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三年級上冊勞動教學計劃教學理念在動手與動腦的緊密結合中促進學生技術素養的形成勞動與技術教育以學生的操作性學習為主要特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做中學”和“學中做”。但勞動與技術教育的主旨并不僅僅停留在一般的“操作”層面,它強調學生通過人與物的作用、人與人的互動來從事操作性學習,強調學生技術操作過程中技術意識的形成技術思維的培養、技術能力與態度等方面的發展,強調規范操作與技術創新意識的統一。學生的操作學習過程是富有生機、充滿探究的學習過程,是手腦并用的過程。用作品引導學生的勞動與技術學習活動小學三年級學生的思維活動以形象思維為主。順應這一年齡階段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提倡用可感而形象的技術作品來引導、來組織學生的勞動與技術學習活動。技術作品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是一個模型、一件工藝品,也可以是一盤菜、一個生長著的作物等。通過作品的制作,學生可以獲得材料認識、工具運用、操作程序、技術要領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還可以通過作品引導學生的設計、評價以及作品宣傳等活動。教學目標了解勞動世界,理解勞動意義,形成正確的勞動觀點和熱愛勞動的思想感情通過技術實踐活動,豐富自己的勞動體驗,形成對勞動的初步認識。2、培養認真負責、遵章守紀、團結互助、愛護公物以及愛惜勞動成果的品質,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學習,學會生活自理,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掌握生活必備的技術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學會生活自理。建立生活中的主體意識,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積極參與技術實踐,掌握基本的技術知識與技能認識日常生活和周圍環境中的常見材料,學會使用一些基本的工具。2、了解設計與制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并進行簡單的工藝品和技術作品的設計與制作。教學原則注重基礎:小學三年級勞動與技術教育是基礎教育階段學生勞動與技術能力培養的基礎,也是學生終身發展的基礎。因此,在實施過程中,必須注重學生勞動與技術方面基礎能力和基本態度的培養,應以體現義務教育的普及性、基礎性,服從且服務于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主動發展、生動活潑的發展為根本出發點。2、體現綜合:一、是注意勞動與技術教育各個實施途徑的溝通與結合。勞動與技術的課堂學習要與課外活動、常規指導、社會實踐、家庭教育等途徑相溝通相結合,以實現其教育目標。如學校生活中的值日活動、環境整理,可與勞動教育結合起來。二、是注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各領域學習活動的統籌規劃和有機協調。三、是注意勞動與技術教育各個具體項目之間的聯系與銜接。3、講究科學:勞動與技術教育的實施在方式和內容上應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水平和年齡階段特征。4、注重實效:勞動與技術教育的實施有一定的條件要求,而各地的現有條件和資源優勢,千差萬別。因此,應從本地區、本校的實際情況出發,從教育的實際效果出發,選取內容,確定方式, 安排實施計劃。在實現基本目標的前提下,盡可能發揮各地資源優勢,形成本地區、本學校勞動與技術教育的傳統和特色。四、學生情況分析本學期我擔任三年級的勞動課。