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上1.4 地形圖的判讀 第1課時 教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上1.4 地形圖的判讀 第1課時 教案

資源簡介

1.4 地形圖的判讀(第1課時)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夠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等山體部位
2.能夠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可以判讀坡度的陡緩,估算海拔與相對高度等。
過程與方法
在繪圖過程中,通過教師指點、小組互動合作等形式,學會搜集、查閱資料并進行整理、加工的方法,建立起地理事物空間方位概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學習地形圖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培養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
【教學重難點】
重點:1.理解并讀出某點的海拔,計算兩地的相對高度。
2.繪制等高線地形圖,建立等高線地形圖的概念。
3.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山峰、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辨別坡度的陡緩。
難點:1.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山脊和山谷。
2.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辨別坡度的陡緩。
【教學方法】
讀圖指導法、提問講解法、活動探究法。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活動:情境設置-地形景觀素描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講解:同學們,我們生活的土地上,珍藏著無數美麗而神奇的天然藝術作品。有廣闊無垠的平原,有俊秀挺拔的高山,有高低起伏的丘陵,也有風吹草低見牛羊的高原和物產豐富的盆地。但是能夠容納千山萬水,胸懷五湖四海的地圖卻是平面的。那么,如何將千姿百態的地表形態轉化到平面圖上,地形圖又是怎樣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的呢?這一節就讓我們一起學習“地形圖的判讀”。說明本課內容:一、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二、等高線地形圖的含義;三、等高線的特點;四、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切入本課學習。
新課講授:
結合教材地圖和文字資料,指導學生讀懂圖中的信息,完成下面探究活動。
【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
(一)定義
活動:圖文互釋,以圖釋文,提醒學生思考差異。
講解:海拔是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相對高度是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
(二)舉例
活動:圖文互釋,以圖釋文。
講解:甲地海拔為1500米,乙地海拔為500米;
甲乙兩地的相對高度為1500米-500米=1000米
(三)應用
活動:閱讀課文,圖文互釋,以圖釋文。
講解:在地圖上,一般用海拔表示地面的高度。
在地圖上,一般用相對高度表示地面的起伏變化
【等高線地形圖的含義】
(一)含義
活動:圖文互釋,以圖釋文,指導學生正確分析圖中信息。
講解:用等高線表示地形的地圖,就是等高線地形圖。
(二)原理
活動:圖文互釋,以圖釋文,指導學生觀看動態圖,注意文字敘述。
講解:山脈-山脈與地面相交處的輪廓。地形-地形圖
【等高線的特點】
(一)含義
活動:圖文互釋,以圖釋文,指導學生觀看動態圖,注意文字敘述。
講解:海拔高度相同的點連接的線,就是等高線。
(二)等高距
活動:圖文互釋,以圖釋文,指導學生看圖。
講解:在等高線地形圖上,每兩條相鄰等高線的高差稱為等高距。
(三)等高線的主要特點
活動:圖文互釋,以圖釋文,指導學生看圖。
講解:a.等高線都是連續閉合曲線。
b.同一條等高線上的各點海拔相等。
c.等高線上的數值為海拔,單位是米。
d.同一幅圖中,除陡崖外,表示不同高度的等高線不相交,不重疊。e.同一幅圖中,相鄰兩條等高線之間的高差一般相等 ,即等高距全圖一致。
f.0米等高線-般表示海岸線。
【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一)坡度陡緩
活動:圖文互釋,以圖釋文,指導學生比較和分析圖中等高線分布疏密程度差異。
