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上冊勞動與技術教案一、熨衣服【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了解電熨斗的特點、構造和使用的一般知識。過程與方法:了解所熨衣服的纖維特點,掌握熨燙衣物的方法和注意事項。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通過對熨衣服的學習,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 引導他們去發現美、表現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讓他們學會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所熨燙衣服的特點和注意事項【教學準備】 蒸汽電熨斗一個,各種布料的衣物若干。【教學方法】 講解法、演示法、談話法、練習法【教學過程】1、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已經是六年級的學生了。明年你們就將成為一名中學生了,到時候你們將吃、住都在學校。你們將要自己洗衣服,當衣服不平整、起了褶子或者是穿久了,都需要熨一熨,這樣看起來才會更加好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怎樣熨衣服。(板書課題:熨衣服)2、學習新知:⑴在熨衣服之前,我們先要做好以下的熨燙準備:①了解所熨衣物的纖維特性;②了解熨燙的溫度;③在桌面上鋪一層棉毯,再鋪一塊潔凈的白布;④準備干、濕兩塊布;⑤在電熨斗的水箱中加入一定量的涼開水或純凈水;⑥根據熨燙衣物的種類將噴霧按鈕調溫旋鈕轉到對應的位置;⑦插上電源,當指示燈熄滅時即可進行熨燙。⑵練習熨衣服:①以小組為單位,分組讀課文,小組內討論、合作理解課文;②老師拿起一件衣服,邊熨邊講解步驟:單衣服: a、先將衣服翻過來; b、把衣縫熨平整; c、再熨衣服的正面; d、要壓,不要拉來拉去; e、邊噴水邊熨; f、衣服熨好后,用衣架掛起晾干。普通衣物: a、曬半干時墊上干布熨; b、順布紋熨; c、順逢平行推動;熨焦衣物的處理; a、棉織品:在焦處用鹽面輕揉一下就可 b、絲織品:用小 蘇打摻水調成糊狀涂于焦處注意事項: a、衣物干后才能熨燙 b、衣物有破洞時,先補后洗熨 c、一般的衣物,熨前不必晾干透 d、夏日,洗的不干凈的或末干就收好的衣物,日久會出現小霉點,先放在含醋的水里涮洗干凈,再熨 一下,霉漬就可除去。⑶課堂訓練: 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熨衣服的訓練。⑷鞏固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會了熨衣服,知道了熨衣服是要根據不同衣服的種類選用不同的方法。我們歸納一下襯衫的熨燙順序是:衣縫 袖子 衣領 后身 前身 前肩;褲子的 熨燙順序是:腰部 褲縫 褲腳 褲身,這些我們今后在熨衣物時要注意。⑸拓展活動:先小組(或個人)熨燙一件衣服,再討論:你在熨燙過程中發現了什么問題,如何解決?⑹作業布置: 回家后在家長的幫助下,親手熨燙衣物。二、布藝制作教學目標1、通過設計、制作布藝作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審美情趣。2、學習設計作品以及制作作品的設計思路和制作思路。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通過語言、文字和簡單圖樣表達設計的意圖。難點:進一步掌握作品制作的多種技巧。教學準備教具:錄像、ppt、圖片、固定工具(大頭針、雙面膠、夾子、針線)、 學具:針(一板針)、線(練習用線和與色布同色的線)、布料、裝飾品、填塞材料、固定工具(大頭針、雙面膠、夾子、針線)教學過程一、談話引入課題二、新授1、交流一下你打算做什么?