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民版《綜合實踐實踐活動 勞動與技術》八年級 教學設計課題 第一課 枇杷 單元 四 學科 勞動教育實踐 年級 八教材分析 本課在學習中認識枇杷,了解枇杷的種植技術,了解枇杷的管理方法,培養學生熱愛勞動,增強勞動實踐意識,加深對勞動創造生活的認識。學習目標 1、認識枇杷;2、了解枇杷的種植技術;3、了解枇杷的管理方法;4、培養熱愛勞動,增強勞動實踐意識,加深對勞動創造生活的認識。重點 了解枇杷的種植技術;難點 了解枇杷的管理方法;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出示圖片(枇杷的圖片)枇杷是我國南方特有的果樹。枇杷秋日養蕾,冬季開花,春來結子,夏初成熟,承四時之雨露,為“果中獨備四時之氣者”。枇杷果肉柔軟多汁,甜酸適度,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等多種營養物質。板書課題 觀看枇杷圖片 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引出與本課題相關的話題,啟發學生,為后文鋪墊。講授新課 一、認識枇杷(一)枇杷是薔薇科枇杷屬中的一種植物,為常綠小喬木,有生長快、結果早的特點。枇杷四季常青,樹冠呈圓狀,樹干頗短,一般樹高3~4m。葉厚,深綠色,背面有絨毛,邊緣呈鋸齒狀。因果子形狀似琵琶樂器而名。(一)枇杷的種類1、枇杷有數百個品種,按果肉顏色可分為紅砂和白砂兩類。紅砂類果肉橙紅或橙黃色,味甜酸,果皮厚,肉質稍粗;白砂類果肉乳白色或黃白色,汁多、味甜,果皮薄,肉質細軟。2、小資料四川省枇杷優良品種大五星枇杷,屬紅砂類,系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 1987年通過實生選種育成的優質枇杷新品種,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枇杷育種上取得的重大成果。因其臍部呈大而深的五星狀,故命名為大五星。由于其品質優果形大,在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上獲銀獎(枇杷類最高獎)),有“枇杷之王”的美譽。故有“世界枇杷之鄉在中國,中國枇杷之鄉在龍泉”的說法。3、知識拓展(1)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是薔薇科蘋果亞科枇杷屬的常綠喬木植物。小枝粗壯,有繡色或灰棕色的茸毛,葉片呈倒披針形,葉柄有灰棕色茸毛;圓錐花序頂生,花萼筒呈淺杯狀,果實呈球形或長圓形。枇杷是潮州地區重要的水果產品之一,花期在10-12月,果期在5-6月。 枇杷最早記載于《莆田縣志》:“枇杷,夏初成熟,色黃味酸”,因其葉形似琵琶而得名。 (2)枇杷原產于中國四川、湖北一帶,現分布于長江流域以南,多在低山丘陵及平原地區栽培。枇杷適宜溫暖濕潤的氣候,在生長發育過程中要求較高溫度,較耐鹽堿,喜排水良好、富腐殖質的中性或酸性土壤。枇杷的繁殖方式包括種子繁殖、扦插繁殖及嫁接繁殖。 (3)枇杷營養豐富,可作為水果食用,具有止渴、潤燥、清肺、止咳等功效,《本草綱目》中記載:“枇杷葉氣薄味厚,陽中之陰,治肺胃之病”,枇杷葉也可用來治療胃病。 早在西漢時期中國就開始栽培枇杷,到唐代已極為普遍,白居易有詩“淮山側判楚江陽,五月枇杷正滿林”,寫出了枇杷盛栽的景色。也是從唐宋時期開始,枇杷就被看做高貴,美好,吉祥,繁榮的美好象征。(二)枇杷的生長環境1、枇杷生長發育受所處的環境氣候的影響非常明顯。枇杷喜光,喜溫暖氣候和肥水濕潤、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嚴寒。2、溫度。