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電影《紅河谷》19世紀末,紅河谷里的藏族人抓到了兩個英國人,搜出來一些畫有許多密集線條的圖紙,他們說是捉蝴蝶的,圖紙上畫的是蝴蝶。藏族人收留了他們,而且還和他們成了朋友。但這幾張“蝴蝶”圖后來卻帶來了侵略的英國軍隊。這些“蝴蝶”圖就是今天我們要學會看的等高線地形圖。世界的地形第2課時學看地形圖七年級上冊湘教版觀察 “地形鳥瞰”,思考:這種鳥瞰圖表現地形有何優勢?有什么不足?不準確,前景比例大,后景比例小;山體背面地形狀況不清;無法表示地面海拔高度大小;難以繪制等。直觀優勢不足鳥瞰圖學看地形圖等高線學看地形圖下圖為等高線地形圖,與鳥瞰圖比較,等高線地形圖表現地形有何優勢?有什么不足?高低起伏不夠直觀;曲線太多,看起來費勁。可以較準確地表示各地地形,海拔高低、面積大小非常清楚。優勢不足等高線示意圖等高線學看地形圖等高線:在地圖上把陸地海拔相等的點連成的線,稱為等高線,用等高線表示地形的地圖稱為等高線地圖。等深線:在地圖上把海洋深度相等的點連成的線,稱為等深線,用等深線表示地形的地圖稱為等深線地圖。等高線學看地形圖思考分析:觀察等高線示意圖的繪制過程,分析等高線地形圖如何表示陡坡和緩坡。200200300300400400500500587200300400500等高線密集等高線稀疏坡度陡坡度緩等高線學看地形圖讀圖分析:我們在爬山的過程中可以看到不同的山體部位,你都見過哪些?山頂山脊鞍部山谷陡崖山體的不同部位學看地形圖山峰等高線閉合,中間高,四周低山體部位解讀學看地形圖一般形成分水嶺思考:山脊兩側能不能相互看見?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海拔低處凸。(低級—低脊)山體部位解讀學看地形圖山脊看不見凸低為脊山體部位解讀學看地形圖有可能形成河流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海拔高處凸。(高估—高谷)山谷凸高為谷山體部位解讀學看地形圖兩個山頂之間的過度部分(露營一般選擇在鞍部)鞍部山體部位解讀學看地形圖等高線重合(攀巖、蹦極、山谷處有水的陡崖可能形成瀑布)鞍部山體部位你“掌握”學看地形圖山谷陡崖鞍部山頂(山峰)陡脊判斷五種地形部位⑤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山體部位的判斷學看地形圖口訣 含義同線等高同圖等距密陡疏緩凸低為脊凸高為谷重疊為崖同一條等高線上的各點海拔相等同一幅地圖上,等高距相同同一幅地圖上,等高線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坡度越緩等高線最大彎曲部分向低處突出,為山脊等高線最大彎曲部分向高處突出,為山谷等高線重疊處為陡崖等高線地形圖的特點學看地形圖分層設色地形圖學看地形圖綠色表示平原;藍色表示海洋(水域);黃色表示山地、高原、丘陵等(顏色越深海拔越高);褐色表示高山;白色表示雪。山體部位名稱學看地形圖山峰陡崖山脊山谷鞍部課堂總結學看地形圖等高線等深線(1)圖中最高山峰的海拔是______米,兩山頂之間的相對高度可能是______米。(2)寫出地形部位名稱A:_ _____E:____ __。(3)圖中B、C兩地適宜搭建帳篷的是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4)某攀巖俱樂部想在此組織攀巖活動,最佳地點是_____。663151鞍部山谷BB地形平坦C學看地形圖等高線的判讀(5)泥石流一般發生在山谷地帶,泥石流發生時①②兩種逃生方向正確的是_____。(6)為了不妨礙地面交通,高速鐵路基本上采用修建高架橋和隧道的形式。圖中河流M的流向可能是__________,D、E兩處需要修建隧道的是________。①自北向南D學看地形圖等高線的判讀下面的等高線地形圖,判斷河流②③只有一條是真的,你覺得是哪條?圖中②是_________③________,____處的河流是真的,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河流的流向是___________。山脊山谷③山谷中間比較低,容易集水形成河流自北向南學看地形圖突破重難點想一想我們國家雄偉的長城是修建在山脊還是山谷上?長城一般修在山脊上1.山脊可以提供自然的防御優勢。2.山脊能夠提供更廣闊的視野。3.山脊更容易控制的交通要道。學看地形圖等高線的應用下圖當地擬修建一座水壩,發展水產養殖和旅游產業,壩頂海拔500米,你認為A、C兩地最合適的是 為什么?