為什么做這個?做了哪些準備了(畫、剪、裝飾、準備塞入的東西)?學生交流設計思路2、你們很了不起,雖然是第一次制作小布藝,但是大家設計的都很合理,設想的都很周到,給我的感覺是,萬事俱備就差一縫了!3、能告訴我你們打算用什么針法來縫制?理由?(復習針法)學生交流針法要點三、師教學指導:1、同學們喜不喜歡作“大家來找茬”的游戲呢?2、這里我給大家看一段視頻,這里有一個和你們一樣的孩子,他也在做小制作,可是他在制作的過程中錯誤百出,我要請同學們給他找找茬,同時說出你的理由哦。學生觀看視頻3、整理思路(1)布料正反面區分(2)布料固定(3)針法選擇(4)針距大小4、現在請同學們根據設計表給自己的作品制作設計一下相關事宜,避免操作時可能出現的手忙腳亂。學生進行制作,鞏固兩種針法四、交流評價1、同學交流評價表評價2、同學推薦優秀作品展示3、交流同學作品的優秀之處4、同學交流作品制作中的心得體會五、小結與拓展1、我們給小玩偶下面留了一個口子,我們可以用來做什么?2、分析老鼠制作的過程,以及方法,其中應該注意的技巧。三、學篆刻【教學目標】1、學會鑒賞肖形印的篆刻藝術,了解掌握肖形印的篆刻方法、步驟和刻制要點。2、感受篆刻傳統藝術的魅力,體驗篆刻樂趣,增強對中國篆刻藝術的熱愛。【教學重點】 篆刻的治印步驟及方法。【教學難點】 篆刻時如何把運刀的方向、角度與力度。【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篆刻工具材料、篆刻示范作品、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 學具準備:篆刻工具材料。【教學過程】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多媒體展示肖形印圖片,并播放中國古典音樂,使學生在優雅的環境中感受中國篆刻的藝術魅力。二、視頻導入,揭示課題: 用一段《老鼠嫁女》剪紙動畫視頻,感受動物形象的可愛,體會動物形象的特點。并展示課題:《篆刻體驗——肖形印》三、具體授課:1、肖形印的概念與分類。印面只有圖像并無文字的一種古代璽印。又名蠟封或畫像印。起源可上溯至戰國時期。用途和今天打在火漆上的印章類似。肖形印有銅、玉、石和陶質。銅肖形印多用失蠟法鑄造,上面帶有象形的圖案,凸出印背,印面則作凹入的相同圖案。只有用泥和蠟打在上面,才能看出其全貌,故稱之為肖形印或蠟封。據肖形印的不同花紋圖案,可分為 5類:人物類。有狩獵、生產、畜牧、車騎、舞蹈、雜技、音樂、戲劇、官吏、神話等。飛禽類。有鴿、雞、鴨、鳩、雁、孔雀、鶴、鸚鵡、鸞、鳳、鸛、鷺鶿、鵜鶘、鴛鴦、啄木鳥、鵝等。走獸類。有馬、牛、羊、駱駝、驢、騾、狗、貓、兔、鼠、猿、鹿、麋、馴鹿、獅、虎、熊、象、犀等。蟲魚類。有魚、龜、蛇、蜥蜴、蛙、蟾蜍、蝎、蜘蛛、甲蟲等。⑤其他類。有瓶、壺、香爐、琵琶等生活器皿,以及樹木、亭臺、宮闕等。2、肖形印的技法特點。 肖形印的圖案內容豐富,表現手法異常簡練,寥寥數筆,足傳神會意。制作可分為鑄、鑿 2種,早期的多為鑄制,東漢時有鑿刻者,多屬線刻。【導語】同學們想不想刻出屬于自己的一枚印章啊?好!那么,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刻制印章需要哪一寫工具材料?(教師展示實物介紹:篆刻刀、石料、砂紙、印泥等)3、教學重點——動物肖形印 教師通過實物投影儀展示示范作品——各種動物肖形印章,陽刻、陰刻都有。【導語】同學們請看一下,這幾方印方印章有什么不一樣?(白色字的印章叫陰刻;紅色字的印章叫陽刻。這是篆刻藝術的兩種表現形式。)4、通過多媒體展示各種動物肖形印章,充分感受其中特色。【導語】大家現在請拿起篆刻刀。這把刀拿在手上要怎么用呢?同學們以前都沒有接觸過,我們要學會刻印,怎樣用刀是關鍵。