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5.3.1 絲路明珠同步練習一、選擇題2022 年新疆和若鐵路(和田至若羌段)正式開通,世界上首個環沙漠鐵路形成。讀圖,回答問題。1.由圖 4 可知,影響該地區鐵路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地形②氣候③海陸位置④城鎮分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據圖 4 推測,該地區存在的環境問題最有可能是( )A.水土流失 B.洪澇災害 C.水污染 D.荒漠化3.當地人們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是( )A.住窯洞里,唱信天游 B.人在舟上坐,舟在橋下行C.優質草場,牦牛廣布 D.吐魯番坎兒井,灌溉瓜果4.對下圖所示河流的描述,正確的是 ( )①是季節性河流②位于準噶爾盆地③是新疆人民的母親河④水源主要來源于冰雪融水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交通圖,回答下題。5.圖中甲處的國家為( )A.俄羅斯 B.阿富汗 C.塔吉克斯坦 D.哈薩克斯坦6.構成烏魯木齊連接內外、橫貫南北的交通網絡的要素是( )A.公路、鐵路、航空 B.公路、鐵路、水運C.水運、鐵路、航空 D.公路、水運、航空讀吐魯番坎兒井示意圖,回答下題。7.坎兒井主要分布在吐魯番盆地,該地區的農業屬于 ( )A.畜牧農業 B.生態農業 C.河谷農業 D.綠洲農業8.坎兒井采取暗渠引水方式的主要原因是( )A.利于灌溉 B.減少蒸發 C.節約成本 D.順勢自流9.吐魯番有一怪:”干旱盼太陽。”天氣越干旱,這里的人們越盼望出太陽。出現這一現象的是( )A.氣溫越高,有利于牧草生長 B.天氣越干旱,太陽能越豐富C.天氣干旱,河流斷流,吸引游人觀光 D.氣溫越高,冰雪融水越多,灌溉水源就越充足10.新疆的主要農作物有( )A.大豆、棉花 B.小麥、玉米 C.小麥、棉花 D.水稻、小麥11.下列水果中,屬于新疆特產的有( )A. B.C. D.“天山南北好牧場,戈壁沙灘變良田,積雪融化灌農莊……葡萄瓜果甜又甜……”根據歌詞,回答以下各題。12.“天山南北好牧場”指的是( )A.高寒牧場 B.山地牧場C.溫帶草原牧場 D.綠洲牧場13.“葡萄瓜果甜又甜”的原因是( )A.品種優良 B.灌溉水源充足C.土壤肥沃 D.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大美新疆,美在自然,美在人文。讀圖,回答下題。14.沿獨庫公路(從獨山子到庫車)翻越天山山脈,發現準噶爾盆地的植被比塔里木盆地更加茂密,造成此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緯度 B.地形地勢 C.降水 D.海陸位置15.下列有關塔里木盆地農業生產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原則的是( )A.利用豐富的光熱資源,種植熱帶水果 B.運用先進的灌溉技術,發展綠洲農業C.發揮河湖眾多的優勢,發展水產養殖業 D.依托廣袤的草場資源,大力發展畜牧業對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貢獻了一輩子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老前輩們來說,地窩子是曾經最溫暖的家。讀圖,完成下題。地窩子是沙漠化地區一種較簡陋的居住場所:在地面以下挖約兩米多深、面積幾十平方米的坑,四周用土坯或磚石壘起約半米高的矮墻,用木材、草葉蓋頂后,鋪上一層碎土,然后糊上一層厚厚的草泥。16.地窩子的門多朝南修建,主要是為了( )A.通風 B.防洪澇 C.采光 D.防風沙17.地窩子內部一般( )A.冬冷夏熱 B.陰暗潮濕 C.冬暖夏涼 D.明亮干燥讀東經89° 部分地區地形剖面示意圖,回答下題。18.下列關于甲地和乙地的描述,正確的是( )A.甲地的方位位于乙地的正西邊 B.甲地所在的盆地面積全國最大C.甲地和乙地都位于低緯度地區 D.甲地和乙地之間隔著天山山脈19.下列關于丙地的描述,正確的有( )①地高天低,是世界最高的高原 ②水土流失嚴重,地表溝壑縱橫③丙地所在的高原建有布達拉宮 ④巖溶廣布,吸引眾多游客觀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填空題20.中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單位是 ,它約占中國陸地總面積的 。21.新疆絕大部分河流為內流河,河流主要依靠 和 補給。22.我國面積最大的省區是 ,該省的輪廓特征是“ ”.23.