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 21課《清朝前期的文學藝術》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知道《紅樓夢》的作者、主要內容和藝術特點,說出這部著作的地位。2.掌握昆曲和京劇的發展歷程,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重點:《紅樓夢》、昆曲和京劇。教學重點:知道《紅樓夢》的作者、主要內容和藝術特點,說出這部著作的地位。教學難點:掌握昆曲和京劇的發展歷程,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學情分析:七年級學生經過了半年的學習生活,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儲備和比較分析問題能力,基于學生的這一進步,我在教學過程中適當的安排了一些更加有利于培養學生這一能力的一些問題;此外,鄉村學校的學生受環境所限,對古典文學與戲曲的接觸途徑非常少,需要在課堂中設置播放戲曲片段的環節,增加學生對文學作品與戲劇的直觀體驗。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激情導入: 播放視頻,《紅樓夢》簡介,導入新課。 欣賞視頻,了解《紅樓夢》教學活動: 一、《紅樓夢》自主學習閱讀課本第 107--108頁,找出知識點并標記(2分鐘)、記憶(4分鐘)! 1.作者:.___________、高鶚。 2.內容:以貴族青年___________與林黛玉的愛情悲劇故事為主線,通過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變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會未期的社會現實和尖銳矛盾,揭示了封建社會走向____________的歷史命運。3 .價值:歌頌了反抗封建禮教、追求個性解放、進行抗爭的精神,批判了以_______ 為代表的頑固勢力,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 4.地位:具有高度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成為世界文化寶庫中不可多得的文學名著。 閱讀材料:《紅樓夢》第四十四回一段描寫,回答問題:這段文字對劉姥姥進行了什么描寫?這個人物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劉姥姥拿起筷來,只覺得不聽使,又道:“這里的雞兒也俊,下的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得一個兒!”......那劉姥姥正夸雞蛋小巧,鳳姐兒笑道:“一兩銀子一個呢!你快嘗嘗罷,冷了就不好吃了。”劉姥姥便伸筷子要夾,那里夾得起來?滿碗里鬧了一陣,好容易撮起一個來,才伸著脖子要吃,偏又滑下來,滾在地下。忙放下筷子,要親自去揀,早有地下的人揀出去了。劉姥姥嘆道“一兩銀子也沒聽過響聲兒就沒了!” 《紅樓夢》簡介:《紅樓夢》不僅具有很好的思想性,還具有很強的藝術性。全書規模宏大,人物眾多,語言優美生動,刻畫人物細膩傳神,塑造了許多典型性格的藝術形象。是我國古代最優秀的古典長篇小說(中國古典小說的高峰),也是藝術成就最高、影響最深遠的清代小說。(地位) 二、昆曲與京劇藝術你知道京劇是怎樣形成的嗎? 讓學生帶著思考,進入下一環節。自主學習閱讀課本第 109--110頁,找出知識點并標記(2分鐘)、記憶(4分鐘)! 1.特點: (1)清代的戲劇創作,緊密聯系________ ,反映人民的心聲。 (2)劇種不斷增多,表演藝術推陳出新,流派風格爭奇斗艷。 2.昆曲 (1)概況:昆曲又稱昆劇、昆腔,原是流行于_________________ 一帶的昆山腔。 (2)代表作:湯顯祖創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長生殿》、孔尚任的《_____________》。 (3)衰落:清朝中期以后,成為統治階級和社會上層的玩物,由于脫離廣大民眾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昆曲逐漸走向衰落。 京劇臉譜顏色分的不同寓意:京劇臉譜有紅、紫、黑、白、藍、綠、黃等色,各有寓意:關于京劇的幾大史實京劇的角色行當有明確的劃分,早期分為生、旦、凈、末、丑、武行、流行等七行,以后歸為生、旦、凈、丑四大行;又將唱、念、做、打相結合,全面和集中地體現了中國戲曲的精華,京劇是中國文化的“國粹”之一,被譽為“國劇” 2、京劇自主學習閱讀課本第 110頁,找出知識點并標記(2分鐘)、記憶(3分鐘) (1)背景:乾隆時,北京成為戲班薈萃之地。1790年,____________先后進京獻藝,贏得觀眾喜愛。 (2)形成:徽調不斷吸收昆曲、秦腔、京調、_____________等地方戲的優點,加以創造和改進,在道光年間逐漸形成為一個新的劇種“_________________”,以后就被稱為“京戲”或“京劇”。 (3)發展:日臻完善,成為最主要的劇種,流傳四方。昆曲與京劇藝術昆曲:又稱昆劇昆腔,原是流行于蘇州昆山一帶的昆山腔。明朝時經過改良,昆曲有了很大發展,成為全國性的劇種。 代表作:《牡丹亭》特點:體現了南曲的輕柔婉轉,又保留北區的慷慨激昂。并將詩詞歌賦等文學形式柔和在一起,且與柔美的舞姿相結合。 快速閱讀課文,并在課本標記: 1、曹雪芹 2、賈寶玉衰亡 3、專制家長 4、思想性藝術性從劉姥姥的動作、語言、神態、心理等方面進行了描寫。印象:顯得沒有見識,但在質樸中透著乖巧,顯得世故。特色:藝術上達到了極高水平,思想性強、藝術性高快速閱讀課文,并在課本標記: 1、社會現實 2、(1)蘇州昆山 (2)《牡丹亭》洪昇《桃花扇》 (3)現實生活紅色寓赤膽忠心; 紫色寓智勇剛毅; 黑色寓忠正耿直; 白色寓奸詐狠毒;藍色寓剛強勇猛; 綠色寓俠骨義腸; 黃色寓兇狠殘暴。(1)四大徽班 (2)漢調皮黃戲課堂小結 本課內容“一本書,兩種戲”。書是曹雪芹的《紅樓夢》,它是我國藝術成就最高,影響最深遠的小說,既是歷史的真實寫照,也有封建社會末期的縮影。兩種戲,昆曲和京劇,爭奇斗艷,劇目繁多,內容豐富多彩,其中昆曲在 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本堂課,我學到了......。教學反思 本課通過創景設情,讓學生參與到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中,同時,通過展示大量的圖片、資料,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加深了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但是,在教學中發現,為了彌補農村環境里的學生對古典文學與戲劇接觸過少和欣賞能力不足,在多媒體展示中加大了文學詩詞和視頻片段的比重,過多占用了其他教學環節的時間,也使得部分學生脫離了教材,忽視了對真正歷史的知識點的掌握。改進:把握相關視頻播放的量和度,防止出現過猶不及的情況;一些戲曲經典片段可以推薦、指導學生課后利用其他途徑鑒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