用刀的方法就叫做刀法,篆刻的刀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沖刀法,一種是切刀法。5、展示多媒體課件(視頻)——刀法:沖刀法、切刀法等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這兩種刀法。(播放專家有關刀法的講課錄像)6、讓學生運用篆刻刀嘗試切刀及沖刀的篆刻技法。7、學生討論兩種刀法的不同之處。后教師歸納總結。【總結】大家現在對于刀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了,但要提醒大家的是,用刀的時候要注意安全,特別是使用沖刀法的時候,用力不能太猛,不要石頭沒有被沖破,你的手卻被沖破了。所以我們在初次嘗試刻印時請盡量使用切刀法,切刀法比較容易掌握,而且更具有安全性。【導語】好了,很多同學都迫不及待地想自己刻印了,現在就讓我們來嘗試刻制一方肖形印章,也就是刻制圖形章。那么刻制一方肖形章要經過哪些步驟呢?8、肖形印章的刻制方法步驟: ①打磨石料。 ②印稿上石。 ③鐫刻。 ④修改。⑤鈐印。四、學習活動:(并輕聲播放古樂)學生實踐,教師巡視輔導。根據教師事先準備的復印材料或者請同學們臨刻課本上和其他資料上的肖形章作品,刻完后把印章蓋在紙張上交。(鼓勵創作)輔導要點:(1)、章法、刀法(2)、刻印步驟(3)、提示安全問題五、作業評價:1、學生展示作業,并進行自我評價。2、教師歸納肯定后當場獎勵書簽。四、做西菜教學目標:1、通過學習,使學生學會做幾種熱西菜,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習慣。2、培養學生在家主動幫助媽媽做家務的習慣。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介紹什么是西菜?2、板書課題:做西菜。二、學習新課。1、學技能。⑴先讓學生自己看課本上介紹的“湯羹” “蛋類西菜” 和“土豆蛋餅”的做法。⑵小組討論:①這三種熱西菜的原料和配料各需要哪些?②小組內介紹這三種熱西菜。③小組內討論自己還會做哪些熱西菜。2、班內討論交流:①在制作熱西菜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②在制作過程中,你是如何解決遇到的困難的?五、包餃子教學目標(1)了解包餃子的相關知識,掌握包餃子的基本方法。(2)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各種造型餃子的包法,在活動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思維、想象的能力和創造精神,感受勞動的樂趣。(3)培養學生耐心細致、不怕困難的勞動態度和珍惜勞動成果愛惜糧食的優良品質。教學難點: 各種造型餃子的包法課前準備: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準備拌好的餃子餡和餳好的面團、面粉適量,搟面杖每個小組一個,盛放餃子的盤子每組兩塊,筷子或勺子每人一雙(一個),面板每組一個,圍裙每人一條、濕巾、盛餃子的塑料袋。教學過程:(一)、揭示課題1、多媒體出示課題圖片:包餃子 同學們,看老師給大家帶來的這些餃子怎么樣? 那你會包餃子嗎?2、介紹經驗 誰能說一說你是怎樣包餃子的?(邀請包過餃子的同學介紹經驗) 聽了這幾位同學的講述,誰會包餃子了?看來,光聽同學說,就如同“站在岸邊學不會游泳”一樣,自然是學不會包餃子的。那我們應該怎么辦?(讓學生懂得得親自動手做一做才行。)3、做準備 那么,今天,老師就給大家提供了這樣一個場地,你們愿意動手試一試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可是,要想干好一件事,必須得做好準備,包餃子也是同樣如此。現在就請大家將包餃子前的準備工作做好。