班里學習氣氛比較濃,在每個班都有幾位非常優秀的學生在他們地帶動下,形成了良好的班風和學風。孩子們都有著很強的求知欲,其中,大多數學生的基礎較好,有著很強的上進心。大部分同學對這門功課具有濃厚的興趣,在勞動課上,同學們可以充分動手、動腦、動口,學得有趣的知識。五、教材分析本冊教材主要對生活、學習勞動做了較集中的安排,教材編入15篇課文,從勞動的性質劃分有開學準備3篇、生活自理方面的3篇,學習自理方面的3篇,制作方面的4篇,養殖方面的2篇,簡單的生產勞動的1篇。六、教學措施1、堅持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地組織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勞動實踐活動,在動手動腦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促使學生全面發展。2、在勞動實踐的基礎上,堅持“趣――授――練――評”的教學模式。3、通過對學生勞動能力的培養,進而培養學生主體意識和創新意識。4、把勞動教育與德育結合,緊密與少先隊活動掛鉤,保證勞動教育的實效性和多樣性。5、通過家長委員會對學生家長進行勞動教育重要性的宣傳,引導家長認識勞動對培養學生優秀的思想品質,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作用,使家長能積極主動配合各項校內外教育活動。六、教學進度表周 別 起訖時間 教 學 內 容 教 時 備 注1 期初工作 1 2 1、包書、裁紙、裝訂本子 1 3 2、削鉛筆 1 4 3、整理書包 1 5 4、洗頭和洗澡 1 6 5、洗紅領巾 1 7 6、整齊著裝 1 8 7、曬被褥 1 9 8、整理床鋪 1 10 9、整理房間 1 11 10、折紙 1 12 11、折錢包 1 13 12、剪紙 1 14 13、做七巧板 1 15 14、養小龜 1 16 15、水培植物 1 17 期末復習 1 18 19 20 主題一 開學準備整理書包教學目標:1、讓學生經歷整理分類的過程,體驗整理分類的必要性 。2、讓學生體驗分類標準的多樣性,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有不同的分類結果。教學重點難點:全體學生經歷分類的過程,體驗確定分類標準的重要性和多樣性。教學準備:學生的兩個書包(里面的書一個整潔,一個亂七八糟。)、信封里裝著帽子圖片、車子圖片 (每個學習小組兩份,教師一份)。教學過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談話:放學回家以后你們整理了自己的房間沒有?你是怎樣進行整理的? 小組同學互相交流發言人匯報情況活動一:找數學書比賽。1、出示兩個書包,請兩個學生比賽找指定的書。猜一猜:誰可能找得快一些? 2、思考:找得快慢的原因是什么?3、讓學生體會整理書包的必要性。齊猜想觀察找書過程交流分析快慢的原因活動二:整理書包。1、提出整理書包的要求,先想后做。2、提問:你是怎樣整理的?3、讓學生從書包里拿出指定的書。4、想一想:拿書為什么會快啦?5、指導學生看書。學生從書包拿出書全員參與整理活動個別學生匯報,同桌互相說全班學生齊拿指定的書體會整理書包的意義看一看課文中小朋友采用的方法 活動三:給帽子分類。1、說明個帽子分類的要求。2、小結:不同的分類標準就有不同的結果,實際生活是根據需要來分類。 打開信封齊給帽子分類個別上臺演示,并說明是按什么來分類同桌互說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活動四:給車子分類。組織學生進行分類 活動。學生先想方法,再齊用圖片學具分類然后過位看好朋友的方法個別上臺演示,并把好朋友的方法說出來活動五:3位老師與幾位同學上講臺。讓學生根據臺上的人進行分類。 先商量分類的標準再進行分類看哪個學習小組的方法多活動六:提問: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分類? 齊思考,個別回答課后作業:課外到圖書館、書店、商店看一看,人們對物品是怎樣進行分類的。 