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3 降水的變化與分布(第1課時)【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運用降水資料,繪制降水量柱狀圖,說出某地降水的季節變化特點。過程與方法通過授課使學生理解降水的多少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舉例說明降水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初步形成尊重科學、探究自然、服務人類的良好情感。【教學重難點】重點:運用降水量資料,繪制降水量柱狀圖,說出某地降水的季節變化特點。難點:通過讀圖與繪圖,使學生形成地理空間概念,認識降水的時空變化規律。【教學方法】讀圖指導法、提問講解法、活動探究法。【教學過程】新課導入:活動:設置情景-觀看降雨景觀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講解:同學們,這幅圖展示的下雨的場景。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降水的變化。主要內容是:一、降水的概述;二、降水量柱狀圖;三、降水的變化,切入本節課的學習。新課講授:結合教材地圖和文字資料,指導學生讀懂圖中的信息,完成下面探究活動。【降水的概述】(一)降水的定義活動:圖文互釋,以圖釋文,向學生說明圖中降水的信息。講解:從大氣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統稱為降水。(二)降水的形式活動:圖文互釋,以圖釋文,學生看動態圖中降水的信息。講解: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降水≠降雨。(三)降雨的等級劃分活動:圖文互釋,以圖釋文,學生看圖中不同等級降雨的信息。講解:根據單位時間內降水量多少氣象部門把降雨劃分等級: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四)降水量的測量1.測量工具活動:圖文互釋,以圖釋文,學生看圖中雨量器的信息。講解:雨量器是由儲水筒、盛水器、漏斗和儲水瓶組成的,另外還配有與儲水瓶口徑成比例的量杯。2.測量方法活動:閱讀課文,看圖釋文。講解:測量降水量多用雨量器和量杯每天定時(8時和20時)測量,單位是毫米。①雨水通過漏斗流人儲水瓶,測量降雪時直接用盛雪口和儲水筒容納降雪;②將儲水瓶中的雨水或儲水簡中融化的雪水,倒在量杯里;③從量杯上讀出刻度數,就是降水量【降水量柱狀圖】(一)降水量柱狀圖的作用活動:圖文互釋,以圖釋文,向學生說明圖中降水量的信息,提醒學生看圖中信息。講解:一個地區, 一年內各月的降水量是有差別的。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狀圖來表示一個地區一年內降水的季節變化。(二)降水量柱狀圖的組成活動:圖文互釋,以圖釋文,向學生說明圖中降水量的信息,提醒學生看圖中信息。講解:縱坐標表示降水量,橫坐標表示月份。(三)降水量柱狀圖的繪制步驟活動1:圖文互釋,以圖釋文,向學生說明圖中降水量的信息,提醒學生看圖中信息。講解1:第1步:繪出橫坐標(時間軸),把它平均分成12段,分別表示1--12月,標出月份;第2步:繪出縱坐標(降水量軸),根據最大降水量-和最小降水量的數值,確定縱坐標的取值范圍,并標注降水量數值;第3步:在坐標軸的相應位置,逐月標出降水量的高度,畫出各月降水量柱狀圖活動2:練習繪制降水量柱狀圖講解2:指導學生繪制降水量柱狀圖降水量柱狀圖的判讀活動:圖文互釋,以圖釋文,以練解答,提醒學生看圖中信息。講解:(1)看“總量" ,說“多少”。即觀察估算年降水總量,對該地年降水量進行定性描述為“多”“較多”“較少”或“少”。(2)看“差值”,說“變化”。 ①看“極值”,對“月份”:即看降水量最大值、最小值及其出現的月份。②算“差值",說“變化”:即計算降水量最大值與最小值的差,描述該地降水量的季節變化大小。【降水的變化】(一)判讀降水量季節差異1.降水量的季節分配差異活動1:閱讀課文,圖文互釋,以圖釋文,引導學生讀圖思考,關注圖中降水量的變化。講解1:不同地區年降水量的季節分配不相同。季節分配差異表現在比較均勻,差異很大。活動2:圖文互釋,以圖釋文,引導學生讀圖思考,關注圖中降水量的變化。講解2:舉例說明伊基托斯降水季節變化不明顯,全年降水豐沛,季節景觀差異不明顯。