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0.1 極地地區【學習目標】1.閱讀圖文資料,在地圖上找出南北極地區的地理位置、范圍,歸納在極地地區判別方向的方法。2.通過案例對比分析南北極地區的自然環境差異及其原因。3.閱讀圖文資料,說出極地地區科學考察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教學重難點】重點:南極地區與極地地區的自然環境特征,方向判斷。難點:極地地區的方向判別。【教學方法】讀圖指導法、講授法、活動探究法。【教學過程】新課導入:某雜志社發出南極考察活動招募宣傳,將組織成員赴南極進行考察,他們將乘船穿越呼嘯的德雷克海峽,探秘這片神秘的地方。你認為他們需要提前準備哪些物品以及必備哪些知識呢?新課講授:極地地區包括南極地區和北極地區。一、獨特的自然環境1.在世界地圖中指出兩極地區的地理位置。引導學生在世界地圖上找到北極圈和南極圈,從而找到兩極地區的位置。(北極地區主要位于北極圈以北,南極地區主要位于南極圈以南)2.觀察地球極地俯視圖,說出極地地區的范圍。建議:此環節可以借助地球儀,學生通過觀察地球儀兩極地區的俯視圖,通過轉換觀察視角,直觀的認識極地地區的范圍。在極地俯視圖中,畫出北極圈和南極圈,找到極地地區的范圍。(南極地區包括南極洲及其周邊的海域。北極地區班闊北冰洋大部分及其周邊的亞洲、歐洲、北美洲部分地區。)3.觀察地球極地俯視圖,識記南極地區周邊大洋與北極地區周邊大洲的名稱及位置。4.對比南極地區和北極地區的自然環境特征。氣溫 降水 風速 代表動物南極地區北極地區5.結合所給資料,探究南極地區比北極地區冷的原因。材料:南極地區與北極地區氣溫、平均海拔對比數據;南極地區與北極地區俯視圖。(①南極地區冰層厚,海拔高,氣溫更低;②南極地區地表被白色的冰蓋覆蓋,白色反射太陽光強;③南極地區以陸地為主,北極地區以海洋為主。)通過所學知識,回答新課導入問題。若參加南極科考站,需要提前準備哪些物品?(學生自由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如沖鋒衣、擋風鏡、帽子、手套、沖鋒靴、藥品等)過渡:做好出發前準備工作后,開始前往南極地區參觀科學考察站。二、科學考察的寶地極地地區獨特的自然環境,成為了科學考察的寶地。目前我國在極地地區已經建成的科學考察站有5個,分別是長城站(1985.02.14)、中山站(1989.02.26)、黃河站(2004.07.28)、昆侖站(2009.02.02)、泰山站(2014.02.08)。第六個科學考察站羅斯海新站正在建設中,預計2022年建成。1.在極地地區俯視圖中,分別找出我國5個科考站的位置。出示北極地區俯視圖,在圖上找黃河站;出示南極地區俯視圖,在圖上找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和泰山站。2.仔細觀察5個科考站的位置,回答下列問題。(1)已建成的5個中國科考站中,只有一個科考站位于北極地區,請說出它的名稱。(黃河站)(2)說出沒有極晝極夜現象的中國科考站名稱。(長城站)點撥:位于極圈以內有極晝極夜現象,極圈以外沒有極晝極夜現象。長城站位于南極圈以外。(3)說出昆侖站位于長城站的方向。(東南方向)方向的判斷是重點,也是難點,需要詳細講解。在講方向判斷環節,需要強調以下知識點:①A位于B點的什么方向,是由B點為參考點;②北極點是地球的最北端,南極點是地球的最南端;③緯線指示東西,經線指示南北。④地球自轉方向,北逆南順。3.探究南極地區科考站建站時間都選擇在2月份的原因。此環節需要指導學生觀察南極地區和北極地區氣候統計圖,關注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坐在的月份。(南極地區2月份為暖季,此時有極晝現象,白天時間長,氣溫稍高,熱量較高,有利于建設科學考察站。)4.探究泰山站主樓建筑架空離地設計的原因。(南極地區冬季經常刮起大風,主體建筑架空離地,避免了在迎風的一面出現飛雪堆積甚至掩埋。)5.說出兩極地區科學考察的重要意義。此環節可以引導學生仔細讀南極地區與北極地區俯視圖圖例,說出南極地區和北極地區主要的資源,引出極地地區資源豐富。①開發極地地區的資源(石油、天然氣、煤、鐵等),用以緩解資源緊張局面;②極地考察的能力是一個國家科研能力和綜合國力的體現。過渡:在參觀科學考察站時,我們會發現科考人員生活中所產生的生活垃圾都要進行嚴格的處理,對于考察站上不具備條件處理的廢棄物、不能燃燒或燃燒時產生有害物質的塑料等垃圾,需要盡量減少體積,比如玻璃瓶要打碎、易拉罐要壓扁,垃圾要妥善保管,待船運回國內處理。這些都是為了還南極地區一個干凈的環境,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三、極地地區的環境保護1.說出下列圖片反映的環境問題并簡要說明原因。分別展示捕鯨、受漏油污染的海鳥以及北極熊的圖片。(①生物多樣性減少,原因:濫捕濫殺;②海洋生態環境受到污染,原因:石油泄漏,礦產資源的開發等;③冰川融化,原因:全球氣候變暖)2.為保護最后一塊凈土,請你提出合理措施。(參考答案:①簽訂與制定條約,進行國際間合作,和平利用,共同保護生態環境;②加強個人的環保行為,如垃圾分類回收、綠色出行、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等。)課堂練習:見作業設計。課堂小結:本節課我們深入學習了一個特殊地區——極地地區。通過對比南極地區與北極地區,掌握了南極地區與北極地區獨特的自然環境,深入了解了我國的極地科學考察站,同時對極地地區目前出現的環境問題有了進一步認識,并提出了相應措施。作業布置:完成配套課后練習。【板書設計】【課后反思】本節課極地地區的自然環境是重點,學生掌握相對較好。但是對于極地地區的方向判斷,既是重點也是難點,在極地俯視圖中,方向的判斷對于學生來說存在一定的難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