觀察了解后,與同伴說一說主題二 我會自己做洗頭和洗澡教學目的:1、使學生懂得洗頭和洗澡的意義并掌握洗頭和洗澡的方法,學會洗頭和洗澡。2、使學生重視儀容美觀、整潔,并逐步養成經常洗頭和洗澡,愛清潔講衛生的習慣。課前準備:1、教師用:臉盆一個,盛水的水桶一個,裝廢水的水桶一個,毛巾兩條,洗發劑一支或者香皂一塊,棉花少許,電吹風一個。2、學生用:每組臉盆一個,盛水的水桶一個,裝廢水的水桶一個,毛巾兩條,洗發劑一支或者香皂一塊,棉花少許。教學過程:一、洗頭和洗澡的意義。可通過提問或談話的方法提出這個問題:一、頭發蓬亂和頭發整潔,給人的印象怎么樣?二、有時候我們為什么會覺得頭部發癢?講述頭發的作用:人的頭發起著保護頭部的作用。頭部的皮膚因為新陳代謝而產生污物,如粘在頭發上的皮屑等。毛孔經常會排出汗漬、皮脂等東西。人們在勞動或者或活動中,頭發、頭部皮膚會粘附者許許多多的灰塵、臟物,甚至沾上一些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這些東西,不但會使人的頭部骯臟、發臭、發癢、甚至能使人患上皮膚病、傳染病等。因此,我們必須勤洗頭和洗澡,保持清潔,使儀容整潔。二、指導洗頭和洗澡的方法。這是本課的重點。找一位同學現場示范洗頭和洗澡,邊操作邊講解,讓學生聽懂、看清每一個細節步驟。洗頭和洗澡過程:(邊講解邊適當板書。)1、淋濕。2、涂洗發劑。3、搓洗。注意不要用力過猛,以免傷著頭皮造成皮膚感染。4、沖洗。用溫水沖洗干凈,直到沖洗過的水清而不濁。殘留的洗發劑對健康是不利的。如果覺得頭發還是比較臟,可重復2、3步驟。5、抹干。用干毛巾擦干。有條件的可使用電吹方把頭發吹干。三、想想做做洗紅領巾教學目標:認知和情感1、養學生自理能力,養成愛勞動習慣。2、不喜歡懶惰的人。3、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4、做一個愛勞動的好孩子。5、尊重、贊美愛勞動的人和事。重點、難點: 讓孩子知道洗衣服的幾個程序。四、教具: 洗衣盆 肥皂 清水 臟紅領巾《勞動最光榮》歌曲磁帶五、教學過程:1、導入新課同學們,平常你們最喜歡的是什么樣的小朋友?甲:講衛生懂禮貌的乙:愛學習愛勞動的。。。。。。很好,看來我們都知道。做一個好學生,這幾個方面都是不可少的。那么,今天老師要讓同學們選出一名最干凈的同學好不好?同學:好,我們班里XX同學最干凈了,她的衣服最衛生。老師:那我們就請這位同學上臺來說一說,為什么自己這么干凈。你的衣服都是誰來洗啊 同學XX:都是媽媽幫我洗的。老師:媽媽很辛苦,是么?那你有沒有幫媽媽洗過衣服啊?同學XX:有,不過,我洗的不干凈。老師:沒關系,這已經說明我們的XX同學是很熱愛勞動的,而且還很有禮貌,媽媽平常很辛苦,我們要盡自己的力量幫助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節課我們就要學習怎樣洗小件衣服。①有小朋友叫明明,明明也特別愛勞動,他看見媽媽在干活,也趕來幫忙。你們看他幫媽媽干什么呢?②明明他幫媽媽洗衣服,他自己的手絹自己洗。你聽他洗得多開心啊!我們也要從小紅領巾開始一點兒一點兒的學習,等學會了以后,我們就可以幫媽媽洗些衣服了,媽媽一定會很高興的。2、操作步驟現在,老師這里有小盆子,洗衣粉,香皂,和一條臟兮兮的紅領巾。老師給大家演示一下,要謹記:一泡二揉三涮四擰五晾這幾個步驟,同學們一定要瞪大眼睛仔細看啊!第一步:在盆里倒入清水,水一定要溫的,不要太涼,太涼了洗不干凈;也不要太熱,太熱容易把衣服燙壞。第二步:根據衣服的多少,倒入適當的洗衣粉。老師這里只有一條紅領巾。倒入一點點兒就足夠了,太多了就造成浪費了。攪勻,把紅領巾放進去,等待5分鐘。第三步:時間到了,用手輕輕揉搓,最臟的地方一定要仔細。第四步:洗完后,再用香皂打一下,這樣我們的紅領巾就會散發香味的。最后,用清水涮干凈,直到沒有泡沫為止。擰干,然后晾到室外。切記:水資源也是很寶貴的,盡量節約每一滴水。不要產生浪費呦!3、學生實際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循環播放音樂《勞動最光榮》六、課后小結1、讓同學們互相找出不足的地方,加以改正。