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2 洋流[課標要求]運用世界洋流分布圖,說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規律,并舉例說明洋流對地理環境和人類活動的影響。[核心來養]1、區域隊知:以特定區域為載體考查表層洋流的分布規律及其對自然環境的影響。2、綜合思維:從自然環境要素相互聯系的角度分析洋流對自然環境的影響。3、地理實踐力:觀察描述洋流的運動方向,培養探究意識和能力。4、人地協調觀:了解洋流對海洋污染的影響,樹立保護海洋的環保意識。[學情分析]高二學生已學過相關內容,但一些規律還未深入理解,故需一手抓核心基礎知識及其規律,一手抓能力以拓展提升。[重、難點]: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教學方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學過程]情境導入:播放視頻泰坦尼克號電影沉沒片段。設問:1、是什么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2、導致悲別發生的事物來自哪里 引入本節課、并板書標題:4.2水的運動一-洋流一.核心知識梳理1、洋流的概念及特點、概念關鍵詞:海水 常年 穩定 沿一定方向 大規模2.洋流的分類按成因分:風海流、密度流、補償流(水平補償流、垂直補償流)按性質分:寒流、暖流(注意方向、實質)3.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本部分要學生閱讀課文內容回答)①對沿岸氣候影響。②對海洋生物資源的影響。③對海洋航行的影響。④對近海環境影響。二.考點突破,探究提升.探究一:氣壓帶風帶對洋流形成的影響設計目的:理解風海流的成因。通過對比全球洋流分布圖和全球氣壓帶風帶分布位置關系進行突破,并拓展氣壓帶風帶移動對洋流產生的影響(如北印度洋季風洋流)等。總結歸納規律:1、環流方向:中低緯副熱帶海區(南半球逆時針、北半球順時針)北半球中高緯副極地海區(逆時針)2.洋流性質:大洋東岸(大陸西案):中低緯海區寒流,中高緯海區暖流大洋西岸(大陸東岸):中低緯海區暖流,中高緯海區寒流應用:將規律理想模式推廣到各大洋(北冰洋除外),識記具體洋流名稱。注意特例:北印度洋的季風洋流。探究二:洋流分布圖的判讀1、據圖判斷洋流所在的半球。2、據圖判斷洋流性質、流向及洋流的位置。(提示:依據不同緯度大洋兩岸洋流性質不同)3、依據流向判斷季節,依據水溫判斷溫度帶(提示:特珠洋流—北印度洋季風洋流)總結規律:(學生總結,教師點拔補充)應用:表層水溫判讀下圖是信風帶中的某海區水溫空間分布(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情況。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甲處的水溫可能為A.16.5℃ B.17.5℃ C.18.5℃ D.19.5℃2.圖示海區表層洋流性質和位置可能是A.暖流,北半球大洋東岸 B.寒流,南半球大洋西岸C.暖流,南半球大洋西岸 D.寒流,北半球大洋東岸(思路點拔:立體空間思維、類比洋蔥層理,判斷甲外圍等溫線數值應為19℃)答案為:1.D 2.C探究三,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洋流在生活中的應用案例分析案例1.摩爾曼斯克與符拉迪沃斯托克的緯度位量及結冰差異。案例2.英國豪華客輪“泰坦尼克號”沉船事件。案例3.二戰時,德軍潛艇神秘進出直布羅陀海峽,閃擊盟軍。案例4.世界第八大洲—太平洋垃圾大板塊。案例5.非洲西北部、澳大利亞西部、沙漠直到海岸、學生歸納洋流影響:(學生歸納,教師點評展示)從對氣候、海洋生物、航行安全、環境等方面分析。三、課堂小結四、作業布置課后限時分層練習五、收獲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