圖中A地更適合修建水壩A處是峽谷,建壩工程量較小上面有較大的平地,有較大的儲水面積需要搬遷的村落規模小,對居民影響小學看地形圖等高線的應用大壩一般選在峽谷處,水庫庫址應選在河谷、山谷地區“口袋形”盆地或洼地處等高線的應用學看地形圖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七年地理上冊大單元教學設計(湘教版)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課時設計主題 世界的地形(第二課時)課型 新授課 √ 復習課 試卷講評課 其他課教學內容分析 學看地形圖。結合地形觀察,說出等高線地形圖、分層設色地形圖表示地形的方法;在地形圖上識別一些基本地形。學習者分析 地形圖很抽象,學生咋看起來感覺就是很煩,沒有頭緒。學習目標確定 1.在地形圖上識別一些基本地形部位的名稱。2.會判斷等高線地形圖部門的方法。3.地形圖的在生產中的利用。學習評價設計 采取量化評價方式。學習活動設計任務一: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即時評價展示某處地形的鳥瞰圖和地形圖,引導學生說出給出各自的不足和優勢。 視頻演示等高線的制作 展示山體不同部位的等高線和景觀圖 (合作探究) 1.說出鳥瞰圖的優勢與不足 2.說出地形圖的優勢與不足 3.老師幫助學生說出等高線的定義,學生自己說出等深線的定義。 4.概括等高線的特點? 5.說出等高線疏密處的坡度陡緩。 6.對照景觀圖,說出等高線的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的判斷方法。 7.說出山頂的表示符號和陡崖的特殊畫法。 (滿分60分) 能說出鳥瞰圖的優勢和不足各得5分。 能說出地形圖的優勢和不足各得5分。 能說出等高線的定義5分,等深線的定義5分。 能說出同圖等高距相同得3分。 能說出同線等高得3分。 說判斷等高線稀疏坡度緩和等高線密集坡度陡得6分。 等高線往海拔低處凸為山脊得5分。等高線往高海拔處凸得5分。 能判斷陡崖、鞍部各得2分。說出方法各得2分。 (備注:36分為合格,37——48為良好,49——60為優秀。)任務二:等高線地形圖如何變分成設色地形圖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即時評價在等高線之間的不同部位圖上不同顏色成為分層設色地形圖 合作討論: 看地形圖上的顏色和圖例,概括出綠色代表什么?藍色代表什么?褐色代表什么?黃色代表什么?白色代表什么? (滿分10分) 能夠說出綠色代表平原;藍色海洋(水域);褐色代表高山;黃色代表不同高度的山地;白色代表白雪。每一種顏色得2分。(備注:6分合格,7——8分良好,9——10分優秀。)任務三: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和在生產中的運用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即時評價1.等高線圖的判讀。 出示一幅等高線。 2.突破重難點 3.想一想我們國家雄偉的長城是修建在山脊還是山谷上? 4.等高線地形圖的運用。出示等高線地形圖。 等高線的應用 5.等高線的應用 大壩一般選在峽谷處,水庫庫址應選在何處? 1.等高線圖的判讀。 (1)圖中最高山峰的海拔是______米,兩山頂之間的相對高度可能是______米。 (2)寫出地形部位名稱A:_ _____E:____。 (3)圖中B、C兩地適宜搭建帳篷的是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 (4)某攀巖俱樂部想在此組織攀巖活動,最佳地點是_____。 (5)泥石流一般發生在山谷地帶,泥石流發生時①②兩種逃生方向正確的是_____。 (6)為了不妨礙地面交通,高速鐵路基本上采用修建高架橋和隧道的形式。圖中河流M的流向可能是__________,D、E兩處需要修建隧道的是________。 2.下面的等高線地形圖,判斷河流②③只有一條是真的,你覺得是哪條? 圖中②是______③______,___處的河流是真的,因為______該河流的流向是___________ (在河谷、山谷地區“口袋形”盆地或洼地處)。 3.想一想我們國家雄偉的長城是修建在山脊還是山谷上?(長城一般修在山脊)。原因:①山脊可以提供自然的防御優勢。②山脊能夠提供更廣闊的視野③山脊更容易控制的交通要道。 4.下圖當地擬修建一座水壩,發展水產養殖和旅游產業,壩頂海拔500米,你認為A、C兩地最合適的是 為什么? (圖中A地更適合修建水壩)①A處是峽谷,建壩工程量較小②上面有較大的平地,有較大的儲水面積③需要搬遷的村落規模小,對居民影響小。 大壩一般選在峽谷處,水庫庫址應選在河谷、山谷地區“口袋形”盆地或洼地處 (滿分100分) 針對老師提出的問題,每對一處給5分。說出理由每一處加2分。 (備注:60——70分合格,71——85分良好,86——100分優秀。)本節課評價等級 及格 良好 優秀本節課累計總分 48 49——64 65——80拓展學習設計: 繼續完成上節課布置的家鄉地形考察 評價與上一節課的相同板書設計課時作業 附課后作業 課后作業附評價量表教學反思與改進 本節課重在等高線的判讀和運用,通過習題多次練習,學生攻克難點。