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1我們身邊的地理一、教學目標:1、初步培養學生對地理的探索興趣,培養學生的求知欲,從而使學生注意身邊的地理知識、動態的地理知識、發展中的地理知識。2、通過各種途徑感知身邊的地理事物,嘗試從學習和生活中發現地理問題。3、理論聯系實際、靈活運用地理知識解釋、解決日常生活、經濟建設、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問題。4、使學生初步形成對地理的好奇心和學習地理的興趣。認識到地理知識就在大家身邊,學習地理知識,能增強自己的生活和生存的能力。二、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主要讓學生認識學習地理的基本方法,為后續的學習提供工具、指明途徑、打好基礎。本節內容的知識體系為:學會看地圖是學習地理的首要。要把許多地理事物盡收眼底,靠我們零打敲碎地觀察、識記是不容易做到的。在一般的情況下,個人不可能到過許多遙遠的地方,從而把地理事物完整的記錄下來。因此通過看地圖來知曉天下景物與事物,是人類認識地球與區域的“捷徑”。教材把地圖的學習安排在開頭,就是源于上述認識。教材從學生的視角出發,讓他們站在學校的最高建筑物上俯瞰學校的全貌,分別繪出學校的鳥瞰圖(把原有的景物描在紙上)、平面圖(用符號表示鳥瞰圖中的景觀)、地圖(加入方向、比例尺、圖例、注記等地圖組成要素)。學生對地圖的認識從感性到感性加理性,符合中學生的認知規律,自然就把學生對地圖的學習引到了地圖的組成要素——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上了。三、學情分析(一)學生基礎薄弱:學生全來自各個不同的小學校點,鄉完小的生源好一些,其它村完小的校點很多的學生還不識百字,在中學學習感覺很多很苦很累。 (二)對地理學科沒有興趣:大多數學生及家長都認為,中考的科目就是主科,地理學科不是中考學科,學不學沒多大關系,只要及格就行,久而久之,對主要學科興趣越高,對一般學科興趣很低,造成學生無心抓好一般科目的學習,師生都處于被動地位 (三)學生學法上的不恰當:地理學科不同于其他科目,必須利用地圖來學習,而學生會讀圖,識圖,填圖,用圖的只有三分之一,還有四分之一的學生不能獨立完成作業,學生考試“死記硬背”許多學生還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他們停留在“上課記筆記,下課背筆記,考試考筆記,考后全忘記”的應試教育的一套,還是不會“注意觀察”“思考理解”“識記聯想”“應用遷移”停留在“攙著走”,甚至“牽著走”或“推著走”的水平上,碰到不懂的問題,任其自然,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自己不會查找材料,不能獨立完成布置的任務,要靠老師,家長叮嚀才能完成。四、教學重難點:1、重點:讓學生從日常的學習生活中發現地理問題、提出地理問題,進而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2、難點:讓學生了解地理與日常生活、生產建設、風土人情的關系。五、教學方法:以學案為載體,實行小組教學形式,實施零距離課堂教學模式。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水平,創設情境(法),設置一些富有啟發性的問題,盡可能的讓學生參與(法)給學生提供動腦、動手、動口的機會,積極探究(法),發揮教師主導作用,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六、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出示學習目標:(約5分鐘) 1.通過創設情境導入:明天是周末了,假如你要到柳州新華書店去購買學習資料,并且你不知道新華書店在哪里。那么,明天你會用到或看到哪些相關的地理知識呢?(1、交通;2、天氣;3、地圖;4、風土人情等等)2.出示自學提綱:1)、解開地理之“謎”2)你知道的地理與日常生活有哪些關系?思考課本 P3 活動。3) 說說我們柳州的土特產。(螺螄粉、云片糕、奇石、棺材(工藝品----意為官財)、小蜜橘、甘蔗等)4)、你生活的地方主要以哪種農作物為主?與當地的土壤、氣候有怎樣的關系? (水稻、、甘蔗、紅壤、亞熱帶季風氣候) 5)假設有一片山林,要建一個家具制造廠,請你幫忙確定該廠應該建在山林旁邊還是靠近城鎮 為什么 6)如果你要建葡萄酒廠,考慮原料產地和銷售因素你會選擇在哪里建廠?(請注意: 1 、葡萄易變質;酒瓶易碎,重量加重)7)觀察課本是的圖片,說說自己知道的各國的體育運動。8)思考這P5的活動題。(二)、學生自主學習,自由討論,交流(約15分鐘)1、學生齊讀課文2、學生圍繞教師所提問題進行思考,合作討論3、教師巡堂并參與討論,作出一些提示4、師檢查學生自學進度,控制時間(三)、學生展示交流(約10分鐘) 1、教師圍繞教學重點提問檢查,學生作答。 (四)、教師點拔升華(約7分鐘)(五)、當堂檢測(約3分鐘) 你生活的地方主要有哪些水果?哪些是本地生產的?哪些是外地運來的?為什么當地不能生產?等等。七、課堂小結:(約2分鐘)今天我們學習了一些我們身邊的地理知識,今后我們還會碰到更多的地理知識,希望同學們能認真學好地理這一門功課,把我們所學的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更要把它運用到建設祖國中去,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美麗富饒。八、鞏固練習,達標檢測:(一)選擇題:1、請從以下活動中找出與地理知識有關的活動 ( )A、早睡早起 B、看報紙 C、修路、架橋 D、去醫院看病2、與草原關系不密切的活動是 ( )A、乳制品生產 B、放牧 C、生產皮毛產品 D、建核電站3、地理學可以直接指導人們 ( )A、解決全球性的人口、環境、資源問題 B、編制電腦程序C、用法律保護自己 D、觀看足球比賽4、“風調雨順,五谷豐登”說明氣候對什么的影響重大? ( )A、日常生活 B、農業生產 C、交通出行 D、工業生產5、李明說:“我們那里的小孩都會溜冰。”,李明是 ( )A、東北人 B、上海人 C、四川人 D、廣東人6、阿拉伯人的長袍多為白色,而且十分寬大,這種服裝主要是為了適應A、炎熱的沙漠氣候 B、潮濕多雨的氣候C、伊斯蘭教的審美觀 D、艱辛的居民生活7、面食是 的主食 ( )A、北方人 B、南方人 C、黎族人 D、壯族人(二)、綜合題8. 請將下列地理學家與他們的突出貢獻連線:①李四光 A.積累了大量的我國氣候資料②竺可楨 B.系統研究了我國的巖溶地貌③徐霞客 C.對我國河流進行了深入研究④酈道元 D.大陸漂移假說的創始者⑤魏格納 E.發現了中國的含油地層9.課本第五頁有個活動,提到貝貝和玲玲是在北京夏令營認識的,你參沒參加過夏令營,或者其他形式的旅游,都去過哪里?那些地方有什么東西令你印象最深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