(二)、包餃子1、師生共同學習 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了一種包餃子的簡單的方法,不過我知道有的同學會包餃子,那你看我我們的方法一樣嗎?(1)拿起餃子皮手彎成窩形放入適量餡,(2)對折成半圓,捏牢中間,(3)由兩邊向中間封口,用雙手拇指和食指按住邊。2、學生自己在組內練習包3、討論交流在包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應該如何解決?4、師強調小結:(1)由于技術不熟練,放餡不能過多;(2)先捏中央,再捏兩邊,然后由中間向兩邊將餃子皮邊緣擠一下,這樣餃子下鍋煮時就不會漏湯了。5、學生再嘗試。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包出完整的餃子。6、學生欣賞 其實,包餃子的方法還不止這一種,老師還給同學們帶來了一些花樣餃子,想不想看啊?(出示課件:各種花樣的餃子)7、自主嘗試 這么好看的餃子,其實方法也是很簡單的,老師這里有每一種餃子的制作步驟,你想不想動手做一做呢?(嘗試著包不同造型的餃子。) 也可提示學生嘗試著根據自己的想象包出各種各樣的餃子,包出自己的創意來。(三)、成果展示(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讓學生將自己的勞動成果展示給同學們看,將自己的創意說給大家聽。(四)、總結 同學們,今天的活動你覺得有意義嗎?其實,每一次的勞動都有好多樂趣,只要我們能積極的在勞動中尋找、體味。對于今天包餃子來說,我想,如果我們再能親口品嘗到自己包的餃子,是不是更快樂的事情呢?我希望同學把包的餃子帶到家里煮熟后和家人一起嘗嘗,讓家也共同來分享一下我們的勞動成果。六、彩繪泥塑教學目標:1、通過學習,使學生學會做彩繪泥塑。2、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材料工具: 泥土,泥工板,泥箆,水粉顏料或廣告色,毛筆,砂紙,布片等。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 中國雕塑藝術歷史悠久,聞名中外。泥塑是雕塑的一種。彩繪泥塑形象生動,惹人喜愛。現在我們就學做彩繪泥塑。板書課題:彩繪泥塑。二、學習新課。1、動手制作。⑴煉泥。⑵定形體。⑶著色。俗話說“三分塑,七分彩”可見著色是很重要的一步。著色的步驟有: ①上底色。 ②涂膚色。 ③畫眉、眼、發。 ④畫外部、衣著服飾。 ⑤休整加工。 (2、“想好的小朋友,可以動手做了,如果有困難可以請同伴或老師幫忙!3、學生操作時,教師巡視。提醒督促學生,保持桌面,地面與衣服的整潔。4、活動小結: 1、介紹自己小組的作品,說說是怎么做的,為什么這么做。(視頻展示臺) 2、評選優秀作品,教師加以講評。七、小木工教學目標:1、通過對木工制品的觀察、分析,理解其制作原理,了解制作的一般工藝流程。2、正確運用木工工具,認真完成作品制作,并在實踐中不斷地改進、創新。3、培養認真負責的勞動態度、精確嚴密的技術活動習慣和嚴謹務實的科學精神。教學準備:教師:木工工具若干,范作(角尺、木凳、木蜻蜓、快艇模型等)學生:角尺、直尺、鉛筆、美工刀、鋸子、錘子、大頭針、木塊、砂紙、乳膠等。活動過程:1、出示范作,學生小組觀察。師:通過觀察,你了解了哪些東西? (形狀,結構……)師:誰能來試著說說這些制品是如何做出來的?學生交流2、教師介紹木工制品的一般制作流程,介紹連接木料的常用方法。制作流程:先設計后制作 連接木料常用方法: ① 膠合 ② 釘釘 ③ 榫接3、制作角尺。師:下面,我們就自己來制作一把角尺。師:做角尺需分幾步完成?學生交流 學生在紙上畫好草圖學生動手制作 教師從旁指導4、學生評價(1)組織學生互評 同組間互相評價自己組內組員的合作精神,動手能力等。(2)組織自評 說說自己在活動中的收獲和需改進的地方八、扎彩燈教學目標:了解彩燈是我國傳統的民間工藝品。了解扎彩燈的制作過程。