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5張PPT)(1)理解單元格的絕對地址和相對地址的應用;(2)掌握公式和常用函數的使用。專題 四 數據的計算考綱要求1.引用單元格地址一個單元格內容被其他單元格中的公式或函數所使用稱為引用,該單元格地址稱為引用地址。通過引用可以在一個公式中使用工作表中不同單元格的數據。引用分為常見的三種。(1)相對引用。被引用單元格與引用單元格的位置是相對的,引用單元格的位置發生了改變,被引用單元格的位置也隨之改變。如B2相對引用A1,那么B3則引用A2。默認情況下是相對引用。(2)絕對引用。被引用單元格的位置是固定的。引用單元格的位置發生了改變,被引用單元格的位置不變。如B2絕對引用A1,那么B3仍引用A1。絕對引用時在行號與列號的前面分別加上“ $”符號,如“$B$1”。相對引與絕對引用的區別是:在復制包含相對地址的公式時,系統會自動調整公式中的地址,而復制包含絕對地址的公式時,系統不會改變公式中的地址,如圖4-4-1所示。一.概念的理解(3)混合引用。混合引用分為兩種:相對引用行絕對引用列,如$B1;相對引用列絕對引用行,如B$1。【補充說明】引用同一個工作表中的單元絡地址,或者同一個工作簿上其他工作表中的單元格地址稱為內部引用;引用其他工作簿中的單元格地址稱為外部引用。如果要引用同一個工作簿里不同工作表中的單元格,為了加以區分,通常在單元格名稱前加上工作表名稱,例如Sheet2!D1表示引用Sheet2工作表的D1單元格。一.概念的理解2. 公式公式是指由運算符號、單元格地址、常量或函數等組成的一個合法的表達式,公式是Excel中計算的基本工具。公式總是以“=”號開頭,后面連接一個表達式。算術運算符號有加(+)、減(-)、乘(*)、除(/)、乘方(∧)、百分號運算符(%);文本運算符號有“&”, 用于連接文本;關系運算符號有等于(=)、不等于(<>)、大于(>)、小于(<)、不小于(≥)、不大于(≤)。關系運算的結果為邏輯真或假,真用true表示,假用false表示。算術運算符的優先等級依次為:百分號>乘方>乘法和除法>加法和減法;同級運算按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如果有括號,則先進行括號內運算,后進行括號外運算。3. 引用運算符引用運算符指可以將多個單元格區域引用進行合并計算的運算符號,常用的引用運算符有以下兩種。(1):(冒號)——區域運算符。對一個連續區域的單元格進行引用計算,如“=SUM(A1:B2)”,共有4個單元格參與計算。(2),(逗號)——聯合運算符。對多個不連續單元格或單元格區域引用計算,如“=SUM(A1,B2)”,共有2個單元格參與計算。一.概念的理解Excel中的計算有常用的三種方法:(1)使用自定義公式(2)自動計算(3)使用函數。1.使用自定義公式計算公式可以在單元格或者“編輯欄”中輸入,首先輸入“=”,公式中的加、減、乘、除以及小數點、百分號等都可以從鍵盤上直接輸入。公式編輯完成后,按Enter鍵或單擊“編輯欄”上的 按鈕獲得計算結果。實例1:在“圖書銷售表”中,凈利潤的計算公式是“凈利潤=(售價-進價)×銷售冊數,用公式法計算各種圖書的凈利潤,操作步驟如圖4-4-2所示。二. 數據計算自定義公式計算凈利潤 圖4-4-22.自動計算這種計算方法使用最方便,可以求和、求平均、計數(統計記錄個數)、求最大值、求最小值。其實,采用這種方法計算,計算機在計算時是調用相應的函數進行計算。實例2:在“圖書銷售表”的C16單元格輸入“平均值”,C17單元格輸入“最大值”。利用自動計算功能求各種圖書銷售冊數的平均值,結果存放在D16單元格,操作步驟如圖4-4-3所示。二. 數據計算3.使用函數計算函數是指Excel 2010已經定義好的能實現某種計算功能的公式。函數的格式是“函數名(參數列表)”,參數主要是指參與計算的數據,參數可以是具體數據或單元格地址,參數列表可以包含一個或多個由逗號隔開的參數。函數若以公式的形式出現,則需在函數名稱前面輸入等號“=”。WPS Office 2019 之表格自帶了200多個內部函數,重點掌握以下幾個常用函數:函數名稱 作用 格式 舉例SUM 求和 SUM(參數1,[參數2],…) 求A1、C1、E1三個單元格的和用SUM(A1,C1,E1),求A1至E1共5個單元格的和用SUM(A1:E1)AVERAGE 求平均值 AVERAGE(參數1,[參數2],…) 求A1至E1單元格的平均值用AVERAGE(A1:E1)MAX 求最大值 MAX(參數1,[參數2],…) 求A1至E1單元格的最大值用MAX(A1:E1)MIN 求最小值 MIN(參數1,[參數2],…) 求A1至E1單元格的最小值用MIN(A1:E1)COUNT 統計非空單元格數目 COUNT(參數1,[參數2],…) 求A1至E1單元格數目用COUNT(A1:E1)二. 