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古代歐洲文明希臘羅馬古典文化【導讀】本課是統編教材《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古代歐洲文明第6課《希臘羅馬古典文化》。本課向上承接前兩課,了解古代希臘、羅馬的發展歷史,是學習古希臘羅馬在文化上取得輝煌成就的前提;向下聯系第14課,文藝復興運動采取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方式,并對其進行一定的繼承,這里的繼承實際就是希臘羅馬古典文化折射出的“人文精神”,這為教學立意的確立找到了一條重要的線索。本課的內容標準是“以建筑藝術、公歷等為例,初步認識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成就”,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在讓學生了解建筑藝術、公歷等基本史實的同時,更要使學生認識到希臘羅馬古典文化取得本課學習四部分內容:“文學和雕塑”“建筑藝術”“哲學和法學”“公歷的緣起”。本課先總述希臘、羅馬輝煌的文化成就,然后重點介紹了“文學和雕塑”“建筑藝術”“哲學和法學”“公歷的緣起”四部分內容。從希臘神話到《荷馬史詩》,從人物雕塑到著名建筑遺址,從“原子論”的提出到對人類社會的思考,從《十二銅表法》的頒布到形成完整的法學系統,從“儒略歷”的誕生到不斷調整沿用至今的公歷,共同構筑了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繁盛景象。【課題與課時】人民教育出版社版《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6課希臘羅馬古典文化 (1課時)【課程標準】知道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上的希臘城邦和羅馬共和國,了解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成就,以及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對文化傳播和交流的作用。【學習目標】通過學習教材和材料分析知道《荷馬史詩》是世界文學寶庫的瑰寶;結合圖片掌握希臘在雕塑上的成就。2.結合課本圖片能知道古希臘建筑藝術的基本特點和典型代表。學會根據課文內容制作表格,歸納出希臘古典文化的主要成就。3.通過學習教材和分析史料能知道這一時期的哲學代表人物;知道法學是羅馬人最偉大成就之一。4.欣賞希臘優秀的文明成果,感受古希臘文明的魅力,體會人類文明的豐富多樣性,繼承古希臘人求知探索的精神。【評價任務】1.完成任務一(檢測目標1、4)2.完成任務二(檢測目標2、4)3.完成任務三(檢測目標3、4)【資源與建議】1.本單元的主題是“古代歐洲文明”,而其中包括希臘城邦和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城邦和羅馬帝國、希臘羅馬古典文化,而古代亞非文明在之前就有所學習,已經有一定的學習經驗,同學們對于歷史研究的常用方法也有所掌握。2.本課教學可以按以下的邏輯順序進行:“第 一篇章 神秘之美——文學雕塑、第二篇章 理性之美——建筑藝術第三篇章 、第四篇章睿智之美—— 哲學、法學和歷法”的相關內容。3.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成就是本課的重點,掌握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成就,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主要特點是本課的難點,通過任務一、任務二、任務三突出重點,通過任務三突破難點。設計說明:本環節首先要讓學生明確所學內容在本單元中的地位與作用,進而構建學習框架和學習的邏輯順序,了解重難點并明確學習任務,突破重難點。【學習過程】一、導入新課“輝煌屬于希臘,偉大歸于羅馬!”這是美國詩人愛倫·坡的名言,這顯然是對古希臘和古羅馬取得成就的贊揚。古希臘和古羅馬作為西方文明的發源地,留下了哪些寶貴的文化遺產呢?它們的文化又有什么特點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去探尋吧!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6課:希臘羅馬古典文化。二、新課講授第 一篇章 神秘之美——文學雕塑任務一:閱讀教材、研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材料展示:材料一 希臘神話是原始氏族社會的精神產物,是歐洲最早的文學形式。它大約產生于公元前8世紀,在古希臘原住民長期口頭相傳并借鑒了流傳到希臘的其他各國的神話的基礎上形成基本規模,分為神的故事和英雄傳說兩部分。