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堂教學設計【教學內容】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我的祖國》第2課欣賞課《春天的故事+東方之珠》。【教材分析】《春天的故事+東方之珠》是六年級上學期第一單元第2首欣賞曲目,《春天的故事》這首作品是在改革開放的背景下創作的,是文獻紀錄片《鄧小平》的主題曲。這是一首領唱與合唱的作品,引子和尾聲部分的合唱渲染了全曲的情感,用親切、平和的基調塑造了鄧小平的人物形象。歌曲主體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用陳述性的語氣講述了鄧小平南巡的事跡,歌詞通俗易懂,曲調流暢,委婉;第二部分節奏和情緒與第一部分形成對比,熱情贊美了改革開放帶來的新氣象。《東方之珠》這首作品創作于1986年,曾在香港,臺灣風行一時,后又傳唱到大陸。這首歌曲的曲調優美、情感質樸,從一個獨特的角度反映了兩岸三地人民對相國的熱愛和眷念,富有詩意。歌曲為4/4拍、三部曲式結構。A段比較深情。把東方之珠比作愛人,描繪了香港不夜城的形象:B段樂曲比較高亢,與A段形成性格的強烈對比,一系列三連音的運用,表現了中國人民的決心和力量。【學情分析】六年級學生生活范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發展,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但音樂欣賞課還是缺乏耐心的傾聽,學生最喜歡律動與音樂活動,在這兩方面表現非常好,樂譜知識的學習部分學生仍不是很感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應加強對這些學生的培養,利用生動活潑、富于藝術魅力的形式,鼓勵他們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以此來激發、培養、發展他們的興趣。對于五音不全的學生,可多鼓勵他們參與用課堂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以此來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教學目標】以2022年版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新頒布的課程目標為依據,圍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注重體現課程性質,重點反映課程理念,我們確立本節課的目標:(一)審美感知感受兩首作品的情感和意境,能結合自己的理解能力去鑒賞音樂。(二)藝術表現用簡單的哼唱主旋律(三)創意實踐能用肢體語言創意性的去表達歌曲所表現的意境和畫面。(四)文化理解了解中國的歷史,并能夠用歌聲表達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難點】(一)教學重點:1、感受歌曲的背景和思想。2、能夠從節奏、力度、旋律特點方面分析歌曲。(二)教學難點:1、能哼唱主旋律2、能用肢體語言表現樂段的意境和情緒【教學準備】多媒體、鋼琴【教學過程】激趣導入教師:同學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它是老一輩革命家經過浴血奮戰不怕流血犧牲打下來的江山,這些偉人為了中國的江山社稷付出了一生,今天我們就通過一首歌曲來感受一下他們的偉績?(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預設:聆聽音樂教師:同學們歌曲聽完了,里面講的“老人”是誰?“圈”是指什么?“春天”又指的是什么?大家討論回答預設:討論教師:歌曲里面講的“老人”是鄧小平“圈”是指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經濟特區。“春天”指的是改革開放。預設:討論教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欣賞的第一首歌曲《春天的故事》。書寫板書《春天的故事》【設計意圖:通過聆聽與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初步感知樂曲的意境,為后面的教學奠定基礎】二、聆聽音樂,賞析音樂(一)初步聆聽,感受歌曲教師:下面我們就再次聆聽這首作品,大家聽一聽這首歌曲的情緒和演唱形式是怎樣的?(播放音樂)預設:回答問題 贊美地、歌頌地 領唱、合唱教師:請大家再次聆聽音樂,判斷這首作品分為幾個部分?預設:聆聽音樂回答問題教師:下面我們欣賞“引子部分”,聽聽引子給你什么感受?預設:聆聽討論教師:下面我們跟著音樂哼唱一下預設:哼唱教師:下面我們學習欣賞“第一樂段”,想一想這段音樂講述了什么?表現怎樣一個畫面?預設:聆聽回答問題教師:下面我們學習欣賞“第二樂段”,想一想這段音樂講述了什么?