枇杷生長要求年平均氣溫一般不得低于12 ℃,最適宜生長的年平均氣溫在15 ℃以上,最低溫度在-3~-5℃以上。枇杷不耐高溫,氣溫35℃以上時,根系生長停滯,幼苗生長不良,果實易萎縮。降雨。枇杷喜歡濕潤,要求年降雨量在1000~1 500 mm。光照。枇杷適宜在相對充足的光照環境中生長,因此在營養生長階段需對其長勢進行合理的控制,既要保證生長的需要,又要避免由于過分強壯而造成遮光蔭蔽現象的發生。土壤。枇杷對土壤有較好的適應性,除石灰土和沙土外,其余土壤均可種植。特別以土層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機質、排水良好、pH6左右的沙質土壤為宜。活動(三)請利用課外時間調查當地的枇杷品種,做好調查記錄。分析:1、枇杷的品種很多,通常可根據果肉色澤與果實形狀分類。2、根據果肉色澤可分為紅肉類(紅沙類)及白肉類(白沙類),前者有余杭的大紅袍、夾腳、寶珠、五兒等,后者有浙江余杭的軟條白沙、黃巖洛陽青及江蘇吳縣的照種等;3、紅肉類生長強健,產量高、果皮厚、耐貯藏,適于制罐及加工;白肉類則果皮薄,肉質較細,但生長較弱,產量低、宜鮮食。4、根據果形可分圓果類與長果類,前者核多,后者核少。明確:(1)文宮枇杷產地位于四川仁壽二峨山南麓,以其“果大、色艷、皮薄、肉厚、柔軟、汁多、味美、質密” 著稱。(2)文宮枇杷單株產量高、果實碩大、含糖量高、風味獨特,具有很高的營養和藥用價值。(3)文宮枇杷果面色澤呈橙黃色,果大、色艷、多汁、味甜,皮薄易剝離。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總酸≤0.7克/100毫升;果實可食率≥64%;單果重≥40克。二、枇杷的種植技術(一)苗木選擇1、最好選用適于當地環境的優良品種嫁接苗。枇杷嫁接一般采用本砧,定植時要選用壯苗,尤其要選用接口愈合完好、干粗1 cm 以上、苗高30 cm以上、莖有10片葉以上、吸收根多、根系良好的苗木。2、看視頻學方法播放視頻(二)地點、時間選擇山坡、庭院、路旁均可種植枇杷。因枇杷抗風、抗旱能力弱,要注意選擇背風、濕潤的地方。枇杷春、秋季均可種植,清晨、傍晚種植最宜,需避開中午炎熱時段。(三)深挖樹坑根據苗木大小,特別是根系的長寬來確定樹坑大小。樹坑要適當大、深,以利于苗木的成活。(四)苗木種植1、苗木種植技術要點可用“三埋二踩一提苗”來概括。即先在樹坑中墊一些表土,施入一些腐熟的2、農家肥,把樹苗放入(放苗),3、填入表土把根系蓋住(一埋)﹔4、為防止苗根在坑內卷曲,埋后將苗輕輕向上提一提(一提)﹔5、然后扶正苗木,踩實土壤(一踩)﹔6、再填一層表土至苗的莖與根的交界處(二埋)﹔把土再踩實(二踩);7、一次性澆水,使水充分滲透,達到飽和后,再埋一層土呈丘狀(三埋)。(五)小資料枇杷種植密度和定植穴處理枇杷種植密度永久性株行距一般為4mx (4~4.5 ) m,每畝種植35~42株。定植穴處理定植前先挖定植穴或定植溝,定植穴上寬1.0~1.2 m,下寬0.6~0.8 m,深0.8 m。挖時要注意把表土和底土分開堆積,回填材料可就地取材,底層填入秸稈、雜草、綠肥等10~15 kg,撒上石灰3~-4 kg,然后回填10~20 cm表土,把底土與20~40 kg 雞糞等有機肥和1.5~2 kg鈣鎂磷肥均勻混合后回填作為中層土壤。表層土壤除混施火燒土外一般不施肥,以免新植的苗木根系與肥料接觸而發生肥害。回填后的土墩一般高出地面40~50 cmo三、枇杷的管理(一)土肥水管理1、施肥。枇杷苗定植后3年內為幼樹撫育期,以營養生長擴大樹冠為主。施肥上做到“淡肥勤施,前促后控”。每年在抽發春梢、夏梢和秋梢的前后,各施一次促梢肥和壯梢肥。成年結果樹施肥應以結果多少而定,氮、磷、鉀要按比例搭配使用,以4∶2.5∶3為宜。2、土壤耕作。定植后數年內要有計劃地深翻改土、分層壓綠、增施有機肥,使枇杷生長環境得到根本的改善。