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5.4.2 日光城——拉薩同步練習一、選擇題讀中國某區域圖,回答下題。1.對城市甲的描述,正確的有( )①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 ②布達拉宮是其標志性建筑③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 ④我國太陽輻射量最豐富的地方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影響乙地區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耕地 B.地形 C.河流 D.氣候3.長沙一學校計劃暑假去某地考察,地理老師建議他們帶上墨鏡、遮陽帽、防曬霜、厚外套、氧氣袋等物品。據此分析,此次考察目的地最可能是( )A.“日光城”拉薩 B.“海上花園”澳門C.“山城”重慶 D.“江城”武漢4.2019年暑假,小明從杭州出發到拉薩進彳研學旅行。到達拉薩后,他發現這里的氣溫比杭州低很多。這主要是因為拉薩( )A.海拔高 B.緯度高 C.云層厚 D.濕度大讀圖,完成問題。5.植被與降水關系密切,據圖推斷該地年降水量的分布規律大致是( )A.南多北少 B.北多南少 C.東多西少 D.西多東少6.該省最適合發展的農業類型是( )A.畜牧業 B.林業 C.種植業 D.漁業7.在當地最有可能看到的景觀是( )A.人們在窯洞前高唱信天游 B.游客在茶館內欣賞著川劇C.牧民悉心籌辦那達慕大會 D.藏民春夏季在公園“過林卡”8.下列關于去西藏旅游的四點建議,錯誤的是( )A.高原地區空氣稀薄、缺氧,光照強,可準備氧氣袋、防曬品B.高原地區晝夜溫差大,要帶防寒衣物C.高原地區人煙稀少,生活垃圾可隨手丟棄D.要人鄉隨俗,尊重當地群眾的風俗習慣9.川藏鐵路的建設將為西藏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但修建過程中遇到了重重困難。閱讀下圖,可知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主要有( )①鐵路線經過大面積凍土區域 ②鐵路沿途山高谷深,地勢起伏大③鐵路沿途地震頻發,地質條件復雜 ④鐵路沿途氣候干燥,沙漠廣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下列關于拉薩城市發展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重視發展教育事業,率先實現了城鄉免費義務教育B.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和文化建設C.新建的居民小區已沒有藏族傳統民居的建筑風格D.城市面貌翻天覆地,藏族同胞的日子越過越好11.拉薩有“日光城”之稱,主要因為這里( )①地勢高 ②空氣稀薄 ③年日照時數長 ④晝夜溫差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拉薩市位于西藏的( )A.西北部 B.西南部 C.東北部 D.東南部13.下列措施有利于拉薩發展的是( )①大力開發利用太陽能資源 ②改善西藏交通和通信條件③大量拆除傳統民居建新城 ④重視生態保護和文化建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填空題14.讀“青藏地區的位置和地形圖”指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名稱A 山;B 山;C 山;D 山;E 江;F 江;G 江;H 江;I 盆地;J ;K 市15.比較青藏高原湖泊與長江中下游湖泊的差異:湖泊分布區 青藏高原湖區 長江中下游湖區湖泊成因 湖泊海拔 湖水補給 徑流分類 水文狀況 三、問答題16.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正式開通運營,玲玲的父母從北京乘火車到西藏旅游。請結合青藏地區圖,回答下列問題。(1)如果你是玲玲,在父母臨行前從地理角度給他們哪些提示?(至少兩條)(2)玲玲的父母在拉薩品嘗了由高原特有的農作物( ) 釀造的美酒,當地居民告訴他們,這里氣溫雖然低,但農作物單位面積產量較高。對此他們感到困惑,請你為玲玲的父母做出解釋。17.小麗一家打算假期去拉薩市旅游。請你給她介紹一些拉薩市的旅游景點,并且告知她去旅游時的注意事項。四、識圖題18.讀我國部分區域圖,回答下列問題。(1)A省區是 (寫全稱),制約該地農業生產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光照條件;C.水源條件;D.科技條件(2)B省區是 ,位于世界上海拔最高的 (地形區)。(3)路線①是西氣東輸工程,該工程的起點是新疆的 盆地北部的輪南,終點是上海市,該工程自西往東沿途看到的植被變化是 ——荒漠草原——草原——森林,造成該景觀變化的原因是 。19.觀察西藏自治區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稱。