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五年級上冊 音樂學科計劃表學 習 習 慣 五年級的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見識擴展, 自主意識不斷增強, 特別是受流行音樂的影響, 已經不滿足于課堂教學上的曲子,他們對音樂課的興趣逐漸減弱,他們渴望音樂,卻不喜歡書本上的歌曲。因此,培養對音樂課的興趣和熱情一日不可懈怠,讓學生轉為從心底上真心喜歡音樂, 并具有一定的優劣作品辨別能力刻不容緩。 尤其是要注意音樂課基本常規和提高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 良好的歌唱習慣、歌唱方法的指導; 形成良好的持續發展狀態。教 學 現 狀 分 析 五年級學生生活范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發展,體驗、 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但音樂欣賞課還是缺乏耐心的傾聽, 學生最喜歡律動與音樂活動, 在這兩方面表現非常好,樂譜知識的學習部分學生仍不是很感興趣。 學生情況有所差異, 個別班級樂感較好,學習能力強,模仿能力好; 個別班級上課紀律差,表演時不活躍; 性格內向,不敢表現自己。因此在今后在學習中,應加強對這些學生的培養, 利用生動活潑、 富于藝術魅力的形式,鼓勵他們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以此來激發、培養、 發展他們的興趣。學 期 目 標 所以本學期繼續加強對學生坐姿、唱姿、 合理呼吸的培養,通過對綜合課、唱歌課、欣賞課、 器樂課以及歌舞唱游課的教學培養學習興趣,靈活處理、 自由組合教材,適當引入流行音樂, 正確引導學生優劣作品,提高他們的音樂綜合素質, 并在教學中進行教育,滲透人文思想,得到高尚的音樂情操熏陶。貫徹落實新課標新課改精神,培養學生一定的音樂技能,尤其注重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認譜、識譜的能力。更要使一部分學生轉變思想(認為學習音樂無用,認為音樂課是副課),切切實實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 發聲訓練局部: (1)在氣息控制下,力求做到聲音位置的統一。 (2)在擴展音域中,謹慎地擴展低聲區音域。 (3)在二聲部合唱中,力求做到咬字、吐字的連貫、流暢,音色的豐滿、圓潤,聲部的和諧、統一。視唱、知識、練耳局部: 讀譜知識: 認識升記號,降記號。認識波音記號、倚音、滑音記號,學習其唱(奏)法。 視唱局部: 復習所學過的音階和音程練習。獨立或半獨立視唱單聲部歌曲。視唱二聲部歌曲片段和有臨時變音記號的單聲部歌曲。 練耳局部: 聽記二拍子或三拍子的4~8小節單旋律。聽記2~4小節節奏;聽記和聲音程。聽辨和聲音程在協和與不協和程度上的差別。聽辨歌(樂)曲的力度和速度并作標志。 學習科目和以前差別不大,開設有:語文、數學、英語、科學、品德與社會、體育、音樂、美術、信息技術、班隊課、閱讀。教 學 措 施 1.指導學生學習正確的坐姿、唱姿,以及合理的發聲練習曲; 2.注重學生的音樂綜合技能、技巧、知識訓練,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歌唱; 3.在教學中指導學生了解歌曲的情緒,并能用正確的情緒來演唱不同的歌曲。 4.每節唱歌課給學生三分之一的時間練習,教師正確處理、引導; 5.合理安排時間進行音樂欣賞,培養學生對 音樂的愛好,開拓學生的視野,并了解一些音樂知識; 6.通過律動以及集體舞的訓練,培養學生的 節奏感和樂感,加強學生的全面素質; 7.在綜合課、唱歌課、欣賞課、器樂課、歌舞唱游課中滲透德育,深化教育改革; 8.利用多媒體開展教育活動,使學生參與耳、 眼感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課堂生 活,開拓音樂視野。 9.以素質教育為本,不斷提高音樂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并落實于教學, 充分發揮音樂課益 智、促體、輔德的功能課 時 安 排 周次 課時 教學內容 17開學第一課師生互相認識,復習音樂知識27第一課 朝夕學唱《清晨》37第二課 足跡學唱《嘎達梅林》47第二課 足跡學唱《歌唱二小放牛郎》57國慶國慶放假67琵琶欣賞欣賞琵琶曲《渭水情》等77第二課 足跡欣賞《雨花石》《我怎樣長大》87第三課 農家樂學唱《豐收的日子》97第三課 農家樂學唱《蘋果豐收》107第三課 農家樂欣賞《豐收鑼鼓》《打豬草》117第四課 可愛的家學唱《外婆的澎湖灣》127第四課 可愛的家學唱《牧場上的家》137第五課 故鄉學唱《誰不說俺家鄉好》147第五課 故鄉學唱《鄉間的小路》157第五課 故鄉欣賞《思鄉曲》《小村之戀》167第六課 快樂的少年學唱《叮鈴鈴》177第六課 快樂的少年學唱《雛鷹之歌》187第七課 冬雪學唱《堆雪人》197第七課 冬雪學唱《雪花帶來冬天的夢》207復習復習音樂知識和所有歌曲217期末考核期末考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