表現怎樣一個畫面?預設:聆聽回答問題教師:我們聽一下尾聲,跟著音樂哼唱預設:跟著音樂哼唱教師:下面老師和學生合作,學生唱引子和尾聲,老師演唱中間部分預設:合作演唱教師:下面我們通過視頻來感受一下歌曲預設:欣賞視頻《春天的故事》教師:隨著中國的不斷強大和繁榮,很多文藝藝術家創作歌曲來表達對祖國的熱愛之情,這其中就包括流行歌曲《東方之珠》,大家先欣賞一遍,聽辨這首歌曲通過音樂傳遞什么情感?預設:聆聽討論回答問題教師:這兩首歌曲都見證了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下面我們跟著音頻試著哼唱一下第一段。預設:哼唱教師:通過哼唱歌曲帶給你怎樣的感受?預設:思念祖國,熱愛祖國【教學建議:作為欣賞的聲樂作品,教師要明確欣賞的目的,從聲樂作品的特點人手,再結合部分音樂實踐或相關內容對比欣賞,讓學生對不同的聲樂作品產生共鳴,增加學生對不同類型聲樂作品的認識。《春天的故事》這首歌曲除領唱與合唱表現形式外,還有獨唱和器樂演奏的形式,教師可以拓展相關資料讓學生對比欣賞,總結不同類型音樂在表現形式上的特點,尤其是利用聲樂作品主題進行器樂演奏的音樂形式具有的特點。《東方之珠》這首作品是一首通俗音樂作品,學生比較熟悉,教師可用更多的時間進行拓展數學。教師可以結合這首作品進行視唱教學,通過學生比較熟悉的音樂作品,鍛煉學生的視唱能力。】三、精彩演繹,自由暢想教師:下面我們找幾位同學上臺跟老師合作表演預設:上臺【設計意圖:通過上臺表演,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讓同學們體會舞臺的樂趣,讓同學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讓音樂教學面對全體學生,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教學當中來。】四、拓展思路,開闊視野教師:時代不同,藝術的創作方向也就不同,我們可以通過不同的音樂作品去觀察不同時代的發展與文化。我們當今有什么時代歌曲?預設:討論教師:欣賞,《不忘初心》《再一次出發》教師:總結【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對時代發展文化的了解,并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和自豪】五、結語教師引導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獲,教師總結。【板書設計】《春天的故事+東方之珠》領唱+合唱中速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3張PPT)《我的祖國》第一單元同學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它是老一輩革命家經過浴血奮戰不怕流血犧牲打下來的江山,這些偉人為了中國的江山社稷付出了一生,今天我們就通過一首歌曲來感受一下他們的偉績?同學們歌曲聽完了,里面講的“老人”是誰?“圈”是指什么?“春天”又指的是什么?“老人”是鄧小平“圈”是指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經濟特區。“春天”指的是改革開放。《春天的故事》大家聽一聽這首歌曲的情緒和演唱形式是怎樣的? 可以分為幾個部分?請大家再次聆聽音樂,判斷這首作品分為幾個部分?“引子部分”談談感受,并哼唱旋律欣賞“第一樂段”,想一想這段音樂講述了什么?表現怎樣一個畫面?下面我們學習欣賞“第二樂段”,想一想這段音樂講述了什么?表現怎樣一個畫面?我們聽一下尾聲,跟著音樂哼唱師生合作隨著中國的不斷強大和繁榮,很多文藝藝術家創作歌曲來表達對祖國的熱愛之情,這其中就包括流行歌曲《東方之珠》,大家先欣賞一遍,聽辨這首歌曲通過音樂傳遞什么情感?這兩首歌曲都見證了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下面我們跟著音頻試著哼唱一遍。第一部分整體表演時代不同,藝術的創作方向也就不同,我們可以通過不同的音樂作品去觀察不同時代的發展與文化。我們當今有什么時代歌曲?單擊此處添加副標題內容后會有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00403001.mp3 00503001.mp3 792f983ba705d03f74195c6e82ec665b.mp4 889ee751c9c05bfafe3e3d9ddfdaeb9b.mp4 c15956d6ba068cc5bcedb922ccbc9cb7_6382.mp4 【2022年新課標】人教版音樂六年級上冊-《春天的故事、東方之珠》課件.pptx 【2022年新課標】人教版音樂六年級上冊-《春天的故事、東方之珠》課堂教學設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