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數據編碼計算機存儲單位計算機中的所有數據都以二進制形式進行存儲和處理。計算機中存儲一個“0”或“1”占用一個二進制位,稱為1比特(bit),比特是計算機存儲數據的最小單位。8個二進制位組成一個字節(byte),字節是計算機中存儲數據的基本單位。1比特(bit)1字節(byte)計算機存儲單位存儲單位 換算關系B(byte),字節 1B=8b(bit)KB(kilobyte),千字節 1kB=1024B=210BMB(megabyte),兆字節 1MB=1024KB=210KBGB(gigabyte),吉字節 1GB=1024MB=210MBTB(terabyte),太字節 1TB=1024GB=210GBPB(petabyte),拍字節 1PB=1024TB=210TBEB(exabyte),愛字節 1EB=1024PB=210PB計算機中常見的存儲單位與換算關系字符編碼字符是多種文字和符號的總稱,是人和計算機交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Hello 你好 0123456789、 \ {} (), * $ % #@ ~ &文字字符數字字符特殊字符字符編碼由于計算機只能識別二進制數據,所以在處理各種類型的字符數據時,需要將字符轉換為計算機可以識別的二進制數據。計算機通過特定的字符編碼來將字符轉換為二進制數據。所謂字符編碼,即人為地制定常見字符和二進制編碼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形成字符編碼標準,以實現字符數據的處理。A01000001字符編碼美國信息交換標準碼(America Standard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ASCII)編碼標準是最早的字符編碼標準。ASCII編碼包括英文字母、數字和特殊字符,使用一個字節(8位)來表示一個字符。因為ASCII編碼包含的字符不能顯示其他語言的字符,為了支持顯示更多字符,后來出現了其他的字符編碼標準,如Unicode。Unicode可以表示幾乎所有語言中的所有字符,包括英文、中文、日文、韓文等。我國目前常用的字符編碼標準是GB18030-2005,是強制性國家標準,采用單字節、雙字節和4字節的變長編碼。除此之外,UTF-8也是我國廣泛使用的字符編碼標準。聲音編碼振幅時間聲音是一種波。振幅反應聲音響度的強弱頻率反應聲音音調的高低聲音編碼為什么微信語音和現實中說話的聲音聽起來不一樣呢?模擬信號數字信號數字化聲音編碼聲音數字化的基本方法是按照一定的時間間隔采集聲波的振幅,并將其轉換為二進制數序列。聲音數字化的基本步驟是采樣、量化和編碼。聲音編碼采樣:以相等的時間間隔來測得聲音模擬信號的模擬量值,對其進行離散化提取。采樣頻率指每秒聲音被測量的次數,以Hz(赫茲)為單位。例如,高保真音樂采樣頻率一般為44.1kHz,即每秒采樣44100次。量化值采樣采樣頻率越高,數字化后的聲音質量越好,越接近原聲。62.35910.571591412聲音編碼量化:將采樣值變換到最接近的整數值,即用有限個數的數值近似地表示原來連續變化的值。量化值625910715量化91412圖中共有 16 個量化級別(0 ~ 15),因此每個量化值可以用 4 位二進制數表示,即量化位數是4。量化位數越多,量化值就會越接近采樣值,音頻的精度就越高。聲音編碼編碼:將量化值轉換為二進制數據,形成二進制編碼。