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教學準備:竹條24根,紙繩、彩紙、膠水、鐵絲、電工鉗、剪刀活動過程:師講解彩燈是我國傳統的民間工藝品。并由此導入課題。出示范作,學生小組觀察。交流制作方法。教師介紹彩燈的一般制作流程:(1)扎骨架。(2)做燈衣(3)裝燈鉤,加彩穗師邊講便帶領學生操作。學生根據課本上的具體做法小組合作。教師巡視指導。學生交流欣賞作品。課外拓展:學生開動腦筋,自己動手選擇不同的材料,精心設計制作造型美觀、色彩鮮艷的彩燈。九、秋冬樹木的養護教學目標1、通過學習讓學生明白秋冬樹木的養護的方法,及這樣做的好處。2、從小養成愛護樹木,養護樹木的習慣。3、做一個樹木衛士,為綠化做貢獻。活動過程一、教師談話引入新課,我們怎么做才能使樹木溫暖過冬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秋冬樹木的養護。二、學習樹木在秋冬季節交替時的養護方法。1、秋后施肥2、11月初澆水培土3、修剪整枝4、用草繩包裹或用石灰水涂白樹木5、防治病蟲害。三、課外實踐與老師一起,對校園的樹木做實地養護,并記錄自己的實踐體會。十、紙橋模型設計與制作教學目標1.學習設計制作立交橋,能制作出一座立交橋紙模型。2.啟發學生自己動手設計制作立交橋紙模型,培養創新意識。3.在制作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團結協作的能力。教學準備1.課前準備。(1)班內分小組動手尋找資料,收集和了解近幾年來,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各種車輛不斷增多,交通越來越擁擠的有關信息。有條件的小組可以自己拍照或攝像,拍攝沒有建造立交橋的四岔路口擁擠情況以及造成的安全隱患和建造立交橋的四岔路口車輛的分流情況。上網查找各種各樣的立交橋的圖片。(2)教師將學生拍攝的照片或錄像整理。2.教師準備:錄像機、一組立交橋的圖片,剪刀、膠水、刻刀、直尺、投影儀、證書。3.學生準備:制作材料、剪刀、膠水、刻刀、直尺。教學過程1.放映同學們拍攝的錄像或照片,比較一下,說說交通擁擠帶來的隱患以及建造立交橋后交通的順暢,給人民群眾的出行帶來的方便。講解立交橋的作用。拿出同學們拍攝的照片觀看,加深印象。2.學生設計制作立交橋。(1)復習山線、谷線、剪切線的折剪方法。(2)學生分組設計一座立交橋,并畫出草圖來,教師展示一組同學們收集來的立交橋的圖片供學生參考。(3)讓學生分組自學,對照示意圖,將剪下的制作材料的各部件粘貼并試著組合。發現有看不懂或不理解的地方在小組內提出,共同討論,逐步完成立交橋的制作。在學生活動過程中,教師進行指點、輔導,幫助學生完成好作品。3.舉辦一次招標會。將學生制作的立交橋紙模型展示出來,每一組分別介紹自己設計的立交橋的特點,選出優勝的一組招標成功。 十一、橡筋動力模型賽車 教學目標:1、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初步了解橡筋賽車的簡單工作原理,懂得橡筋、螺旋槳等零部件在小車行進中所起的作用。2、讓學生在游戲中感受科學知識,提高技術意識。教學重點:賽車的制作與安裝。教學難點:配套材料的選擇。教學過程:一、看一看二、做一做下面是一輛橡筋賽車。仔細觀察一下,看一看這橡筋賽車是,怎樣連接在一起的。讓我們動手一起做個橡筋賽車吧。制作過程:1.橡筋賽車的連接步驟(1)準備一輛舊的玩具汽車(2)削一根木棍(3)準備一根橡筋2. 橡筋賽車的制作(1)將木棍截成30厘米長的一根。(2)在木棍上掛一個勾,再把皮筋固定好。把大家做好的木棍掛起來,評一評誰的木棍做得更漂亮。運用學過的基本方法還能制作處其他更新穎的木棍嗎?動手試一試。3. 把螺旋槳裝好比比誰的木棍部件設計、下料尺寸精確,插接牢靠,拉線距離間隔相等,車體平穩,整體效果好。三、評一評四、想一想在制作過程中,各組組長負責幫助解決疑難。