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偉大的改革開放》(第一課時)班級: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小組:________【學習目標】1.獨立畫出改革開放進程的時間軸2.背出改革開放的意義3.識記改革開放的正確性和重要性【重點難點】重點:改革開放的意義難點:改革永無止境,認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導學過程】環節一.教材感知一、改革開放的進程(1)確立(十一屆三中全會)①時間:②意義: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確定把黨和國家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作出了實行 的重大決策,實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2)發展:1、起步階段(注意兩個大脈絡:對內改革、對外開放)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 率先突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得以推行,鄉鎮企業迅速發展。1984年,黨的 ,標志著中國改革重點從農村轉向城市,企業改革邁出重要步伐。1980年,設立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 ,標志著對外開放邁出關鍵步伐。1984年,開放14個沿海港口城市。1988年,海南建省,并開辟為經濟特區。1990年,開發開放上海浦東。2、新階段:標志:1992年鄧小平 黨的十四大明確建立社會主義 目標。表現:①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就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部署。②2001年中國成功加入 。標志著我國對外開放達到 。③2003年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圍繞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了部署。3、全面深化階段2013年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 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 作用和更好發揮 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2013年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黨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 新格局。2、改革開放的意義四個改變:極大地改變了中國、中華民族、中國人民、 的面貌。三大飛躍: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 的偉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了從創立、發展到 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 的偉大飛躍。一個實踐證明: 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 ,是決定當代 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中華民族 的關鍵一招環節二.教材延伸1、改革開放的歷史背景。2、通過改革開放的進程總結出改革的特點。3、改革開放的正確性4、如何理解改革永無止境環節三.遷移運用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實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1982年,鄧小平在黨的十二大上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一鮮明主題。經過長期的不懈奮斗和接力探索,一個經濟社會比較落后的古老的東方大國,煥發出蓬勃生機與活力,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請選擇一個你感興趣的領域,搜集資料,與同學分享生活的變化,并分析發生這些變化的根本原因(2)某班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讓古老的東方大國煥發出蓬勃生機與活力的探究性活動。請寫出活動建議。環節四.當堂檢測1、《春天的故事》里有這樣一句歌詞: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這里的“詩篇”比喻的是( ?。?br/>A. 南方談話 B. “一國兩制” C. “兩個凡是” D. 科教興國2、習近平指出,改革開放在認識和實踐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開放中每一個新生事物的產生和發展,改革開放每一個領域和環節經驗的創造和積累,無不來自億萬人民的智慧和實踐。這啟示我們( )①實踐可以超越具體社會歷史條件②全面深化改革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③人民群眾是改革開放的主體力量④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在實踐和探索中推進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3、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40多年來,改革開放成為中國發展最顯著的特征,40多年來,我們解放思想、勇于創新,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攻克的難關,創造了令人矚目、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下列對改革開放認識正確的是( )A. 改革開放是我國的強國之路B. 改革開放是我國的立國之本C. 改革開放是我國的根本任務D. 改革開放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4、改革開放40多年的偉大實踐啟示我們,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當前我們要繼續把改革開放的旗幟舉得更高更穩,以更堅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深入。1980年,深圳經濟特區設立。目前,深圳是中國經濟中心城市。深圳經濟特區建立以來的實踐充分表明,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實現國家強盛、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A. 經濟建設 B. 發展生產力 C. 對外開放 D. 改革開放5、改革開放過程中的標志性事件包括( ?。?br/>①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②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③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④聯合國恢復中國合法席位A. ①②③ B. ①2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事實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改革開放永無止境,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習近平主席在2018年新年賀詞中強調,我們要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為契機,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將改革進行到底。2018年12月,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指出,改革開放鑄就的偉大改革開放精神,極大豐富了民族精神內涵,成為當代中國人民最鮮明的精神標識!偉大改革開放精神具有豐富深刻的內涵,包括革故鼎新的超越精神、披荊斬棘的革命精神、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只爭朝夕的追趕精神、敢闖敢試的攻堅精神、腳踏實地的務實精神、直面難題的擔當精神等。(1)請根據示例,把如表補充完整。標志性事件 發生年代 杰出領袖 指導思想辛亥革命 1911年 孫中山 “三民主義”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2)請分別簡述新中國成立和改革開放的歷史意義(3)歌曲《我和我的祖國》火遍神州大地。某校開展“我唱贊歌”系列活動,請你推薦兩首歌頌改革開放的歌曲。(寫出歌曲名字即可)(4)結合材料,為新時代的青年學生弘揚和踐行改革開放精神提出兩條建議標志性事件 發生年代 杰出領袖 指導思想辛亥革命 1911年 孫中山 “三民主義”新中國成立 1949年 毛澤東 毛澤東思想改革開放 1978年 鄧小平 鄧小平理論答案環節一:1、(1)1978年12月召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2)1.農村改革 十二屆三中全會 經濟特區2. 南方談話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世界貿易組織 新水平3. 深化改革 決定性 政府 對外開放新格局2、中國共產黨 強起來 完善 小康富裕 改革開放 必由之路 中國命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環節二:(一)改革開放的歷史背景1.政治上:以階級斗爭為綱領,導致政治混亂2.經濟上:左傾錯誤嚴重,出現徘徊中的前進。3.思想上: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最后確立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4.國際環境上:中美關系改善,中國的國際環境開始明朗化。(二)通過改革開放的進程總結出改革的特點1.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為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黨自覺主動地進行改革,說明了改革具有主動性。(主動性)2.我們的改革是漸進的,而不是像有的國家那樣一步到位的。(漸進性)(三)改革開放的正確性黨作出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是符合我國國情的,是符合我國發展規律的。(四)如何理解改革永無止境1.改革開放是關鍵一招實踐充分證明,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2、改革開放沒有完成時a.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永無止境,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b.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環節四:1. A 2.D 3.A 4.D 5.A6.(2)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終結了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欺凌中國人民的歷史,使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創造了前提條件,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現實道路。改革開放的歷史意義:①改革開放極大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②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了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正以嶄新姿態屹立于世界的東方。(3)《春天的故事》《好日子》等。(4)①弘揚改革開放精神,抓住機遇,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②踐行改革開放精神,立足實踐,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斗中書寫人生華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