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 題 2.1 認識地圖 主備教師授課時間 年級科目 七年級地理 課 時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1.學會應用在地圖上表示方向的方法。2.學會在地圖上用指向標和經緯線判別方向。二、過程與方法通過已獲得的地圖基本知識,學會在不同地圖上辨別方向。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運用地圖方向的方法以及實踐活動,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教學重點 1、知道地圖上判別方向的三種方法。2、學會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辯方向。教學難點 經緯網上辨別方向。學習者特征分析 七年級學生年齡較小,空間概念薄弱,抽象思維能力低,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聯系學生實際,運用多媒體,幫助學生建立起地圖的空間概念,掌握讀圖的基本技能。教學方法和手段 自學法、練習法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東東是個小小旅行家,他喜歡到陌生城市旅游,但每次都能順利回家,從不迷路。 這是因為他身著總帶著一樣神秘物品,你知道那是什么嗎?二、自主學習1、閱讀教材p16-17,找出確定地圖上方向的三種方法。(1)地圖的基本要素 、 、 。 (2)一般地圖,判斷方法:面對地圖, 。(3)有指向標的地圖,要根據 來確定方向。(4)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要根據 和 來確定方向,經線指示 ,緯線指示 。三、練習鞏固(1)在中國地圖上判讀方向。(2)課本p21的圖上所得。(3) 在左圖中,A在B的 ,C在B的 。在右圖中,A在B的 ,B在A 的 。課堂小結 地圖上的方向 一般地圖: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指向標地圖:一般指北 經緯網地圖:經線指示南北,緯線指示東西課后作業布置 導學基礎自測、鞏固訓練。教后反思 本節課內容較簡單,學生容易接受,課堂效果很好,氣氛活躍。課 題 2.1 認識地圖 主備教師授課時間 年級科目 七年級地理 課 時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1.掌握地圖上的比例尺、圖例和注記等地圖知識,學會運用地圖量算距離。2.學會在空白圖上規范填繪圖例和注記。二、過程與方法通過對不同比例尺地圖的比較,理解比例尺的大小與所示地理范圍的大小及內容詳略之間的關系,并會進行分析判斷。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對地圖基本知識的學習,讓學生認識掌握地圖知識是現代公民應具備的文化素質之一,從而激發學習地圖知識的興趣。教學重點 1、比例尺的概念和公式。2、比例尺的三種表示方法。教學難點 比例尺的大小與所示地理范圍的大小及內容詳略之間的關系。學習者特征分析 七年級學生年齡較小,空間概念薄弱,抽象思維能力低,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聯系學生實際,運用多媒體,幫助學生建立起地圖的空間概念,掌握讀圖的基本技能。教學方法和手段 講授法、練習法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1)地圖的基本要素 、 、 。 (2)一般地圖,判斷方法:面對地圖, 。(3)有指向標的地圖,要根據 來確定方向。(4)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要根據 和 來確定方向,經線指示 ,緯線指示 。二、自主學習1、閱讀教材p21-24,找出下列問題的答案。(1)比例尺的定義: 。(2)比例尺的公式: 。(3)比例尺的三種表示形式: 、 、 。(4)圖例和注記: 。三、合作探究比例尺的大小和所示范圍的大小與內容的詳略有什么關系?(據圖2.7)圖A圖B圖C比例尺比例尺的大小表示范圍的大小表示內容的詳略課堂小結 公式: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地圖上的比例尺 表示形式:三種 圖例: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種符號 地圖上的圖例和注記 注記:說明符號的文字和數字課后作業布置 導學基礎自測、鞏固訓練。教后反思 本節課內容相對容易,地圖上的比例尺稍有難度,通過舉例練習加強理解,課堂氣氛較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