講解:在同一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越密集,坡越陡;等高線越稀疏,坡越緩。像
登山,沿坡度較緩,即等高線比較稀疏的地方攀登更省力。
(二)根據等高線的形態判斷山體的不同部位
1.山峰
活動:圖文互釋,以圖釋文,指導學生看圖中等高線形態和海拔高度的差異。
講解:等高線閉合,數值中間大、四周小;數值從中間向四周逐漸降低
2.山脊
活動:圖文互釋,以圖釋文,指導學生看圖中等高線形態和海拔高度的差異。
講解: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低處凸出;山脊線也叫分水線。
3.山谷
活動:圖文互釋,以圖釋文,指導學生看圖中等高線形態和海拔高度的差異。
講解: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高處凸出;山谷線也叫集水線,山谷處常形成河流。
運用:判斷河流位置及流向:河流位于山谷。河流從海拔高的地方流向海拔低的地方,也可以以此判讀地勢高低。選建水庫:一般選在峽谷處,水庫壩址應選在河谷、山谷“口袋形”洼地處(最窄處),以便庫容量達到最大,同時可以減少工程量、降低成本。
4.山谷
活動:圖文互釋,以圖釋文,指導學生看圖中等高線形態和海拔高度的差異。
講解:兩個山峰之間相對比較低洼的部位;相鄰兩個山峰之間,呈馬鞍形。
5.山谷
活動:圖文互釋,以圖釋文,指導學生看圖中等高線形態和海拔高度的差異。
講解:等高線重疊;陡崖處適合開展瀑布、蹦極、攀巖等活動。
(三)等高線地形圖的綜合運用
活動:圖文互釋,以圖釋文,指導學生看景觀圖。
講解:①修路:利用有利地形地勢,既要考慮距離長短,又要考慮路線平穩,一般盡量與等高線平行,避開陡崖、陡坡,也可以降低成本和施工難度。②農業布局:平原適宜發展種植業,山區適宜發展林業、畜牧業。③村鎮位置:除交通、資源、技術等因素外,一般選在地形平坦開闊、有河流經過的地方。④療養院:應建在坡度較緩、氣候適宜、空氣清新(向陽的一側)的地方。
課堂練習:
1.甲、乙兩地的相對高度是( )
A.1000米 B.2000米 C.3000米 D.4000米
【解析】A
【解析】根據海拔和相對高度的含義,海拔是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相對高度是地面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即兩個地點之間的高度差。讀圖可知,甲地海拔是4000米,乙地海拔是3000米,甲乙兩地之間的相對高度為:4000米-3000米=1000米。
讀圖“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
2.圖中甲處表示( )
A.山頂 B.山谷 C.山脊 D.陡崖
【解析】答案 D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讀圖可得,甲是陡崖。
3.圖中四條登山路線,坡度最陡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答案C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緩;結合圖示中的四條登山線路,坡度最陡的應該是③,等高線最密集。
課堂小結:
地圖是日常生活、生產以及我們學習地理所必須的重要工具。等高線地形圖我們要借助等高線上標注的海拔高度及其排列特點來判斷,這種地圖一般用于小范圍的軍事、勘探、野外實習等。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是需要大家掌握的知識。
作業布置:
1.完成配套課后練習。
2.同學合作交流:利用彩色橡皮泥,結合本節所學知識,制作山體不同部位的等高線地形圖。
【板書設計】
概念
海拔: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相對高度: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
等高線
地形圖
定義:海拔相同的各點的連線
特征:等高線稀疏,坡緩;等高線密集,坡陡
山峰:等高線閉合,數值從中間向四周逐漸降低
山脊: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低處凸出
山谷: 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高處凸出
鞍部:兩個山峰之間相對比較低洼的部位
陡崖:等高線重疊
地形圖的判讀
(一)
等高線
山體部位
綜合運用:修路、農業布局、村鎮位置、療養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流县| 内江市| 大厂| 弥渡县| 庐江县| 增城市| 钟祥市| 曲阳县| 拜城县| 穆棱市| 洪雅县| 松原市| 城固县| 普兰店市| 城步| 旺苍县| 泸定县| 江达县| 收藏| 特克斯县| 固始县| 孝昌县| 临漳县| 玉田县| 屏东市| 玛沁县| 达日县| 鄂托克旗| 沈阳市| 渭源县| 晋州市| 金沙县| 安庆市| 江孜县| 无为县| 静乐县| 天台县| 盖州市| 日喀则市| 深泽县| 宁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