等高線分層設色地形圖,學生在課本的地形圖上涂上不同顏色(遵循著色規律),學生很高興看著自己的作品。附課時作業:2.3世界的地形(第二課時)作業一、選擇題組(2020·四川樂山·統考模擬預測)下圖是某島等高線地形圖。該島常年盛行3-7級的定向風。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該島常年盛行( )A.從東南吹向西北的風B.北風C.西北風D.從西南吹向東北的風2.圖中甲地附近山頂的海拔高度為( )A.600米 B.800米C.1000米 D.1000米——1200米【答案】1.A 2.D【解析】1.由題可知,該島常年盛行3-7級的定向風,根據圖中指向標可以判斷出該島常年盛行東南風,從東南吹向西北。A正確,B、C、D錯誤。故選A。2.由圖可知,根據某島等高線地形圖,可以判斷出該圖的等高距為200米,圖中甲地附近山頂的海拔在1000米以上,但還沒到1200米,即1000米—1200米之間。A、B、C錯誤,D正確。故選D。【點睛】等高線地形圖是指用等高線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狀況的地圖。在同一幅等高線地形圖上,地面越高,等高線條數越多。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陡峻。凡等高線重合處,必為峭壁。若等高線成較小的封閉曲線時,這一地區便是山峰、洼地或小島。等高線的形狀是從山頂起逐漸向外凸出的為山脊,山脊的連線稱為分水線。等高線形狀逐漸向山頂或鞍部方向凹出的為山谷,谷地的連線處:為集水線。兩條等高線凸側互相對稱處,稱為山的鞍部。(2023秋·全國·七年級隨堂練習)讀某地等高線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3.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地坡度比丙地坡度緩B.甲、乙兩地的相對高度為400米C.山峰的海拔高度約為760米D.丁地所處的位置為山脊4.圖示區域若用分層設色地形圖來表示,則圖中不會出現的顏色為( )A.綠色 B.褐色 C.白色 D.淺綠色【答案】3.B 4.C【解析】3.讀圖可知,甲地坡度比丙地坡度陡,A錯誤;甲海拔為500米,乙海拔為100米,兩地的相對高度為400米,B正確;山峰的海拔高度在600—700米之間,C錯誤;丁地所處的位置為山谷,D錯誤。故選B。4.在等高線分層設色地形圖上,藍色表示海洋,綠色表示平原,黃色表示低山丘陵,棕褐色表示高山和高原,白色表示雪山。結合圖中信息可知,圖示區域若用分層設色地形圖來表示,則圖中可能會出現綠色、褐色和淺綠色,由于山峰海拔并不太高不會出現代表雪山的白色。故選C。【點睛】在等高線和等深線地圖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著上深淺不同的褐色、黃色、綠色、藍色、白色等顏色,以鮮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態,這種地圖叫分層設色地形圖。(2023秋·全國·七年級隨堂練習)學校地理興趣小組到南方某山村考察,為貧困山村實施產業脫貧進行實地調查。讀“貧困山村地區的等高線地形圖”(圖),完成下面小題。 5.考察隊員來到該地規模最大的甲村莊,發現該村莊四周地形較封閉,所處地形為( )A.盆地 B.平原 C.山地 D.丘陵6.考察隊員從甲鎮出發向西徒步考察,登上了西峰。估算兩地的相對高度可能是( )A.550米 B.650米 C.750米 D.850米7.考察后,發現該地區在圖中A、B兩處均適宜修筑水庫,發展灌溉和淡水養殖。興趣小組成員建議在B處修筑水庫,主要原因是該方案( )A.峽谷口海拔高 B.淹沒土地少C.人口遷移量少 D.庫區面積和蓄水量大【答案】5.A 6.D 7.D【解析】5.讀圖分析,根據圖示等高線可知,圖中最大的村莊地勢較低,地形平坦,四周地勢較高,因此所處地形為山間盆地。故BCD錯誤,選A。6.讀圖分析,根據圖中等高線的數值可判斷,甲鎮海拔在300米-500米之間,西峰的海拔在1300米-1500米之間,因此兩地的相對高度在800米-1200米之間。故ABC錯誤,選D。7.水庫的選擇原則:區域內必須有一個可供儲水的盆地或洼地,這種地形的等高線呈口袋型,“袋大”腹地寬闊,庫容量大;大壩應建在等高線近于閉合地段以及峽谷最窄處,以減少工程量,節省投資,確保大壩安全。因此B處適宜修筑水庫,主要原因是該方案庫區面積和蓄水量大,故ABC錯誤,選D。【點睛】在地圖上,把海拔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線,就是等高線。 在等高線上標有海拔數值, 如100米、200米。 