材料二 《荷馬史詩》相傳是由古希臘盲詩人荷馬創作的兩部長篇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統稱,是他根據民間流傳的短歌綜合編寫而成。《荷馬史詩》具有文學藝術上的重要價值,它在歷史、地理、考古學和民俗學方面也提供給后世很多值得研究的東西。教師提問:古希臘文學的主要形式是什么?有什么特點?《荷馬史詩》有何歷史價值?(指向目標1、4)提示:主要形式:希臘神話。特點:“神人同形同性”。歷史價值:《荷馬史詩》是寶貴的文學遺產,也是了解早期希臘社會的主要文獻。2.圖片展示:圖1 圖2教師提問:圖1和圖2分別是希臘雕塑中的哪一作品?(指向目標1)提示:圖1:《擲鐵餅者》,希臘雕塑藝術中的杰作之一。圖2:奧林匹亞神廟中的宙斯像,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第二篇章 理性之美——建筑藝術任務二:閱讀教材、識讀地圖和研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圖片展示:提問:上圖是希臘、羅馬著名的建筑遺址,請同學們說出它們的名字。閱讀教材內容,分析古羅馬建筑與古希臘建筑相比,有什么不同?(指向目標2、4)提示:圖1是雅典帕特農神廟,圖2是羅馬大競技場,圖3是羅馬引水道工程,圖4是羅馬萬神廟。不同:羅馬建筑吸收了希臘建筑的特點,并有所創新,如石拱門、穹頂等,既堅固結實,又華麗宏偉。2、列表歸納古代希臘的主要成就(指向目標2)第三篇章 睿智之美—— 哲學、法學和歷法任務三:閱讀教材、識讀地圖和研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材料展示:材料一 德謨克利特,出生在色雷斯海濱的阿布德拉(商業城市),古希臘偉大的唯物主義哲學家,率先提出原子論。材料二 德謨克利特認為,萬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虛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物質微粒,虛空是原子運動的場所。人們的認識是從事物中流射出來的原子形成的“影像”作用于人們的感官與心靈而產生的。材料三 蘇格拉底,古希臘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公民陪審員。蘇格拉底和他的學生柏拉圖,以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并稱為“古希臘三賢”,被后人廣泛地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材料四 亞里士多德,古希臘人,世界古代史上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稱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圖的學生,亞歷山大的老師。馬克思曾稱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哲學家中最博學的人物,恩格斯稱他是“古代的黑格爾”。提問: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歸納古希臘在哲學方面的主要成就。(指向目標1)提示:①德謨克利特提出“原子論”。②蘇格拉底的思考轉向人類社會,他指出,求得知識的最好辦法是有系統的問和答;他還主張人應該“認識你自己”,這對認識人的內心世界具有重要意義。③亞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創立了邏輯學等新的學科。2.課件出示《十二銅表法》的相關內容。第3表:債權人可將無力償還的債務人,交付法庭判決,直到將其戴上足枷、手銬,甚至殺死或賣之為奴。第5表:死者的財產需按其遺囑進行處理。第8表:凡故意傷人肢體而又未能取得調解時,則傷人者也需受到同樣的傷害;不過,如有人打斷自由人的骨頭,他須償還300盎司罰金;如被打斷骨頭的是奴隸,罰金可以減半。第11表:禁止貴族與平民通婚。教師提問:閱讀教材第29頁正文第二段內容并結合材料內容分析,《十二銅表法》在羅馬法制建設上的作用是什么?(指向目標2)提示:《十二銅表法》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是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的淵源。3.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29頁正文第三段內容并結合材料,概括指出羅馬法在當時的作用和對后世的影響。(指向目標2、3)羅馬法具有資本主義發展初期所需要的現成法律形式,是現代資本主義法制的先聲。世界資本主義的發展與羅馬法的復興密不可分。