完成作品后讓各組同學分別進行展示,最后選出優勝組和優勝同學。十二、制作衣架【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了解金屬衣架的基本結構。過程與方法:學習金屬衣架的制作方法,并能獨立制作。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動手制作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熱愛勞動、不怕困難的思想感情,讓他們學會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教學重點難點】:學習金屬衣架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項,并能獨 立制作。【教學準備】 金屬絲,細鐵絲,塑料吸管,鉗子。【教學方法】 講解法、演示法、談話法【教學過程】1、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已經是六年級的學生了。你們已經學會自己洗衣服,衣架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必備之物,衣架有著輕巧、牢固、光滑的特點,使用起來非常方便,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用金屬制作一個衣架。(板書課題:制作衣架)2、探究新知:⑴如果我們要制作衣架,應該考慮哪些問題?要做什么式樣的衣架?用哪些材料做衣架既好用又方便加工?要掛多大的衣服?在室內還是室外使用?⑵練習制作衣架:①設計:我準備制作一個金屬絲“8”字形衣架,在室外使用。這種衣架通風好,易晾干。②制作,老師邊講解邊示范: a、給金屬絲安裝塑料套管。 b、先握出兩個大小一樣的圓圈,像個“ 8”字形。 c、再握出掛鉤。 d、用細鐵絲將“8”字形交叉處纏扎結實。⑶課堂訓練: a、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分組制作金屬衣架,有不懂的地方小組內討論解決,教師巡視指導。 b、指學生上臺展示作品并做講解員為大家講述自己的制作過程。 c、同桌互相講解制作的步驟。⑷評比展示: 展示學生制作的衣架,由學生、老師進行充分的評價,以肯定學生的成果為主。通過評價可以激發學生的制作和創造熱情,為繼續開展學生的制作和創新活動激發興趣。評比可以從外形的美觀程度;各處結合的嚴密性;作品的牢固性及作品的創造性等方面進行。 ⑸拓展活動: 觀察老師手中拿的“W”型衣架,說一說,它的制作方法有那幾步?它給曬鞋帶來了什么 方便?你能設計出其他造型的衣架來嗎?畫出 簡要的設計圖并動手試一試。 ⑹作業布置: 回家后自己制作一個衣架,再把它送給自己的媽媽十三、節約能源教學目標:1.能通過資料分析,找出我國能源存在的主要問題,知道節約能源的方法。2.能大膽提出解決我國能源問題的方案(假設)。3.能堅持對家中用電量進行觀測,利用圖表記錄自己家中用電情況。4、能從調查結果中分析出自家用電過多的原因,能對各種浪費能源的現象提出相應的節能措施。教學重點:1、找出我國能源存在的主要問題,知道節約能源的方法。2、分析出自家用電過多的原因,能對各種浪費能源的現象提出相應的節能措施。教學難點:找出我國能源存在的主要問題,知道節約能源的方法。教學過程:一、導入: 同學們,上午好!我們大家都知道我國是一個地大物博、資源比較豐富的國家,但你知道我國的資源分布嗎?教師出示幻燈片介紹我國現有資源的狀況。二、學習新課:1、我國的能源問題 活動目標:(1)、能通過資料分析,找出我國能源存在的主要問題。(2)、能大膽提出解決我國能源問題的方案(假設)。 、(3)、能把本組的方案與其他組交流。 。活動過程:(1)、提出問題。我國是一個能源大國,有著豐富的能源資源,煤炭最占世界的66.8%,石油居世界第5位。