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信息技術(7年級上冊)第二單元 小小數據分析師第2節 數據錄入與統計(2課時)學習目標一知識目標1、了解WPS表格的功能與特點,學會設計電子表格;2、學會錄入并編輯數據;3、學會加工與處理數據。能力(技能)目標1、培養學生掌握WPS表格功能及特點2、設計電子表格,對數據編輯及錄入3、運用加工與處理數據態度與情感目標1、讓學生體驗信息技術的文化內涵,激發和保持對信息技術的求知欲;通過思考,討論讓學生逐步養成好的信息技術素養。2、對簡單數據數據編輯及錄入、加工與處理數據思政目標1、培養運用新信息技術所需的新人才。2、WPS表格在生活中的運用重點:1、電子表格的基本特點和作用,錄入數據美化表格。2、學會錄入并編輯數據;3、學會加工與處理數據。難點:1、設計表格結構、美化表格2、自動填充柄、公式法、函數、排序。教學重難點二楊濤語文88分,數學82分,英語95分,李建文語文89分,數學87分,英語86分,王潔語文84分,數學83分,英語95分,何妍語文79分,數學89分,英語86分,蔣蘭語文93分,數學81分,英語85分。誰的語文成績最高?誰的英語成績最低?找一找課堂導入三誰的語文成績最高?誰的英語成績最低?找一找姓名 語文 數學 英語楊濤 88 82 95李建文 89 87 86王潔 84 83 95何妍 79 89 86蔣蘭 93 81 85對比表格更簡潔、直觀楊濤語文88分,數學82分,英語95分,李建文語文89分,數學87分,英語86分,王潔語文84分,數學83分,英語95分,何妍語文79分,數學89分,英語86分,蔣蘭語文93分,數學81分,英語85分。姓名 語文 數學 英語楊濤 88 82 95李建文 89 87 86王潔 84 83 95何妍 79 89 86蔣蘭 93 81 851、認識WPS表格教學過程四WPS表格是WPS Office是用于數據處理軟件,常做數據的計算、統計和制作圖表的功能。1、開始法2、圖標雙擊法3、右鍵菜單法表格啟動方法一、設計表格與錄入數據菜單欄編輯欄工具欄名稱框列號行號工作表標簽工作表認識WPS表格單元格地址L14試一試1、自己新建表格2、建立一張工作表3、將工作表命名為“成績”2、設計數據表結構銷售表、成績表、進貨表3、數據錄入并編輯銷售表、成績表、進貨表共同之處?表題表頭任務一:將下面數據錄入名為“成績”的工作表中,制成表格練一練王麗語文72分,數學90分,英語89分,袁玉語文76分,數學98分,英語86分,李樂語文87分,數學99分,英語89分。注意表題和表頭的設計4、美化表格合并居中字體(字號、顏色)邊框任務二:對“成績表”進行美化練一練(二)、數據加工對錄入表格中的數據,我們該如何對其進行數據加工呢?1、分組收集的數據,參照表2-2-1,在“WPS表格”中完成“調查問卷數據加工需求表”。任務四2、將收集到每人“學習型上網時長”和“非學習型上網時長”的數據,了解每個同學“上網總時長”則需要插入新的一列存放“上網總時長”的數據。(1)、在3題和4題中間插入列,用于放置每個同學“上網總時長”的數據。1、選中E列點擊右鍵1、選中E列點擊右鍵1、選中E列點擊右鍵1、選中E列點擊右鍵2、在左側插入“列”用什么方法計算上網總時長?想一想:上網總時長為:上網總時長=學習型上網時長+非學習型上網時長,例如:E3=C3+D3。2、在編輯欄輸入公式:=C3+D3,然后回車1、選存放單元格(2)、用公式法計算思考:除公式法外,還有哪些計算方法?(3)、自動填充公式第一個同學的“上網總時長”計算出來后,用快捷的方法計算其他同學上網總時長?鼠標單擊單元格右下角,光標由“ ”,變成實“+”,雙擊鼠標左鍵,即完成自動填充(三)、數據分析對“中學生網絡行為調查問卷數據表”完成了加工與計算,如何對其分析呢?1、找出上網時間最長的男同學和女同學分析:對計算出的上網總時長進行排序,先對“性別”排序,再對“上網總時長”排序。1、選排序范圍(含表頭)2、單擊排序下的“自定義排序”3、選“添加條件”按鈕添加“主要關鍵字和次要關鍵字”4、主要關鍵字“升序”,次要關鍵字選擇“降序”"非學習型上網時長"分段人數統計表非學習型上網時長 人數0.5小時以下0.5-1小時1-2小時2小時以上2、非學習型上網時長的分段人數重新制作一個與非學習型上網時長人數相關的表格(如圖)。在前面的數據表中采取自動篩選對數據統計并將結果填入表中。1、單擊A2:G22、再擊”篩選”按鈕3、單擊表頭右小角下拉三角鍵,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所要篩選的選項數據錄入與統計設計表格與錄入數據數據加工排序自動篩選設計數據表結構錄入數據WPS窗口數據分析數據加工需求分析數據加工自動填充美化表格插入列公式計算(五)課堂小結課后作業完成任務四到任務七的全部內容。(六)謝 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