數據計算實例3:在“圖書銷售表”中,利用函數計算銷售冊數的最大值,結果存放在D17單元格中,操作步驟如圖4-4-4所示。二. 數據計算1.絕對值函數:ABS(參數),其功能是求參數的絕對值,如函數“ABS(-2)”結果為2。2.條件函數:IF(條件,返回值1,返回值2),其功能是判斷若條件為邏輯真則返回值1,若條件為邏輯假則返回值2。如,函數“IF(2<3,1,0)”結果為1,函數“IF(2>3,”yes”,”no”)”結果為“no”。實例4:復制“庫存統計表”放在工作表標簽的最后,并改名為“庫存統計表備份”。在“庫存統計表”中,先計算每種圖書的庫存量(庫存量=進貨數量-銷售數量)。然后判斷每種圖書的庫存量,若庫存量為0,則該圖書“是否下架”字段填入“是”,否則填入“否”,使用IF()函數實現該功能,操作步驟如圖4-4-5所示。特別說明以下函數COUNTIF( )和IF( )僅供參加一級考試的同學參考。學業水平考試對這兩個函數不做要求。二. 數據計算二. 數據計算3.條件計數函數:COUNTIF(范圍,條件)其功能是計算某個區域中滿足指定條件的單元格數目,比如在成績表中統計各分數段的人數。實例5:在“庫存統計表”中,在E15單元格中輸入“大于100的個數”,統計各種圖書中庫存量大于100的記錄個數,結果存放在F15單元格中,操作步驟如圖4-4-6所示。二. 數據計算4.排名函數:RANK( )函數是一個排名函數,用于求某一個數值在某一區域內一組數值中的排名。它能夠將數值的排名單獨顯示在另一列,而且可以去除重名次,所顯示的結果是有多少記錄就顯示多少名。RANK函數的語法格式“=RANK(參數1,參數2,[參數3])”,參數說明如下:參數1 ——表示參與排名的數值,一般用單元格地址表示;參數2——表示排名的數值區域;參數3——有1和0兩種。0表示從大到小排名(降序),1表示從小到大排名(升序),默認是0不用輸入,得到的就是從大到小的排名。實例6:在“庫存統計表”的H1單元格輸入列標題“庫存量排名”,統計各種圖書的庫存量的排名,操作步驟如圖4-4-7所示。二. 數據計算5.按條件求和函數:SUMIF()用于對滿足條件的單元格求和。函數格式=SUMIF(參數1,參數2,[參數3]),參數說明:參數1——表示要進行條件比較的區域;參數2——表示條件,一般為一個關系或邏輯表達式,將這個條件在參數1中進行比較;參數3——表示實際參加計算的單元格,若省略就使用參數1中的區域。實例7:在“庫存統計表”中,統計銷售數量大于300的記錄中庫存量的和,結果存放在F16單元格中,操作步驟如圖4-4-8所示。二. 數據計算一、 打開“wps\數據處理”文件夾下“4-1.et”文件,在“三項支出”工作表中完成如下操作并保存。1.用函數分別求出每個年份教育、醫療、住房三項支出的和,結果存放在F3~F8。2.求G列每年教育支出所占比例,并設置為“百分比”類型,保留一位小數。(教育支出所占比例=教育÷總支出)。3.分別求出近六年教育、醫療、住房的平均值,結果存放在C9~E9。4.分別求出近六年教育、醫療、住房的最大值,結果存放在C10~E10。5.分別計算教育、醫療、住房各項支出占總支出的比例,結果存放在E15~E17單元格,比例=支出÷總支出(用絕對地址)。二、打開“wps\數據處理”文件夾下“4-2.et” 文件,在“實發工資”表中完成如下操作并保存。1.使用公式計算每個員工的工資合計,工資合計=基本工資+崗位津貼+績效工資。2.使用公式計算每個員工的實發工資,實發工資=工資合計+工資合計×浮動。3.將H3~H7單元格設置為貨幣型,貨幣型符號使用“ ”,并保留一位小數。4.使用函數分別計算C列至H列中各列數據的平均值,結果存放在C8~H8。上機練習三、打開excel文件夾下“4-3.xlsx”文件,完成如下操作并保存。(說明:本題供參加一級考試的同學練習)1.在“駕考科目一成績統計”表中進行如下操作。(1)若B列中理論成績大于或等于90,C列相應單元格中填充“是”,否則填充“否”。(使用IF函數實現)(2)分別統計“通過”與“不通過”的人數,結果放在D3、E3單元格中。(使用COUNTIF函數實現)2.在“合格率統計”表中完成如下操作。(1)求出全省各地區平均合格率排名,結果存放在D3~D10單元格中。(使用RANK函數實現)(2)求出平均合格率在80%以上的駕校總數,結果存放在E3單元格中。(使用SUMIF函數實現)上機練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