但我國仍面臨眾多的能源問題,誰想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2)、閱讀資料,出示閱讀提示:我國面臨的能源問題是什么,用數字進行說明。指導學生閱讀資料,思考提出的問題。(3)、小組討論。 組織學生圍繞著“怎樣做才能解決這些能源問題”進行小組討論,并將討論的結果記錄在教材第69頁的記錄表中。 通過節約能源、開發新能源等辦法來解決能源問題,對小學生來說,節約能源可能更貼近他們的認知水平,怎樣節約能源是學生設計解決方案的內容,當然學生提到開發新能源會更好。鼓勵學生能夠針對發現的某一具體的能源問題,提出解決方案。(4)、交流結果。組織學生交流閱讀和討論的結果,使學生認識到解決能源問題,必須從節能開始。(5)、進一步設問:現實生活中人們的節能意識是什么樣的呢?過渡到下而的活動。2、生活中的能源浪費活動目標:(1)、找出人們日常生活中浪費能源的現象。(2)、能針對各種浪費能源的現象提出相應的節能措施。活動過程:(1)、教師講解:一些人認為能源是自己或單位花錢買來的,使用多少是自已的事,由此生活中出現的各種浪費能源的現象。(2)、出示課件,讓學生觀察圖中畫的是什么,他們是怎樣浪費能源的。提示學生,浪費能源的現象有兩種情況: a.像運行著的車輛、電器、燃燒的爐火沒有得到及時的利用就是浪費 能源 b.像冰糕、餅干、衣物、學習用品等在生產過程中曾經消耗過能源,這些物品沒有得到充分地利用也是能源浪費。(3)、學生討論,列舉生活中浪費能源的現象。 如不能隨手關燈、浪費學習用品和食物等,并將討論結果記錄下來。(4)、組織學生針對能源浪費現象找出相應的節能措施。全班同學共同出謀劃策,針對不同小組學生發現的每一浪費能源的現象提出節能措施,并引導學生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 三、作業:調查自己家中的用電量:1.提問:你知道自己家中每周用多少度電,每天什么時間用電最多,什么時間最少嗎 2.布置學生調查自己家中的用電量,要求學生做到以下幾點:(1)堅持在一周內每天在固定的時間查看、記錄家中電表的數值。查看時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用手接觸電表、開關等,最好在家長的幫助下進行。(2)根據記錄的數據,繪制統計圖,觀察一周內用電量的變化。學生練習如何繪制統計圖,并通過分析統計圖解釋統計結果。(3)統計家中常用電器的瓦數、使用時間.計算消耗的電量。3.分析出自家用電過多的原因,提出自家節約用電或其他能源的措施。四、總結:經過這一節課的學習、討論,明白了我國雖然能源資源豐富多樣,但我國面臨著人均資源相對不足,再者有很多能源是只要使用完了就再也沒有了。因此,除了可以開發新能源外,節約能源也是非常重要的。十四、電腦制作賀卡教學目標:1、通過學習,使學生學會用電腦制作賀卡。2、讓學生了解電腦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好處。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我們節日的時候總要給身邊的同學或遠方的親人朋友送張賀卡,以此來表達誠摯的祝福。用電腦制作賀卡,不僅新穎別致,色彩艷麗,而且還富有個性。今天我們學習怎樣用電腦制作賀卡。板書課題:用電腦制作賀卡二、學習新課。1、方法指導。⑴打開電腦,認識畫圖版。⑵在畫板上繪制賀卡。⑶步驟:按照課本第33頁—34頁的制作步驟學生操作。(4)做完后利用電子郵件發給同學或朋友。2、討論交流。⑴在制作賀卡的過程中,你是怎樣克服困難的?⑵你能使賀卡更美觀嗎?3、舉辦“小小賀卡傳真情”交流展示會,展示自己制作的電子賀卡。十五、聯想發明法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初步了解聯想發明法的基本知識與技能。2、激勵學生動手設計作品,并克服困難完成作品。