A (山脈) B (河流) C (鐵路)(2)藏族人民多信奉 (宗教),位于拉薩市的著名的宗教圣地是 。(3)你能從哪些方面感受拉薩濃厚的宗教氛圍?五、材料分析題2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見下圖。材料二: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亞洲水塔,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戰略資源儲備基地,是中華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保護地。(1)由圖中信息可知,西藏自治區年降水量空間分布特征是 ,當地城鎮主要分布在 。(2)請分析圖中主要的青稞種植區域種植青稞的有利自然條件。(3)利用所學知識對材料二中提到的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亞洲水塔”“中華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保護地”進行解釋。21.暑期,陜西女孩丫丫跟隨爸爸從成都出發,沿川藏公路318國道,歷時26天到達拉薩,完成“追尋陽光、倡導環保”的騎行夢想。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丫丫騎行出發地所在省區的輪廓是 (甲或乙)輪廓圖,該省區簡稱是 。(2)川藏線道路艱險,沿途自然環境復雜多變。請從地形角度推斷丫丫在騎行途中需要克服哪些不利的自然條件。(3)騎行出發前丫丫和爸爸都準備了“沖鋒衣和短袖衫”“防曬霜和防曬衣”等物品,請從氣候的角度解析他們攜帶這些物品的理由。(4)丫丫騎行的318國道,起點是從上海終點是到西藏友誼橋,長達5000多公里,是一條美景高度集中的景觀長廊,被譽為“中國景觀大道”。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為什么被稱為“中國景觀大道”。答案部分1.C2.C3.A4.A5.C6.A7.C8.C9.A10.C11.A12.D13.B14.阿爾金;昆侖;唐古拉;巴顏喀拉;金沙;瀾滄;怒;雅魯藏布江;柴達木;羊八井;拉薩15.多冰川作用形成;多洼地積水成湖;4000米左右;50米左右;多為冰雪融水;多降水補給;多內陸湖;外流湖;咸水湖、淡水湖、有冰期;淡水湖、無冰期16.(1)高原缺氧,進藏前一定要休息好,可準備好氧氣袋;高原紫外線強,需準備防曬物品;西藏晝夜溫差大,建議加帶外衣;西藏生態環境脆弱,請保護自然環境;尊重當地宗教和習俗等。(任答兩點即可)(2)青稞 光照強,能進行充分的光合作用;晝夜溫差大,積累了大量養分。17.景點:布達拉官、大昭寺、羅布林卡、納木錯等。注意事項:①太陽輻射強、空氣稀薄、氣溫偏低、晝夜溫差較大,冬春寒冷干燥多風;②5~9月氣候溫暖濕潤,是拉薩最好的旅游時節;冬季去拉薩旅游時特別要注意增添衣物防寒保暖;③要警惕高原反應,準備一些藥物。18.(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C(2)西藏自治區;青藏高原(3)塔里木;荒漠;海陸位置差異19.(1)昆侖山脈;雅魯藏布江;青藏鐵路(2)藏傳佛教;大昭寺(3)①頗具藏族傳統風格的建筑和街道;②絡繹不絕的身著傳統服飾的朝圣者;③幾乎從不離手的轉經筒和念珠;④雪頓節期問隆重熱烈的藏戲演出和規模盛大的曬佛儀式;⑤每逢節日,很多市民懷著對宗教的熱忱,結伴去著名的神山圣湖舉行大規模的朝山轉湖活動;⑥家庭的重要日子里,請僧人到家里念經祈福;等等。20.(1)東南多、西北少(或自東南向西北遞減);河谷地帶(或沿河分布)(2)河谷地帶,土壤肥沃;有河流提供灌溉水源;河谷地帶由于比高原其他地方海拔低,熱量條件較好;夏季風可以進入,降水比較豐富。(3)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勢高,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所以被稱為”世界屋脊”。亞洲水塔:青藏高原海拔高,許多山峰終年積雪,冰川廣布,是許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所以被稱為”亞洲水塔”。中華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保護地:青藏高原有著獨特的高原生活方式和獨特的”雪域文化”。21.(1)乙;川或蜀(2)海拔高,地形復雜崎嶇,地勢起伏大。(3)因高海拔,氣候寒冷,早晚溫差大;光照充足,紫外線強(4)從我國地勢的第三階梯到第一級階梯,沿線地勢落差巨大;從長江中下游平原到四川盆地再到青藏高原,地形種類豐富,該國道與30°N緯線大致平行,跨越了我國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和高山高原氣候區。從高溫到高寒,從濕潤到干旱,溫度、濕度差異顯著。沿線人口密度變化大,還能欣賞到少數民族風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