巴馬科降水季節變化明顯,有明顯的濕季和干季,干濕季景觀存在著很大差異。(二)判讀降水量差異較大的標準活動:圖文互釋,以圖釋文,引導學生讀圖思考,關注圖中降水量的變化。講解:列表說明標準 濕潤 多雨 少雨降水量 50-100mm >100mm <50mm(三)不同地區降水類型不同1.夏季多雨型活動:圖文互釋,以圖釋文,引導學生讀圖思考,關注圖中降水量的變化。講解:降水特點 季節變化 代表城市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差異很大 北京2.冬季多雨型活動:圖文互釋,以圖釋文,引導學生讀圖思考,關注圖中降水量的變化。講解:降水特點 季節變化 代表城市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差異很大 雅典3.全年多雨型活動:圖文互釋,以圖釋文,引導學生讀圖思考,關注圖中降水量的變化。講解:降水特點 季節變化 代表城市各月降水量都很多-多雨 比較均勻 新加坡4.全年少雨型活動:圖文互釋,以圖釋文,引導學生讀圖思考,關注圖中降水量的變化。講解:降水特點 季節變化 代表城市各月降水量都很少-少雨 比較均勻 比爾馬5.常年濕潤型活動:圖文互釋,以圖釋文,引導學生讀圖思考,關注圖中降水量的變化。講解:降水特點 季節變化 代表城市各月降水均勻 雨量適中 比較均勻 倫敦(四)降水的年際變化活動:圖文互釋,以圖釋文,引導學生讀圖思考,關注圖中降水量的變化。講解:一個地區,不同年份的降水量也是有差別的,這就叫某地的降水年際變化。通常所說的某地的年降水量,是指這個地方多年的平均降水量,而不是具體某一年的降水量。課堂練習:下圖是我國東部地區甲、乙兩地多年平均各月氣溫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據此回答1-2題。1.從甲、乙兩地氣溫年變化曲線圖上可以讀出兩地( )A.最冷月均溫都在0 C以下 B.最冷月均溫溫差不大C.最熱月均溫都在20C以上 D.氣溫年較差都不大【解析】答案C讀圖可知,甲地最冷月均溫低于0 C,最熱月均溫高于20 C,氣溫年較差較大;乙地最冷月均溫在12 C左右,最熱月均溫高于25 C,氣溫年較差較小;兩地最冷月均溫相差15 C左右,溫差較大,但是最熱月均溫都在20 C以上。2. 甲、乙兩地降水量柱狀圖說明了( )A.兩地降水都集中在7、8月份 B.兩地降水季節變化都不大C.兩地年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 D.甲地雨季比乙地的短【解析】答案 D甲地降水集中在7-8月份,乙地降水集中在4-9月份。兩地降水季節變化都較大。甲地年降水量低于800毫米,乙地年降水量高于800毫米。甲地雨季比乙地短。3.讀北半球四地降水量柱狀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①地全年多雨 B.②地常年濕潤C.③地夏季多雨 D.④地冬季少雨【解析】答案A讀圖可知,①地全年降水豐沛,是全年多雨型。②地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是夏季多雨型。③地全年降水均勻,且各月降水在50毫米左右,是常年濕潤型。④地冬季降水較多,夏季降水較少,是冬季多雨型。課堂小結:通過對本節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降水的定義、主要形式以及對降水量的測量。隨著人類對水資源重要性的認識,降水的季節分配的不均勻性越發凸顯,人們也越來越認識到對降水了解的重要性。課下要認真復習本節知識。作業布置:1.完成配套練習題。2.繪圖記憶:結合本課所學,背誦下一頁知識鏈接中的材料,世界年降水量的季節變化(以北半球為例)。【板書設計】降水的變化表現形式:從大氣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其中降雨為主要形式測量:工具:雨量器;單位: 毫米降水的季節變化繪制:橫坐標:月份;縱坐標:降水量地區差異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常年濕潤型夏季多雨型冬季多雨型-季節變化不大-季節變化大判讀:年降水量多少;各月降水量多少表示方式:降水量柱狀圖降水的表現形式及測量區別和聯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