教學重點:1、聯想發明法的基本思路。2、學生設計并展示作品。教學難點:搜尋聯想發明法和生產、生產的結合點。教具:燈片一張,錄相帶一段。教學步驟:一、教師談話引入新課1、師:同學們,通過學創課的學習,大家已經掌握了一些創造發明的知識技能;制作出了一些有價值的作品。今天,老師再教給同學們一種發明創造的方法。板書課題--聯想發明法。二、新授(一)聯系1、出示燈片。師:請同學們觀察,一條游動的魚;一種葉緣有齒的草;一條木船;一把鋸子。2、思考:它們之間有聯系嗎?若有聯系,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3、學生回答。4、教師:人在造船時借鑒了魚的外形和運行原理;魯班由草齒劃破皮膚而受啟發,發明鋸子。(二)聯想1、師:請同學們觀看錄像。思考,它們能給你什么啟示?2、放錄像。(僅有圖象,教師作解說,重點地方使用暫停鍵,讓學生注意觀察)3、學生談聯想 師:看了這些生物或物體在外形、運動姿勢、結構、原理上的特點之后,你能想到現實生活中的什么物品?為什么? 學生談聯想。(1)鳥 → 飛機。 師:鳥的哪些特點使你聯想到飛機?師:飛機既仿了鳥的外形又仿鳥的飛行原理,人們造出了比鳥飛行性能更佳的飛 機。(2)蝙蝠 → 雷達。 師:蝙蝠為什么能在空中自由飛行?(3)蜂鳥 → 直升飛機。 師:蜂鳥懸停空中采花粉有什么特點?師:人們受此啟發而發明直升飛機,懸停時,機翼不停地轉動。(4)雞蛋 → 薄殼結構的屋頂。師:若把蛋殼擴大,你想它有什么用途?4、學生觀看實物錄像片。 師:剛才同學們通過觀察生物(或物體)的外、運動特點、結構而受啟發聯 想到生活中的物品,這些物品是同學們比較熟悉的,你們想看一看嗎? 教師放錄相片,學生觀看。(A:飛機;B:雷達;C:薄殼屋頂。)5、總結發明技法(1)師:通過上述事例,說明觀察自然界的事物或現象,可以讓人們獲得啟發,發明出人們在生產、生活上需要的新產品或新技術。你認為這種發明技法,它的主要思考過程是怎么樣的?(教師可以提示:首先做什么?其次做什么?最后做什么?)(2)學生回答。(3)教師板書。(觀察 思考 仿造)(4)師:觀察:指察物體的外形、運動特點、結構,認識其原理;思考:這些特點在生產生活上能派上什么用途?稱為尋找啟示點;仿造:構思,設計,制作物品。(5)師:這種發明方法稱為(板書)聯想發明法。(三)舉例1、師:模仿生物或物體的特點,人們已經發明了許多在生產生活中需要的、適用的產品。到目前為止,你知道哪些物品是利用這種方法發明研制成的?2、學生舉例。三、創新師:回憶你身邊的生物或你認識的生物,它們哪些方面的特點能啟發你。請你試著利用它的一些特點,設計出一件或兩件人們在生產生活上需要的產品。(教師發給學生一張白紙,請學生把設計圖用彩筆畫在紙上,并給它取一個名字。)比一比誰的設計更適用、合理、新穎、獨特?1、學生設計,教師巡視,發現好的設計者。2、請部分學生上臺介紹作品的特點。A:教師先在黑板上貼一條雙面膠帶,用來粘貼學生的設計圖。B:學生依次用教鞭筆指著設計圖介紹自己作品的名稱、特點、用途。C:請學生拿起設計圖在座位上向同學介紹。D:請還未介紹作品的同學把作品圖向周圍同學介紹,讓他們了解你的作品。3、學生評議作品。A:師:聽了同學們設計作品的介紹,老師很受啟發,深受鼓舞。在此,老師對同學們取得的成績致以熱烈的祝賀!在這些作品中,你最喜歡哪些作品?為什么?B:學生評議。四、 小結:模仿不是人類最終的目的。模仿自然只是為了獲取啟發,生產出比自然界生物或物品性能更加優越的產品,但要把設計變成作品,在這個過程中還會遇到許多的困難、挫折。這就需要同學們發揚不怕失敗、勇于探索的精神,去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老師相信:勝利是屬于你們的!五、作業。課外把你的設想用普通材料做成一件物品,下節課進行展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