同時,每年要進行數次耕鋤,以疏松土壤、增加透性、利于根系的活動。3、排水、灌水。枇杷喜濕潤,但怕積水,要注意排除積水。夏季干燥時,要注意及時灌水或對樹冠噴水。(二)整形修剪1、整形是運用修剪的手段將果樹的骨干枝修整成一定的樹冠形式;修剪是在樹冠形成的基礎上根據樹種、品種的生長習性,對養分分配及枝條生長勢進行合理的調整。整形修剪的目的是培養良好的樹冠骨架,調節生長和結果的關系,改善樹冠通風透光條件,減少病蟲危害。2、小資料枇杷如何整形修剪1.整形步驟2.修剪主要是刪除過密枝、病蟲枝、枯枝和徒長枝。3.疏花疏果枇杷成年結果樹花量很多,合理進行疏花疏果,減少養分消耗,調節葉果比例,是保證果實發育良好的必要措施。(三)防寒防凍1、枇杷冬花夏果,花期正值冬季氣溫最低時期,要做好防寒防凍管理。2、花期束葉:在冬季花開之時,用草將花穗下的葉片輕輕束于花穗上,利用葉片為花遮擋寒風,有利于授粉受精。3、搖雪:雪量較大造成樹冠上有積雪時,要逐株將其搖落。4、晾根:開花前將根莖處土扒開晾根7~10天,然后再施肥覆土。5、看視頻學方法播放視頻(四)病蟲害防治枇杷易得葉斑病和炭疽病,可在果實轉黃期噴50%多菌靈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危害枇杷的蟲害主要有枇杷黃毛蟲、枇杷灰蝶,可在蟲害發生期用90%晶體敵百蟲1 000倍液或20%的殺滅菊酯4000倍液噴殺。(五)枇杷的保護枇杷易吸引鳥類啄食,可使用套袋、防鳥網、驅鳥劑的方式保護枇杷果實。(六)枇杷的采收枇杷的成熟期很不一致,應掌握選黃留青、分批采收的方法。采果時,須輕拿輕放,用手捏住果柄,用果剪剪下。烈日下不采果。(六)看視頻學方法播放視頻 討論交流討論交流,閱讀資料 討論交流,閱讀資料 認識枇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了解枇杷的種植技術,培養熱愛勞動,增強勞動實踐意識,加深對勞動創造生活的認識。了解枇杷的管理方法,培養熱愛勞動,增強勞動實踐意識,加深對勞動創造生活的認識。課堂練習 根據本課內容,在下面的括號中填入合適的內容。1、枇杷是薔薇科枇杷屬中的一種植物,為常綠小喬木,有( )的特點。因果子形狀似琵琶樂器而名。2、枇杷有數百個品種,按果肉顏色可分為( )兩類。3、枇杷生長發育受所處的環境氣候的影響非常明顯。枇杷喜光,喜溫暖氣候和肥水濕潤、( )的土壤,不耐嚴寒。4、根據苗木大小,特別是( )來確定樹坑大小。樹坑要適當大、深,以利于苗木的成活。5、苗木種植技術要點可用“( )”來概括。6、枇杷的成熟期很不一致,應掌握( )的方法。解析:通過閱讀教材就可以答出1、枇杷是薔薇科枇杷屬中的一種植物,為常綠小喬木,有生長快、結果早的特點。因果子形狀似琵琶樂器而名。2、枇杷有數百個品種,按果肉顏色可分為紅砂和白砂兩類。3、枇杷生長發育受所處的環境氣候的影響非常明顯。枇杷喜光,喜溫暖氣候和肥水濕潤、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嚴寒。4、根據苗木大小,特別是根系的長寬來確定樹坑大小。樹坑要適當大、深,以利于苗木的成活。5、苗木種植技術要點可用“三埋二踩一提苗”來概括。6、枇杷的成熟期很不一致,應掌握選黃留青、分批采收的方法。 完成練習 鞏固所學內容課堂小結 枇杷營養豐富,我們吃完枇杷后,把核留下,試著種植吧。板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枇杷》嫁接.mp4 《枇杷》枇杷種植.mp4 《枇杷》花期管理.mp4 【人民版】《綜合實踐活動 勞動與技術》八上 4.1《枇杷》教案.doc 【人民版】《綜合實踐活動 勞動與技術》八上 4.1《枇杷》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