自19世紀以來,歐洲大多數國家皆以羅馬法為法制基礎,制定本國的法律制度,如《法國民法典》《德國民法典》等。現在許多國家的陪審團制度、律師制度和某些訴訟原則均直接源于羅馬法。 ——引自《歷史·必修I政治文明歷程》(岳麓版)(學生思考,各抒己見)師生歸納:規范了當時的社會秩序,維系了羅馬帝國的統治。成為現代資本主義法制的先聲,成為近代資本主義立法的基礎;現代的陪審團制度、律師制度和一些訴訟原則都源于羅馬法。(四)公歷的緣起材料展示:材料一 儒略歷是由羅馬共和國獨裁官凱撒采納數學家兼天文學家索西琴尼的計算后,于公元前45年1月1日起執行的取代舊羅馬歷法的一種歷法。儒略歷中,一年被劃分為12個月,大小月交替;四年一閏,平年365日,閏年366日(在當年二月底增加一閏日),年平均長度為365.25日。由于實際使用過程中累積的誤差隨著時間越來越大,1582年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頒布、推行了以儒略歷為基礎改善而來的格列高利歷,即沿用至今的公歷。材料二 公元,即公歷紀元,原稱基督紀年,又稱西歷或西元,一種源自西方社會的紀年方法。它是由意大利醫生兼哲學家里利烏斯對儒略歷加以改革而制成的一種歷法。1582年,時任羅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準頒行。提問: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簡述一下羅馬歷法的由來和發展。(指向目標1)學生討論得出結論。提示:古埃及人的太陽歷→羅馬歷法→儒略歷→基督教歷法。設計說明:本課設計主要突出的是真實情境的創設(識讀地圖、史料實證、設計問題),層層剖析,由淺入深,培養論從史出、無證不信、實事求是的史證意識,提升史料實證、歷史解釋素養。【檢測與作業】1.下列早期人類文明成就屬于古希臘建筑藝術的是( )A.獅身人面像 B.帕特農神廟 C.云岡石窟 D.《擲鐵餅者》2.古希臘著名行學家蘇格拉底說:“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訴人們答案,而是向他們提問。”下列屬于蘇格拉底的核心思想的是( )A.主張“仁”和“禮” B.主張“認識你自己”C.提出了“原子論” D.創立邏輯學等學科3.下列屬于希臘古典文化成就的是( )A.《荷馬史詩》 B.《十二銅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 D.“儒略歷”4.馬克思曾稱他是古希臘哲學家中最博學的人物,恩格斯稱他是“古代的黑格爾”。他是( )A.德謨克利特 B.蘇格拉底 C.柏拉圖 D.亞里士多德5.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荷馬史詩》是古希臘著名的英雄史詩B.《擲鐵餅者》是希臘雕塑藝術中的杰作C.阿基米德被譽為“百科全書式”學者D.雅典的帕特農神廟是典型的希臘風格的建筑6.建筑被稱為“凝固的藝術”。五一假期小李去參觀了以下建筑,你認為他旅游的主題是( )A.探訪阿拉伯清真寺的奧秘 B.領略古希臘古羅馬的風情C.探秘尼羅河畔的古老建筑 D.尋覓釋迦牟尼走過的足跡7.古希臘思想家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和中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大體處于同一時期。古希臘先哲和中國“諸子百家”相同的歷史貢獻是( )A.開啟了西方的人文主義精神 B.為諸侯爭霸提供了思想基礎C.構筑了所處時代的文化繁盛 D.推動世界完成了近代化轉型8.一些杰出人物在歷史上創造了卓著的文化成果。下列歷史人物與其文化成果的搭配,正確的是( )A.亞里士多德——提出“原子論” B.德謨克利特——創立邏輯學C.柏拉圖——編寫《法里概要》 D.蘇格拉底——主張“認識你自己”9.“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是他的名言。他對許多學科都有貢獻,還創立了邏輯學等新的學科,被譽為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他就是古希臘著名學者( )A.蘇格拉底 B.亞里士多德 C.德謨克利特 D.亞歷山大10.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評價古典希臘城邦時說:“不應看它哪些沒有做到,而應看它做了什么。自由探索的精神、民主政體的理論與實踐,多種形式的藝術、文學和哲學思想,對個人自由和個人責任心的強調——所有這些構成了古典希臘留給人類的光輝遺產。”下列關子古希臘留給人類的“光輝遺產”中哪一項是“它沒有做到的”( )A.政治:全體成年男性公民共享政治權利和義務B.藝術:有可容納近8萬名觀眾的大競技場C.文學:留下著名的文明遺產《荷馬史詩》D.哲學:德謨克利特提出原子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