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4.1.3 Python的運算符與表達式在Python程序設計語言中對常量或變量進行運算或處理的符號稱為運算符,參與運算的對象稱為操作數。由運算符、操作數連接而成的式子稱為表達式,操作數可以是常量、變量、函數等。例:4 +5 = 9 就是一個表達式。其中4 和 5 被稱為操作數。"+" 稱為運算符。01 算術運算符+ - * / % ** //加 減 乘 除 求余 冪運算 整除運算符號 描述 示例 輸出值+ 加 - 兩個對象相加 a=1,b=2, print(a+b) 3- 減 - 得到負數或是一個數減去另一個數 a=8.2,b=4 print(a-b) 4.2* 乘 - 兩個數相乘或是返回一個被重復若干次的字符串 a=1,b=2, print(a*b) 2/ 除 - x除以y a=7,b=2, print(a/b) 3.5% 取模 - 返回除法的余數 a=1,b=2, print(a%b) 1** 冪 - 返回x的y次冪 print(2**3) 8// 取整除 - 返回商的整數部分(向下取整) a=7,b=2, print(a//b) 3(1)邏輯運算符包括“and”(與)、“or”(或)、“not”(非)共三個。(2)由邏輯運算符連接而成的表達式稱為邏輯表達式,(3)邏輯表達式的值為True或False。對應于整數1或0直接參與其他運算。02 邏輯運算符與邏輯表達式(1)邏輯運算符包括“and”(與)、“or”(或)、“not”(非)共三個。(2)由邏輯運算符連接而成的表達式稱為邏輯表達式。(3)邏輯表達式的值為True或False。對應于整數1或0直接參與其他運算。(1)邏輯運算符包括“and”(與)、“or”(或)、“not”(非)共三個。(2)由邏輯運算符連接而成的表達式稱為邏輯表達式,(3)邏輯表達式的值為True或False。對應于整數1或0直接參與其他運算。02 邏輯運算符與邏輯表達式運算符 描述 示例 輸出值 and x and y “與”。如果 x為 False,x and y 返回 False,否則它返回 y 的計算值。 (a and b) 返回0。(c and b) 返回1。 or x or y “或”。如果 x 是 True,它返回 x 的值,否則它返回y 的計算值。 (a or b) 返回1。(c or b) 返回2。 not not x “非”。如果 x為 Tr u e,返回 Fa l s e;如果 x 為False,它返回True。 no t a 返回True。已知:a=0,b=1,c=2(1)邏輯運算符包括“and”(與)、“or”(或)、“not”(非)共三個。(2)由邏輯運算符連接而成的表達式稱為邏輯表達式,(3)邏輯表達式的值為True或False。對應于整數1或0直接參與其他運算。03 關系運算符與關系表達式(1) 關系運算符有“>”(大于)、“>=”(大于等于)、“<”(小于)、“<=”(小于等于)、“==”(等于)、“< > ”(不等于)(2)相關感念:判斷數據大小關系的運算符稱為關系運算符由關系運算符連接而成的表達式稱為關系表達式(3)關系表達式的值為True或False,對應于整數1或0 直接參與其他運算。(1)邏輯運算符包括“and”(與)、“or”(或)、“not”(非)共三個。(2)由邏輯運算符連接而成的表達式稱為邏輯表達式,(3)邏輯表達式的值為True或False。對應于整數1或0直接參與其他運算。03 關系運算符與關系表達式運算符號 描述 示例== 等于 - 比較對象是否相等。 (a == b) 返回 False。!= 不等于 - 比較兩個對象是否不相等。 (a != b) 返回 true。<> 不等于 - 比較兩個對象是否不相等。 (a <> b) 返回 true類似 != 。> 大于 - 返回x是否大于y。 (a > b) 返回 False。< 小于 - 返回x是否小于y。所有比較運算符返回1表示真,返回0表示假。這分別與特殊的變量True和False等價。 (a < b) 返回 true。>= 大于等于 - 返回x是否大于等于y。 (a >= b) 返回 False。<= 小于等于 - 返回x是否小于等于y。 (a <= b) 返回 true。變量: a=10,b=20(1)邏輯運算符包括“and”(與)、“or”(或)、“not”(非)共三個。(2)由邏輯運算符連接而成的表達式稱為邏輯表達式,(3)邏輯表達式的值為True或False。對應于整數1或0直接參與其他運算。04 賦值運算符與賦值表達式(1)賦值運算符“=”來完成,設變量: a=10,b=20:(2)說明:賦值號不是等號,具有方向性,由右邊賦給左邊,賦值號左邊只能是變量,而不能是常量或表達式。(3)Python語言的賦值運算符的分類。(1)邏輯運算符包括“and”(與)、“or”(或)、“not”(非)共三個。(2)由邏輯運算符連接而成的表達式稱為邏輯表達式,(3)邏輯表達式的值為True或False。對應于整數1或0直接參與其他運算。04 賦值運算符與賦值表達式賦值運算符 描述 示例 賦值運算符 描述 示例= 直接賦值 x=y /= 除法賦值 x/=y 相當于x=x/y+= 加法賦值 x+=y 相當于x=x+y %= 求余賦值 x%=y 相當于x=x%y-= 減法賦值 x-=y 相當于x=x-y **= 指數冪賦值 x**=y 相當于x=x**y*= 乘法賦值 x*=y 相當于x=x*y //= 整除賦值 x//=y 相當于x=x//y(1)邏輯運算符包括“and”(與)、“or”(或)、“not”(非)共三個。(2)由邏輯運算符連接而成的表達式稱為邏輯表達式,(3)邏輯表達式的值為True或False。對應于整數1或0直接參與其他運算。05 成員運算符(1)作用:判斷序列中是否有某個成員(2)成員運算符的值為True或False(3)Python語言的成員運算符種類(1)邏輯運算符包括“and”(與)、“or”(或)、“not”(非)共三個。(2)由邏輯運算符連接而成的表達式稱為邏輯表達式,(3)邏輯表達式的值為True或False。對應于整數1或0直接參與其他運算。05 成員運算符成員運算符 描述 示例 in x in y。如果x是序列y的成員,則計算結果為True,否則為False。 3 in [1,2,3,4],計算結果為True。5 in [1,2,3,4],計算結果為False。 not in x not in y。如果x不是序列y的成員,則計算結果為True,否則為False。 3 not in [1,2,3,4],計算結果為False。5 not in [1,2,3,4],計算結果為True。(1)邏輯運算符包括“and”(與)、“or”(或)、“not”(非)共三個。(2)由邏輯運算符連接而成的表達式稱為邏輯表達式,(3)邏輯表達式的值為True或False。對應于整數1或0直接參與其他運算。06 運算符的優(yōu)先級優(yōu)先級 運算符 功能及說明 優(yōu)先級 運算符 功能及說明 1 ** 指數運算 6 =、%=、/=、//=、-=、+=、*=、**= 賦值運算2 *、/、%、// 乘、除、求余、整除 7 is、is not 標識運算符3 +、- 加運算、減運算 8 in、not in 成員運算符 4 >、>= 大于、大于等于 9 not 邏輯非運算<、<= 小于、小于等于 10 and 邏輯與運算5 ==、!= 等于、不等于 11 or 邏輯或運算算運算>關系運算>賦值運算>成員運算>邏輯運算課堂練習1.算術運算符、賦值運算符和關系運算符的運算優(yōu)先級按從高到低依次為A.算術運算、賦值運算、關系運算B.算術運算、關系運算、賦值運算C.關系運算、賦值運算、算術運算D.關系運算、算術運算、賦值運算2.表達式100%8*2-5 運行后的結果為 ( )A.2 B.8 C.3 D.63.在python 語言中,下列表達式中不是關系表達式( )A.m==n B.m>=n C.m or n D.m!=nBCC課堂練習4.運行下列 Python程序,結果正確的是( )a=32b=14c=a%bprint(c)A.2 B.4 C.32 D.145.在python中,有程序如下A=input()print(A * 5)通過鍵盤輸入5,則運算結果是( )A.5 5 5 5 5 B.25 C.5*5 D.5 5B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