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北京市》本節教材主要講述了北京市的相關知識。教材主要講述了北京市的范圍、自然條件等,在本節重點講述了北京市是祖國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以及現代北京的建設與發展。【知識與能力目標】1、說明北京市是祖國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2、講解北京市為什么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3.講解現代北京的建設與發展。【過程與方法目標】1、通過地圖和分析示意圖,培養讀圖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2、分析北京市的范圍、界線、氣候、河流、資源和經濟發展等相關知識。【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北京市的講解,總結北京市的特點,培養學生的分類總結能力;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使學生更加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教學重點】1、了解北京市在中國的重要地位;2、掌握北京市的交通狀況以及城市建設。【教學難點】講解北京市的城市建設以及經濟結構調整。1、各種類型的地圖和教學掛圖,包括行政區劃圖,地形圖,經濟區分布圖等;2、準備一些典型地區的圖片;3、多媒體課件。【導入新課】在前一章中,我們已經學過了北方地區,對北方地區有了深入的了解,在這一節課,我們將探討北方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北京市。板書:第四節 北京市【講授新課】師:你在現場或電視上觀看過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嗎?能描述一下你當時的心情嗎?生:學生們討論回答。師: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是全國的政治中心,是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等眾多黨和國家重要部門的所在地。北京還是外國的文化中心,聚集了數百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是全國最大的科學研究基地,擁有眾多的體育場館、各類博物館以及國家級文藝團體。你能利用課本插圖或其他資料,說明北京是祖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嗎?生:學生們討論回答。師:北京位于華北平原北部,北靠燕山,東望渤海,是連接東北、西北和華北地區的樞紐,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為什么要選擇在北京建都呢?生:學生分組討論,搶答。師:在地圖上找出北京市的大致經緯度以及北京市的地形和溫度帶。生:學生搶答,并相互補充。師:(課件展示)北京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具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是我國六大古都之一。尤其是元、明、清三朝的發展,使北京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為北京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文化遺產。結合圖文資料,作為一名小導游,請你推薦北京的一處世界文化遺產。生:討論回答。師: 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北京城市人口大幅度增加,城區范圍迅速拓展,城市交通持續改善,綠化面積不斷擴大。目前,北京已成為全國的經濟中心、信息中心、學術研究中心、交通中心和對外交往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國際化大都市之一。1、根據圖7.63和7.64,思考北京城區擴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搜集資料,說說北京王府井商業街發生了哪些變化?生:討論回答。師:隨著北京城市建設的發展,城市道路與地鐵、輕軌構成了四通八達、繁忙的城市交通網絡。以2008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為契機,北京優先發展了公共交通體系,完善了公路、快速路、地鐵、機場等交通設施。同學們說說自己家鄉的交通建設吧。生:討論回答。師:讀圖7.69,說一說以北京為起點的鐵路有哪些?如果你要從家鄉到北京旅游,會選擇哪種交通工具和路線?生:搶答。師:北京調整了經濟結構,以保護環境為基礎,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第三產業,將高耗能、高耗水和高污染企業逐步轉產或外遷,還開展了大規模的環境污染治理和生態建設,基本建成了環繞京城的三道綠色生態屏障,城市綠化覆蓋率達45%。閱讀“知識之窗”《中關村科技園區》說一說北京市的高科技產業。師:由于人口的急劇膨脹和城市的迅速發展,發展中的北京也同樣存在著交通堵塞、城市用地緊張、水資源緊缺以及環境污染等問題。閱讀“知識之窗”,了解北京水資源的狀況,談談北京在可持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北京如何解決水資源的短缺提出建議。生:分組討論回答。【課堂小結】請同學們說一說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重點總結北京市的交通狀況和城市發展。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