這種用等高線表示地形的地圖,就是等高線地形圖。 通過等高線的特征,可以識別山峰、山脊、山谷和陡崖等常見的地形部位。二、解答題8.(2023秋·湖南懷化·八年級校考開學考試)讀我國南方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字母所在地的地形部位名稱:A 、B 。(2)圖中張村位于李莊的 方向。(3)圖中最高點的海拔范圍為 米。(4)國慶節,張村的亮亮和明明計劃去C山頂看日出,有①②兩條路線通往山頂C,若想爬山比較省力應選擇 。(5)當地擬修建一座水庫,選擇壩址時有甲處和乙處兩種方案,若考慮到工程量小且不需要人口遷移,壩址應選擇在 處。【答案】(1) 鞍部 陡崖(2)西北(3)600-700(4)①(5)乙【分析】本題以我國南方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為材料,涉及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等高線的特點等知識點,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和讀圖分析能力。【詳解】(1)讀等高線地形圖可知,字母A位于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字母B處等高線重合為陡崖;(2)圖中沒有指向標,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原則,圖中張村位于李莊的西北方向。(3)由圖分析可知,圖中等高距是100,最高點的海拔范圍為600-700米。(4)由圖分析可知,圖中①路線等高線稀疏,坡度緩,②路線等高線密集,坡度陡。故C山頂看日出,有①②兩條路線通往山頂C,若想爬山比較省力應選擇①。(5)水庫大壩適宜建在盆地的出口處,該處施工量小,且便于蓄水且不需要人口遷移,故選乙。9.(2023·湖北黃石·統考中考真題)某中學地理研學小組準備去李村、張村附近進行野外考察,出發前查閱了當地的等高線地形圖。讀“李村、張村附近等高線示意圖(單位:米)”,回答問題。 (1)李村位于張村的 方向;若李村到張村的圖上距離是3厘米,則兩村莊的實際距離是 米;圖中李村與最高峰之間的相對高度范圍是 。(2)圖中字母A處所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圖中小河下游河段流向是 ;圖示區域內計劃修建一座水壩,壩址適宜選在處 (填寫字母)。(3)若想登上圖示區域的最高峰,遵循“最佳路線”原則,出發地應選在 (填寫李村或張村),請簡要說明理由 。【答案】(1) 西南 1500 850-950米(2) 山谷 自東南向西北 C(3) 張村 從張村出發,路程短,坡度緩,地形比較單一【分析】本題以李村、張村附近等高線示意圖為材料,涉及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方向、比例尺、海拔與相對高度等知識點,考查學生讀圖能力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詳解】(1)帶有指向標的地圖,根據指向標來判斷方向,箭頭擋的方向為北方。可以判斷出李村位于張村的西南方向;讀圖可知,圖中比例尺為1:50000,表示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50000厘米=500米,若李村到張村的圖上距離是3厘米,則兩村莊的實際距離是3×500=1500米。由圖可知,圖中的等高距為100米,李村的海拔在0-100米之間,最高峰海拔為950米,故圖中李村與最高峰之間的相對高度范圍是850-950米之間。(2)讀圖可知,圖中字母A處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帶有指向標的地圖,根據指向標來判斷方向,箭頭擋的方向為北方。可以判斷出圖中小河下游河段流向是自東南向西北;水庫的大壩地址應在盆地的最狹窄出口處-C處,此處修建水庫大壩工程量小,并且上游開闊,蓄水量大。(3)若想登上圖示區域的最高峰,遵循“最佳路線”原則,出發地應選在張村。理由:從張村出發,不僅路程短,主要是上坡,而且等高線稀疏,坡度緩,地形比較單一。附:作業評價量表等級 一般 良好 優秀要求 選擇題對5題,綜合對7小題 選擇題對6題,綜合對9小題 選擇題,綜合都全對試卷第1頁,共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3世界的地形(第2課時)湘教版.pptx 2.3世界的地形(第二課時)教學設計+作業--【大單元教學】七年級地理上冊大單元備課資源包(湘教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