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認識地球(第二課時)教材分析:地球儀是本節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小學的課程中曾涉及到地球儀的相關知識,初中地理要求學生能夠運用地球儀,說出經緯線和經緯度的劃分,通過觀察地球儀來獲取地理信息。教學目標:借助教具,了解地球儀的基本構造;2、通過比較和歸納的方法總結經線與緯線、經度和緯度的特點。3、通過學習和制作地球儀,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地理問題以及地理實驗的基本技能。教學重點:通過比較和歸納的方法總結經線與緯線、經度和緯度的特點。教學難點:通過比較和歸納的方法總結經線與緯線、經度和緯度的特點。教學過程:導入:謎語。不是橘子不是蛋,用手一推他就轉。不要看他個子小,載著山河飛快跑。新課講解:1、對比地球和地球儀的異同:教師手持地球儀、ppt展示地球儀、學生打開地圖冊展示地圖的照片,比較地球和地球儀的不同。明確:大小、組成、形狀、標識的不同。2、同桌兩人在小地球儀中找出下列地理事物:地軸、南極、北極、赤道、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3、緯線和經線:(1)學生觀察地球儀、對比經線和緯線在形狀上的不同。明確:經線;連接北極和南極的半圓弧。緯線:與經線、地軸垂直的繞地球一周的圓圈,北極點和南極點除外。(2)通過ppt平面圖展示經線和緯線,指出經緯線指示的方向。明確: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3)通過展示地球儀,學生觀察經線和緯線的數量。明確:無數條。觀察經線和緯線長度的變化。所有的經線長度相等;緯線從赤道向兩極逐漸遞減。小結:經線 緯 線定 義形 狀長 度指示方向4、緯度(1)觀察緯度度數的變化有什么變化特點?明確:從赤道向兩級度數逐漸增大。(2)向北增加的緯度稱為北緯,用字母n表示,向南增加的緯度稱為南緯,用字母s表示。(3)在球上找出北緯30度、北緯60度,南緯30度、南緯60度。講解高中低緯度區的劃分。(4)找出特殊的緯線:赤道、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講解南北半球的劃分。拓展:緯度的來源。練習:讀出緯度度數并確認緯度區和半球位置。5、經度(1)觀察經度度數的變化有什么特點?明確:從本初子午線向東西兩側度數逐漸增大。(2)向東增加的經度稱為東經,用字母e表示,向西增加的經度稱為西經,用字母w表示。(3)展示俯視圖、觀察組成同一條經線圈的兩條經線度數有什么特點?明確:字母相反,和為180度。(4)找出特殊的經線:0度、180度、東經160度、西經20度。講解東西半球的劃分和東西經的劃分。拓展: 經度的來源。練習:讀出經度度數并確認半球位置。小組探究:他們在哪里?小明說他一腳踏著南半球,一腳踏著北半球,向東看到東半球,向西看到西半球,請問,小明在哪里?明確:小明位于赤道與西經20°的交界處小芳說她前面是北半球,后面是南半球,左面是東半球,右面西半球,請問她在哪里?明確:小芳位于赤道與東經160°的交界處課堂總結:學生說一說這節課學到了什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