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長沙職業學校教案授課題目 秦朝大一統格局的建立授課時間 第 3 周 周 三 第 5 節 課次 1課程類別 理論課 實訓課 理實一體課 課時安排 1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觀察時間軸、結合秦朝疆域圖及其歷史線索的梳理回顧秦朝的歷史格局;結合秦的統一,能夠正確認識秦統一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從秦末農民起義中認識到人民群眾對歷史發展的重要作用。 2、情感目標:認識秦實現大一統的意義,形成對祖國的認同感和正確的國家觀。教學重點 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及影響教學難點 專制主義集權制度的概念、政策措施,并具體分析其歷史作用與影響教學方法 通過學生表演課本劇,直觀展現當時的歷史,并引導學生帶問題思考,寓教于樂,更重要的是掌握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史學方法。 ②閱讀法、討論法、繪制示意圖法。教學過程設計教學環節 內容安排 旁注【新課導入】 復習舊知,“戰國七雄是指哪幾個諸侯國?后期哪個國家實力最強 ?戰國時期為什么秦國由弱變強了”啟發學生討論, 教師總結學生答案的基礎上,逐步引入新課。 【新課講授】 一、秦王掃六合 秦滅六國:講述秦王嬴政滅六國的經過,并配合電腦演示,按順序逐一讓六國從地圖上消失.以此幫助學生理解秦統一的策略“遠交近攻,各個擊破”的含義。強調秦朝統一的時間、都城。 提問:秦統一的歷史意義學生討論后回答 第二部分: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 通過設置完成標題填空的方式,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突出教師主導的作用。 (一)至高無上的皇權 講解皇帝稱號的來源,并對秦始皇畫像進行描述,讓學生直觀體會到秦始皇皇權的尊貴和不可僭越,從而得到對皇權的定位——至高無上。 引出“君主專制”的概念 (二)初成體系的中央官制 學生閱讀課本,找到秦朝中央官制的設置,在老師的幫助下列出中央官僚機構圖,了解“三公九卿”制度的結構和特點。最后完成對秦中央官僚制度的認識——初成體系。 (三)全面推廣郡縣制 由學生表演課本劇,從中得到分封制與郡縣制的區別認識到秦始皇推行郡縣制的原因,以及了解秦朝從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機構,概括秦將郡縣制作為地方政治制度的特征——全面推廣。 引出“中央集權”的概念 討論:秦始皇的功過。 (一)功:1.統一六國,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長期的分裂割據,開創了中國歷史上首次大一統的局面。 2.建立了一整套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國家制度,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3.書同文,車同軌。這些措施促進了各地區經濟、文化的交流,有利于鞏固國家的統一。 4.修萬里長城,對防止匈奴南下有一定作用。 (二)過:1.“焚書坑儒”給我國古代思想文化造成了巨大損失。 2.修萬里長城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速了秦朝的滅亡。 結論:功大于過。 練習:假如你是秦始皇,如何治國?請根據所學知識,寫幾點治國措施。 提示:1.儒家、墨家觀點:仁政、兼愛、非攻,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以德治國;2.道家觀點:無為而治,任其自然的消極治國; 3.法家、兵家觀點:加強法制建設,以法治國;加強人民軍隊建設,鞏固國防。 第三部分:對中央集權制度的認識 通過總結前面具體知識的學習,學生對從中央到地方,中央內部皇權與相權之間的關系有個大體的了解。 小組討論,解決專制主義與中央集權之間關系的問題,明確概念之后,進入正式的認識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這一環節。 引導學生對課本學思之窗等小字部分的閱讀,然后直觀打出多媒體的圖片、材料,由同學討論、總結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這一政治制度帶來的影響。最后引導學生總結升華主題,看清歷史的真相。 最后進行課堂小結,引出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的發展高峰時期,是同學們在時間觀念有大致的認識。 創設情境、故事導入課堂小結 1.掌握秦始皇統一中國的時間節點; 2.理解秦統一中國的意義; 3.分析秦為了加強統治所采取的措施; 4.評價秦始皇的功過。作業布置 完成課后自我測評(第21頁)板書設計六王畢 四海一 “秦王掃六合” 嬴政 功與過 大一統舉措 秦二世而亡教學反思生動的故事能演繹歷史,鮮活的知識能指導生活!只要我們多讀、多思、積極探究,你就會發現,歷史與生活一樣是豐富多彩、趣味無窮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