二進制數時,采用“一位拆四位”的方法進行,即把十六進制數每位上的數用相應的4位二進制數表示。將十六進制數FC.4D轉換成相應的二進制數的過程如下。因此,(FC.4D)16=(11111100.01001101)2。1.2.2 數制及其轉換8.計算機中常用進制表示計算機中的數的表示除了在數的右下方注上基數之外,還可以在數的末尾用大寫的英文字母表示,表1-2-2所示為計算機中的常用進制表示。1.2.2 數制及其轉換將二進制數010010011001分別轉換成八進制數、十進制數和十六進制數。課外延伸1.ASCII碼美國信息互換標準代碼是基于羅馬字母表的一套計算機編碼系統。它主要用于顯示現代英語和其他西歐語言。它是現今最通用的單字節編碼系統,并等同于國際標準ISO/IEC646。表1-2-3列出了7位ASCII字符編碼。1.2.3 信息編碼及存儲1.ASCII碼美國信息互換標準代碼是基于羅馬字母表的一套計算機編碼系統。它主要用于顯示現代英語和其他西歐語言。它是現今最通用的單字節編碼系統,并等同于國際標準ISO/IEC646。表1-2-3列出了7位ASCII字符編碼。1.2.3 信息編碼及存儲1.2.3 信息編碼及存儲2.漢字編碼漢字信息的輸入、輸出及其處理遠比西文困難得多,原因是漢字的編碼和處理非常復雜。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在漢字信息處理的研制和開發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使我國的漢字信息處理技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1)國標碼。1981年,我國公布的《信息交換用漢字編碼字符集基本集》(GB2312—1980)共收集了7445個圖形字符,其中漢字字符6763個,并分為兩級,即常用的一級漢字3755個(按漢語拼音排序)和次常用漢字3008個(按偏旁部首排序),其他圖形符號682個。GB2312—1980編碼簡稱國標碼,它規定每個圖形字符由兩個7位二進制編碼表示,即每個編碼需要占用2字節,每字節內占用7位信息,最高位補0。例如,漢字“啊”的國標碼為3021H,即0011000000100001。1.2.3 信息編碼及存儲(2)漢字內碼。漢字內碼是漢字在計算機內部存儲、處理和傳輸用的信息代碼,要求它與ASCII碼兼容但又不能相同,以實現漢字和西文的并存兼容。通常將國標碼2字節的最高位置1作為漢字的內碼。以漢字“啊”為例,其內碼為B0A1H,即1011000010100001。1.2.3 信息編碼及存儲(3)漢字輸入碼。在計算機系統處理漢字時,首先遇到的問題是如何輸入漢字。漢字輸入碼又稱為外碼,是指從鍵盤輸入漢字時采用的編碼,主要有數字編碼、拼音碼、形碼、音形碼幾類。1.2.3 信息編碼及存儲(4)漢字字形碼。漢字字形碼就是確定一個漢字字形點陣的代碼,它用在輸出時產生漢字的字形,通常采用點陣形式產生。全點陣字形中的每個點用一個二進制位來表示,字形點陣不同,它們所需要的二進制位數也不同。例如,24×24的字形點陣,每字需要72字節;32×32的字形點陣,每字需要128字節。與每個漢字對應的這一串字節,就是漢字的字形碼。不同字形碼的集合就形成了不同的字庫。1.2.3 信息編碼及存儲1.2.3 信息編碼及存儲3.計算機中的數據單位為衡量計算機中的數據量,人們規定了二進制的常用單位。(1)位。位也稱為比特(bit,b),即一個二進制位的意思,只能表示0和1,每增加一位,所能表示的數就增大一倍。位是計算機存儲數據的最小單位。1.2.3 信息編碼及存儲3.計算機中的數據單位(2)字節(byte,B)。字節是表示信息含義的最小單位,也是計算機存儲容量的基本單位。換算關系如下:1KB=210B=1024B;1MB=1024KB=220B;1GB=1024MB=230B;1TB=1024GB=240B。1.2.3 信息編碼及存儲3.計算機中的數據單位(3)字(word)。字是計算機進行數據處理時一次存取、加工和傳送的一組二進制位。字的長度稱為字長,字長是衡量計算機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字長越長,精度越高。不同微處理器的字長不同,常見的有32位和64位。實戰體驗以釘釘企業管理系統為例認識信息系統步驟1:以管理員身份登錄釘釘,進入首頁,如圖1-2-1所示。實戰體驗以釘釘企業管理系統為例認識信息系統步驟2:單擊“通訊錄管理”按鈕,彈出圖1-2-2所示的界面,在此界面中可以查看組織架構和員工人數等信息。實戰體驗以釘釘企業管理系統為例認識信息系統步驟3:返回首頁,單擊“考勤打卡”按鈕,彈出圖1-2-3所示的界面,在此界面中可以查看“每日統計”“月度匯總”等信息。實戰體驗以釘釘企業管理系統為例認識信息系統步驟4:返回首頁,單擊“OA審批”按鈕,彈出圖1-2-4所示的界面,在此界面中可以對“加班”“請假”“調休申請”“出差”等進行管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