2、強調洗衣服的幾個步驟 一泡二揉三涮四擰五晾3、對于表現好的同學提出表揚老師:同學們的表現真不錯,幫老師洗了這么多臟紅領巾,非常感謝你們!你們是最棒的。那么,今天放學回家,我們也幫媽媽洗一樣東西,行嗎?同學:行!老師,我要幫奶奶洗衣服,因為她年歲大了。老師: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我們都要像你學習。整齊著裝教學目標:1、學會整齊著裝的標準。2、養成整齊著裝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學準備:教學課時:1時間教學過程:1、觀察比較通過觀察發現,整齊著裝給別人帶來美的感受。2、學做a、學習教材內容;b、分析:服裝的選擇和搭配; 衣服的扣子要對整齊; 衣服的領子和衣服要整理平整; 紅領巾的佩戴; 季節性、場合性。主題三:我的小房間整理床鋪教學目標:學會整理自己的床鋪,逐步養成每天整理自己床鋪的良好習慣。教學準備:教師:小被子、小枕頭和小床單各一。學生:每人帶一塊手帕、一塊大橡皮或沙包、一塊布教學重點:教會學生整理床鋪的方法。教學難點:掌握折疊被子的方法。教學過程:㈠談話揭題小朋友,你們每天起床穿好衣服后第一件事情應做什么?出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學第1課《整理床鋪》,齊讀課題。㈡看圖說話,激發情趣1、我們大家一起看圖,翻開第1頁上面第一幅圖。圖上畫的是什么?解放軍叔叔房間里有什么東西?這些東西整理得怎么樣?2、小明的床鋪整理得怎么樣?3、你的床鋪是誰整理的?你是怎么整理自己的床鋪的?㈢學習整理床鋪1、老師示范,邊整理床鋪邊講其方法。2、練一練。3、小結。小朋友,我們已經學會了整理床鋪。那么,我們每天早晨起床后首先要把自己的床鋪整理好,若有時間的話,還要幫助父母的床鋪也整理好,這樣,既能把我們的小手練得更靈巧,又能讓父母高興。㈣作業從今天起,每天早晨整理床鋪。主題四:小巧手折錢包教學目標:1、使學生明確折錢包的意義。2、學生學會折錢包的方法。3、訓練學生認真細致的動手習慣。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一、教學導入為什么要折錢包?1、分組討論2、交流3、總結二、新授1、工具材料準備檢查2、教師模范3、學生自己自述制作過程4、教師訂正制作要領5、板書重點要領四周多留出1厘米的邊,用來固定粘牢。三、學生自制過程1、分組制作2、小組交流3、全班交流4、教師評價四、實踐 創新完成教材P30頁上的內容。做七巧板教學目標:1、通過欣賞七巧板的成品圖案,感受它的功能;2、學會自制七巧板;3、養成良好的動腦習慣,學會思維的發展練習。教學準備:卡紙、剪刀、蠟光紙、膠水、尺子和幾張白紙。教學課時:1時間教學過程:1、觀察教材P7中的四幅作品,說說每個圖形由哪幾塊不同形狀的幾何圖形拼成的?2、新授A、教師在黑板上畫出制作七巧板的制作圖B、由學生說說制作圖的畫法C、教師指名上演D、教師指出注意點3、學生動手制作,師巡視指導4、實踐、創新學生完成教材P8中的兩道練習。5、思維拓展觀察“小資料”并說說。 主題五:養養種種水培植物教學目標:1、認識水培植物,了解其生存條件。2、掌握水培植物的方法。3、培養學生的勞動觀,體會勞動帶來的快樂。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一、教學導入1、檢查上節課養金魚的情況2、導入課題,引出課題二、了解水培植物的品種這部分先由學生各自交流,再由師匯總。最后總結出周邊常見的水培植物有哪些,并盡量列出板書到黑板。二、范做1先挑好水培的植物,并去掉上面的黃葉、枯枝,洗凈泥土,沖掉葉片上的灰塵。2根據植物選擇器皿,并裝入適當的水。3被水培的植物放入器皿。(要注意位置不要折斷植物的嫩葉)4水培植物同樣喜歡明媚的陽光和清新的空氣,所以在放在通氣、明亮處能較好的生長。三、學做由學生分組自己選苗,自己選缸……動手栽培,教師現場指導。四、交流五、擱放,教師根據實際劃分空間。六、總結七、現場清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