讀我國某省級行政區輪廓圖,回答問題。(1) 地形區名稱:② 山脈, ③ 山脈,⑤ 盆地。(2)圖中所示省區是 (填全稱),該省區氣候干旱,在山麓地帶有一種古老的引水工程,叫 ,長期為居民所利用。24.閱讀下列圖文資料,回答問題。材料:旅游已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廣州的小明同學春節期間外出旅游,體驗“美麗中國之旅”。(1)春節期間,廣州已是繁花似錦,春意盎然。但小明到達北京后,發現這里仍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說明我國冬季氣溫的分布特點是 ,這一特點的形成主要是 因素造成的。(2)甲、乙兩地區的分界線是 (山脈)、 (河流)一線。(3)到達北京后,小明參觀了人民大會堂,領略了北京作為我國 (城市職能)中心的風采;到達哈爾濱后,小明到松花江上體驗了溜冰的樂趣。松花江冬季河水結冰的主要原因是一月均溫在 ℃以下。(4)烏魯木齊是 (省級行政區的全稱)的行政中心,該地氣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5)到達拉薩后,小明參觀了著名的藏傳佛教圣地 宮,品嘗了當地特有的 酒。三、問答題2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陸地上干旱地區的面積十分廣大,大部分干旱地區降水極為稀少,沙漠連綿,曾被視為“最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雖然沙漠的自然環境比較嚴酷,但有的地區地下蘊含著豐富的寶藏。自古以來,炎熱和干旱非但沒有熄滅人們生活下去的勇氣,反而激發了人們的創造力。以新疆為例,人們在干旱的自然環境下,發揮人的聰明才智,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資源,創造了獨特的灌溉系統——坎兒井,形成具有特色的綠洲農業,可以說,沒有綠洲就沒有“絲綢之路”。上述材料中提到了“干旱”“水”“坎兒井”“綠洲農業”與“絲綢之路”,請你談談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四、識圖題26.讀西北地區灌溉農業區的分布示意圖(上圖)和某古老引水工程示意圖(下圖),完成下列問題(1)把上圖中字母所代表的灌溉農業區名稱寫在相應的橫線上.A B C D (2)上圖中主要利用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發展農業的是 ,主要利用黃河水灌溉發展農業的是 .(填圖中字母)(3)下圖是西北地區人類利用自然挖鑿的一種引水工程,這種古老的引水工程叫 .修建暗渠將地下水輸送到綠洲是因為 .27.讀下列圖示意回答問題。(1)左圖為吐魯番盆地居民長期使用古老的引水工程“ ,人們在有水源的地方,發展富有特色的 (“河谷”或“綠洲”)農業;(2)右圖中引黃河水灌溉的地區有 、 ,這里被譽為“塞上江南”;(3)我國四大牧區中有兩大牧區位于西北地區,分別是東部的 牧區和西部的 牧區;(4)新疆地區光熱條件適合多種農作物的種植,這里的的瓜果特別甜,主要原因是____;A.灌溉水源充足 B.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C.土壤肥沃 D.品種優良(5)本區存在的主要環境問題是____。A.水土流失嚴重 B.土地荒漠化嚴重C.大氣污染嚴重 D.水污染嚴重答案部分1.B2.D3.D4.C5.D6.A7.D8.B9.D10.C11.D12.B13.D14.C15.B16.D17.C18.D19.B20.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六分之一21.冰雪融水;山地降水2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三山夾兩盆23.天山;昆侖山;塔里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坎兒井24.南北溫差大(越往北去氣溫越低);緯度;秦嶺;淮河;政治;0(零);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深居內陸,(遠離海洋),降水少;布達拉;青稞25.干旱地區發展綠洲農業需要水,水是綠洲的生命之源;絲綢之路的形成也需要水,而綠洲能為絲綢之路上往來的商旅提供寶貴的水源,可以這樣說,沒有水就沒有絲綢之路。26.(1)新疆綠洲;河西走廊;寧夏平原;河套平原(2)AB;CD(3)坎兒井;暗渠可減少水分的蒸發27.(1)坎兒;綠洲(2)寧夏平原;河套平原(3)內蒙古;新疆(4)B(5)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