量化值625910715采樣量化樣本序號 1 2 3 4 5 6 7 8 9 10量化值 6 2 5 9 10 7 9 15 14 12二進制編碼 0110 0010 0101 1001 1010 0111 1001 1111 1110 1100編碼91412聲音存儲容量音頻所占的存儲容量取決于采樣頻率、量化位數、聲道數和時長,其計算公式為:音頻所占的存儲容量 = 采樣頻率 × 量化位數 × 聲道數 × 時長 /8例 :一首時長為 100 s 的雙聲道音樂,采樣頻率為 44.1 kHz,量化位數為 16,計算該音樂的音頻所占的存儲容量。音頻所占的存儲容量 =44 100 ×16×2×100 /8=17640000 B=17640000/1024/1024 ≈ 17 MB圖像編碼一副圖像可以看作由許多彩色或各種級別灰度的點組成的,這些點按橫縱進行排列,被稱為像素。圖像的數字化也要經過采樣、量化、編碼三個步驟。圖像編碼采樣即采集圖像的像素點,采樣質量的高低用圖像分辨率來表示,也就是圖像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像素數量,即“水平像素數×垂直像素數”750×500200×13350×33分辨率越高,圖像質量越高圖像編碼量化:用數值來表示圖像每個像素點的顏色。量化的重要參數是圖像能夠容納的顏色總數,由圖像的量化位數決定。量化位數:也叫做顏色深度,指圖像中像素顏色所占的二進制位。比如圖像中只有黑白兩種顏色,用1個二進制位就能表示出圖中的兩種顏色,即該圖像的顏色深度是1。圖像編碼量化位數:4量化位數:6量化位數:8常見的彩色圖像顏色深度有 8 位、16 位、24 位和 32 位等,顏色深度為 n,能表示的顏色就有 2n 種。一般來說,顏色深度越大,圖像的色彩就越豐富,圖像占用的存儲空間也就越大。圖像編碼編碼:將圖像上的每個像素都用相應的二進制顏色編碼來表示。不同顏色深度的圖像中,相同的顏色的二進制編碼不同。比如在黑白圖像中,白色用1位二進制表示,即白色的二進制編碼為 1,但在顏色深度為8位的圖像中,白色要用八位二進制來表示,即11111111。圖像編碼位圖圖像所占存儲空間由該圖像的水平像素數、垂直像素數以及顏色深度來決定,計算公式為:圖像所占的存儲容量=水平像素數×垂直像素數×顏色深度/8例:圖像尺寸為 90×72 像素,顏色深度為 24 位,計算該圖像所占的存儲容量。圖像所占的存儲容量 =90×72×24/8=19440B=19440/1024 ≈ 19 KB圖像和視頻編碼視頻畫面是由以一定的速度連續播放的一組靜態圖像形成的,這些靜態圖像被稱為幀。當連續的圖像變化超過 24 幀/s 時,根據視覺暫留原理,就會形成比較流暢的視頻畫面。通過智能手機、平板計算機和數字攝像機等設備可以直接錄制數字視頻。此外,通過視頻采集卡的輸入端口可以采集模擬視頻信號,對其進行數字化處理后,就可生成數字視頻文件。文件格式和文件壓縮數據壓縮:按照一定的編碼規則對數據進行重新組合,以去除數據冗余以使文件更少地占用存儲空間和縮短傳輸時間。數據壓縮分為無損壓縮和有損壓縮,無損壓縮指對壓縮后的數據進行還原后,得到的數據與壓縮前完全相同。有損壓縮指在壓縮過程中會損失一定的信息,壓縮后的數據無法還原成壓縮前的樣子。常用的無損壓縮算法主要有 DEFLATE、LZMA 等算法,可以形成以ZIP和7Z為主流格式的壓縮文件。壓縮后所生成的文件稱為壓縮包,可能只有原來文件的幾分之一,甚至更小。壓縮包中的數據可以用壓縮軟件還原,即恢復到原始狀態,這個過程稱為解壓縮。常見音頻文件格式常見視頻文件格式常見圖像文件格式WAV格式:無損壓縮格式APE格式:無損壓縮格式AMR格式:有損壓縮格式MP3格式:有損壓縮格式AVI格式:有損壓縮格式WMV格式:有損壓縮格式MP4格式:有損壓縮格式BMP格式:無損壓縮格式PNG格式:無損壓縮格式GIF格式:無損壓縮格式JPEG格式:有損壓縮格式JPG格式:有損壓縮格式文件格式和文件壓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